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工学结合元素的提炼

时间:2022-06-07 10:04:15

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工学结合元素的提炼

[摘 要] 所谓工学结合的“工”,应理解为工作,即如何根据学生未来的工作方向对先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则成为势在必行的课题。单就教学模式而言,却是由所要件所构成的综合体,其不仅包括教材体例,还包含着教学方法。因此,围绕着这一思路是进行元素提炼的关键。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历来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指导方向,并在近年来的实践中涌现出诸多以精品课程为载体的教学成果来。然而,对于公共英语课程而言,似乎在这方面的改革成果较为少见。不难理解,这或许与学校管理层对于英语教学课程地位的认识有关。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学校已将英语教学改革纳入其中。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工学结合元素便成为了立论的出发点。

所谓工学结合的“工”,应理解为工作,即如何根据学生未来的工作方向对先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则成为势在必行的课题。单就教学模式而言,却是由所要件所构成的综合体,其不仅包括教材体例,还包含着教学方法。由此,这也就构成了本文讨论的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工学结合的认识

这里首先需要对工学结合进行认识,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对“工”的认识

上文已经指出,“工”应理解为工作,而这应与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相联系。以工科专业学生为考察对象,他们今后将处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岗位,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能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还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定的业务拓展能力。毕竟,高职教学中仍存有“高”的成分。因此,为学生建立不断拓展业务水平的知识基础,便成为了英语教学的主导思想。

2、对“学”的认识

“学”实际是以工作需求为导向的,这也以当前推崇的“基于工作过程”相联系。那么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中,如何体现出岗位导向下的教学模式呢。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这需要在教材体例和教学模式上下工夫。前者可建立起“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下的体例构建,后者则需要从改造教师教学手段上来展开。

3、对二者结合的认识

目前所提出的“零适应期”在我国高职当前教育环境下无法实现,但却可在完善工学结合的基础上逐步缩短适应期。因此,针对英语教学则可以针对学生今后可能遇见的业务拓展路径,有目的的给予知识传授和技能强化。但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仍不能忽视内容体系的连贯性。

以上三个方面的认识,就为下文提供了切入点。

二、认识引导下的目标定位

这里仍然强调,英语教学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因此,在进行工学结合时不应一味模仿其它专业课程的教改模式。为了建立合理的教改方向,这里需要讨论其目标定位。

1、专业群视角下的目标定位

之所以要在专业群视角下进行目标定位,是因为英语教学改革本身就面临着成本支出,同时还须考虑到它作为公共课的特点。可见,以专业群为导向开发出符合特定学科版块的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以工科专业为考察对象,在其专业群中涉及到大量的行业标准,该标准往往属于国际标准,并以英文字母的形式而体现出来。同时,诸如汽车制造专业来看,学生的业务拓展往往依赖于对外文资料的查阅,从而也就在专业文献阅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岗位群视角下的目标定位

如果以上是从学校层面所设计的目标的话,那么这里的目标定位则是从实际岗位需求角度来展开的。针对实际岗位需求的目标定位,有助于教材内容的具体编写,也对教师教学模式提供了路径指向。由于高职层次所培养的学生一般处于工作一线,并以实际操作为特征。因此,在有助于他们业务拓展方面的英语辅助来说,应以适用、简明为特色。主要在针对专业文献阅读上,应以引导和启发为主线。

不难看出,两个方面的目标定位就对元素提炼提供了范围界定。

三、目标定位下的元素提炼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目标定位下,元素提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岗位目标驱动下的模式构建

1.词汇量的储备能力。众所周知,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已淡化了语法知识的讲授,而是以阅读、写作、听力训练为主。因此,强化学生对英语词汇量的积累,便成为了基本素养之一。为此,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推动下,在课堂以外的时间中去逐步实现。这里,教师须实施效果追踪工作。

2.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在网络收集与专业相关的英文科技文献。在难度十种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2、兴趣目标驱动下的模式构建

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文提到了课堂氛围因素。由于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难以挖掘“兴趣”元素,因此,建立宽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便是较好的选择。为了克服高职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紧迫感和胆怯心理,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个性的释放与英语能力特长的展示。

3、实践目标驱动下的模式构建

实践目标的达成除了可在课堂内实现外,更主要的仍在于课外时间里。对于后者,笔者简单提出:应充分发挥辅导员教师的岗位职能。特别是许多辅导员教师本身也是英语专业出身,就可以通过他们在主题活动日和其它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英语对话练习。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看出,本文在独特的视角下对文章主题进行了思考,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四、小结

本文认为,就教学改革而言,却是由所要件所构成的综合体,其不仅包括教材体例,还包含着教学方法。因此,围绕着这一思路是进行元素提炼的关键。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王雪.高职英语教学如何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色[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2(2).

[2]吴丽娟.论高职英语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2012(14).

[3]胡艳丽.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2012(15).

作者简介:朱娇 (1984—),内蒙古包头,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上一篇:服务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 下一篇: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