与快乐同行 赵宏义访谈

时间:2022-06-08 06:48:18

越野拉力赛对于摩托车手来说艰苦并充满危险,你觉得作为一个赛车手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赵宏义:首先拉力赛有别于其他的赛事,属于长距离赛事,而且比赛路段没有重复,每向前一米都是新的路程。场地赛一般都是在几十分钟,而且重复同样的路线;不同的是场地赛是要在几十分钟内使出浑身解数。爆发所有的能力。而拉力赛的变数复杂,赛程从几天到十几天,赛段少到几十公里多到七八百公里以上。更考验车手的心理变化,和对不断变化的赛程作出判断,所以需要把那几十分钟的爆发,变成十几天的延续。

长距离拉力赛的汽车都是由赛车手和领航员组成,车手负责驾驶车辆,领航员负责导航。遇到问题的时候则是两个人共同解决。而摩托车则将这些工作集于一身,又要驾驶赛车又要自己导航,而且遇到问题都需要自己来解决。尤其是在茫茫的沙漠陷车摔车,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对于车手的心理素质有着极大的考验,所有的操作和判断都可能使自己成功或者失败。所以,作为一名摩托车拉力赛车手,我认为,和所有的赛事一样,很好的身体条件是基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关键。遇事不慌,在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要有出色清晰的判断力和执行力。(还有对于配备的仪器的使用,拉里表,路书,GPS等等)然而这些其实都是应该具备的基础,还需要很多的能力,就像拉力赛一样变幻莫测错综复杂。

您是一个赛车手、主持人、也是一位演员,您如何平衡它们之间的发展呢?

赵宏义:快乐!快乐是我做所有事情的源头。有了快乐就有了动力。我是因为赛车感到快乐,也是因为赛车有机会做了主持人,有机会做了演员。所以摩托车赛车对于我而言,有着不一样的缘分和人生感悟。

也许明年你们将会参加达喀尔拉力赛,您觉得去达喀尔比赛的话,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赵宏义:希望可以顺利地实现计划吧。最大的难度应该是更长的赛段,更长的时间,对身体心理,赛车都有最高的考验和最陌生的第一次!

以前在比赛中有遇到过特别危险的时候吗?

赵宏义:那是2010第一次参加环塔,在第二个赛段的时候因为对于沙漠和路况没有任何的经验,在过一段沙浪的时候翻车了,我被砸在了车下,腿被别在了发动机排气管处。说来也巧,这么多年赛车也摔过,但是没有这样过,完全出不来,动不了!排气管瞬间烫化了我的靴子。一阵地剧痛,让我绝望。还好运气不错,没过一会儿后面来了一个车手帮助我出来了,要不然没准我现在还在那里趴着呢。第二次是在2011年的英武斯塘赛段,高温加上80公里难度巨大的沙漠路段。在翻越沙山的时候翻了出去,摔伤了肩膀。当时的剧痛让我想放弃比赛,但是面对茫茫的沙漠,炎热的温度,让我感到恐惧。当时特别的热,也不可能找到阴凉的地方。一点点风都没有!惟一降温的方法就是解开一点衣服(车服有保湿的作用所以不能脱掉),扶起车开起来才能有空气灌进衣服,才能让身体感觉到一丝凉快。说实话,是因为恐惧甚至是求生的欲望,才让我想到必须骑出去。那个赛段的沙子巨软,稍慢点就陷车,上下坡就倒车的地步。我记得至少倒了20次以上,一开始还有力气扶,后来倒了,就干脆在地上歇会喝水,然后开始用身体一点一点把车靠正再走!第三次是2012年的环塔,整个赛事虽然我自己没有什么危险,但是第一次组队参赛,队友都是二十几年的兄弟。当李晨摔伤了颈椎,被直升机救出赛道。我知道的时候,心里从一开始的兄弟们一起组队参赛的快乐兴奋,一下子跌到了谷底!百感交集!当王亚斌在倒数第二个赛段受伤昏迷在赛道内,我们在医院见到他的时候,那种心情要比自己受伤的疼痛,更让人无法言表!

为了参加达喀尔拉力赛你们现在在做哪些准备呢?

赵宏义:达喀尔是世界上最顶级的赛事,15天,上万公里。除了身体条件,赛车的标准还有就是资金了。目前为了这些一直在努力!

您觉得中国摩托车运动在越野拉力赛方向要想发展得更好,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呢?

赵宏义:首先我们国家很多的城市禁摩,这就对整个行业非常不利,整个的群众摩托车运动基础也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禁摩的,更没有因为摩托车而污染空气和阻塞交通的。我包括所有的摩友都在呼吁,正确公平地看待摩托车,这样不仅对整个行业有利,也必将缓解交通压力,节能减排,而且才能够使摩托车运动有发展。摩托车拉力赛,目前在国内只有环塔和东川两站的比赛,在赛事运营和成长上,还都是婴儿。除了社会的认可,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和协会的支持,需要更多地向世界上那些成熟的完善的赛事学习借鉴。

您觉得一件好的越野拉力赛服装需要有哪些特质呢?

赵宏义:这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我自己接触了很多户外的服装之后。赛服除了为了应对摩托车比赛的必需之外,对于人的保护和功能性非常重要。拉力赛由于面对的自然环境,温度很复杂,所以一身好的赛服一定是车手必备的黄金装备。透气,保湿,保温,防水,耐用,耐磨等等。当然了还一定要很漂亮,很酷!

上一篇:双面人沃克勒 下一篇:猛犸象新驻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