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语文作业改良策略的探讨

时间:2022-06-07 09:02:41

聋生语文作业改良策略的探讨

当前聋校传统的作业模式存在许多弊端:老师布置作业以机械抄写为主,忽视了聋生创新性的培养;布置硬性统一作业,忽视个体差异性;作业评价单一,忽视多元性等,传统作业一味强化了“教”的作用,内容封闭,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远离了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伴随着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热潮,作业也碰上新课改,聋校语文教师应该更新理念,结合聋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积极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开放性作业,注重开发聋生的潜能,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一、设计创新作业

1.趣味性

这学期开始,我在班级开展写“班级日志”活动,即全班同学共用一个笔记本,每天由一位同学写当天班级里发生的事情,不管是班级里发生的大事小事,好事坏事,都可以写,要说真话,畅所欲言,字数不限。聋生们很感兴趣,现在大家共用一个笔记本,都觉得特别新鲜,都很乐意班级日志快点流动到自己手中。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了解班级里学生的思想动态,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2.实践性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把学生作业活动引向宽广的生活空间,生活是聋生进行语言实践、获取语文知识的广阔天地。如,教师节时,我布置了一道作业:“做一张贺卡并送给你喜爱的老师,观察老师的动作神态,注意听她说了什么,然后写一篇短文。”这样,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

3.合作性

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多注意设计合作活动,有助于培养聋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语文教师可根据教材灵活安排课本剧表演、小组合作调研等。如,学习“海滨小城”一课前,我设计了以下预习作业:(1)自学字词,了解课文内容。(2)三人一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画,把课文中描写的小城美景画下来。(3)下节课每组派一个代表,讲述你们图画上的景色,比比看哪组讲得最棒。这样做不仅让学生能全面了解课文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团体合作能力。

二、设计分层作业

教师要正视聋生差异,特别是依据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原则,进行分层次布置作业,让每个聋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1.作业量的分层

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如,背诵练习,一般学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

3.作业时间的分层

同样的一篇课文,快读二三遍就会背诵,而慢读可能二三十遍也背不下来。何时完成作业,教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聋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要机动灵活,当然,教师对于个别落后学生可以宽限时间,给予适当鼓励,但要掌握好适量的度,激励聋生上进心,不能让聋生养成作业拖拉的坏习惯。

三、作业评价多元

1.教师评价方式的多元

一本看似单一的作业本,其实里面蕴含着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如果一个聋生做作业时写的字比以前认真端正,教师批改时就可以写上:“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老师喜欢改你这样的作业!”另外,老师还可以画朵小花,画个笑脸,这时候的作业本就成了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成了架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

2.评价承担者的多元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聋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互相竞争往往比教师的教育更能起作用。因此,我们不妨让聋生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来。让聋生对作业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还可以把评价权交给聋生家长,要注意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相结合,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交流与沟通。

3.评价层面的多元

我们还可以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可以多创设作业交流平台,如,在班会课上,在课前,教师及时总结作业情况,进行表扬激励,还可以在班级中举办“优秀作业评比”“作业展览”等活动,以巩固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

上一篇:节能降耗技术在孤东油田抽油井上的应用 下一篇:汽轮发电机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