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作教学中的新理念

时间:2022-06-08 12:26:20

浅谈写作教学中的新理念

【摘 要】作文在各类语文考试中几乎占了半壁江山,随着课标的不断改革、颁布、实施,作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落后的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学习的自,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强调自身体验与写作兴趣的相结合。

【关键词】写作;教学;理念

纵观过去的作文教学,一些陈旧做法,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而今,我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尝试的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所以我的教学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

变化一,从理念本源趋向生活本源

为发适应统一考试的特殊需要,传统作文教学片面过度地强调“立意”这样,成功的作文往往多是沦为宣扬理念和翻版,这是写作教学本源上一种可怕的颠倒。一些语文教育家很早说过:只有生活充实,才会表白也,抒发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新课标也指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是写作之本源,先有生活的体验,然后才有文字操作。这种呼声与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界的历史转型是完全一致的,探究其实质,乃是从竭尽粉饰生活之能事的“大我”回归在显示生存之本相的“小我”,从作文的假大空的应试回归到真平实的朴素写作。由此可以引导写作题材的实有化,引导作文情思的真诚化。

变化二、从闭锁规束趋向多元创新

由于传统应试写作教学片面追求以文以载“道”,自然极大限制了写作个体心灵的自由活动。饱览学生作文,字里行间流动的几乎多是人云亦云的自制型思维。所以新课标也强调:鼓劲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是历史性的进步,这对21世纪写作教学树立新思维观,具有深远的启迪,首先鼓励作文主体在思想内容上趋向创新。其次鼓励作文主体的思维形式上趋向发散。同一个话题,同一个材料,倡导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从而突破作文传统思维形式的禁锢,引领学生走出作文思维上的定势。

变化三、从俗语套话趋向个性表达

语文试题是标准化,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标准化,而学生思维的标准化,又进一步导致其思维外化形式,即语言表达的标准化,课标呼唤,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所谓充满个性的语言实际上就是从作文主体和血管深处奔涌出来的生之灵泉,只有这样的语言才粘连着别具一格的气息,韵味和血性。才是有呼吸,有脉搏的活生生的语言,学生作文语言才有个性化,而这种个性化取决于为人的个性化,思想的个性化。

变化四、从保守狭隘趋向民主开放

目前,语文课标所体现的写作作教学价值观,已给走向民主开放,这具体表现在评价维度。评价维度是指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特别是要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自然包括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这是写作教学评价观,最具实质性意义的一个进步。这样一种评判标准,虽然具体操作上增加发散维度,但确能解放学生的心灵和语言,真能生发“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之积极效应。

总而言之,语文课标所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写作教学新观念,代表以“立言――立人”为目标的写作教学新潮流,必将对写作教学实践产生切实的指导作用。那么,随着理念的转变,写作教学亦可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来提出来高教学效果。在此,笔者仅谈几点教学心得:

(1)激发写作兴趣。建立作文题库的方法,首先将全班学生按照合作学习原则,异质组合,组内充分合作,在协商的基础上提供若干个备选题目,每个题目附上200字左右的简要说明,阐述出题的理由,根据以及写作思路,其次全班筛选,各小组所提供的备选题目都要经过全班讨论,咨询,获得90%以上的满意率方可入选。再次,正式建立作文题库,给全班学生每学期可以从中自由挑选题目进行习作。这无疑是激发兴趣的极好形式。

(2)导入生活体验。课标明确指出,写作的真正源头在生活。换言之,即学生的思想和感情源自其朴素而意蕴颇丰富的日常生活,因此,课标进一步要求学生“参与生活,发现生活。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认真落实好这一写作环节,必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积累运用。这里的积累除了上面提及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与积淀外,也指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拓展及相应练笔。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被列入推荐范围内。另外,建立在持续,大量课外阅读基础上的写作练笔,形式随意,短小轻松,对于丰富学生词汇量,提高驾驭语言能力,养成个性化的写作习作习惯,具有显著的功效,而且“读”与“写”相结合的积累,可以尊重学生写作基本素养。

(4)优化评改法。呼唤“把作文评改权还给学生”,让教师从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已成为课改时代语文教学界的响亮口号。随着中高考语文试卷作文自评的运用,语文教师应立即改革作文评价和修改观念。作文评改占有一席之地,分数在考场,功夫在平时。作文评改授权于学生,不等于教师不批,而在此同时还要提升教师评价的质量。教师的目光应聚集于“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这个目标上,所以教师要确定学生自评的顺序和内容,允许多人合评,并有争鸣。这也是引发学生写作的强劲动力,而且能唤醒其热爱未来,憧憬理想的美好情操。

上一篇:浅谈小学合唱教学的训练 下一篇:植物抗病性信号转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