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有效教学的措施探讨

时间:2022-06-08 04:59:12

高校有效教学的措施探讨

作者简介:李峰,男,1980.12,汉,江苏徐州;工作单位,徐州空军学院航空军需系,硕士,助教;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实现有效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有效教学的涵义出发,对高校有效教学的措施提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校;有效教学;措施

一、有效教学的涵义

有效教学的概念提出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目前,对于有效教学,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但一般认为有效教学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时间、精力、努力等投入中带来的最好效果的教学。纵观国内外学者的定义,有效性教学的涵义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从有效教学的核心来看,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规律,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个人价值而组织的活动。它需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教学设施的投人,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围绕这个核心,要求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教学热情,精心设计课程,综合运用教学技巧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把一堂课或整个课程教学看成是一个严肃的智力行为、一种科研探索,教师的教学在先进的理念指引下,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环境中,高效吸收知识,创造力得到提升,能力得到提高。

2.从有效教学的目的来看,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有效教学最为关注教学的主体学生,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思维模式的变化和学习环境的营造。总之,有效教学不仅注重课程学习目标的实现,更关注教学对学生思想、行为、态度、创造力上是否产生持久的实质性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有效教学的措施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

坚持以学生为本,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首先,在教学理念上要以学生为本,这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都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即教师严格按照预设的过程、问题,引领学生被动完成教学任务,不管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而现在要求教师跟着学生走,让每位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服务,让学生学会学习。但这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更广泛的知识、不断学习、动态把握课堂,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策略的能力。只有教师不断发展和成长,学生才能更加有效学习。此外,在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上,做到以人为本。有效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综合素养的形成,关注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能力素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沟通

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相互沟通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工具,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这种互动实现预期教学任务的教学活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教学沟通的主要引导者。教师需要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科方面的专业信息,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解力和知识水平后,进行加工处理,转变成教学沟通的有效信息,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输出,这是教学沟通的基础。另外,在课堂教学沟通中,学生作为信息的主要接收者,他们同时接受着多方面的信息,有教师发出的信息,有书本中获取的信息,有自身领悟的信息等,如何使学生在短短的课堂时间中获取最有效的信息,并吸收为自身的知识,是教师需要重视并把握的问题。大学生处在思维活跃的生理时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都在不断增强,对思想性问题的探索过程有较大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中的互动,通过主线引导学生思维,适当的进行知识的扩展,让学生从沟通中获得最有效的知识,并通过学生的自学使知识的到扩展和深化。

3.教学评价

目前,教学评价已成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师的教学任务,制定相应的指标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信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教学评价是高校教学工作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教学评价,获取更为全面的教学效果信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升教学价值。可以说,课堂教学评价对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教学评价,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全面客观的调查及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效果,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出改进措施,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改进,教学技巧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教学评价中,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生的发展状况,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客观的评价应是针对个体的素质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通过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素质、情感态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促进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徐州空军学院航空军需系;江苏;徐州;221000)

上一篇: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被宣告死亡人“恶意”再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