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歼轰机复杂电磁环某境下训练重点

时间:2022-10-30 01:39:32

某型歼轰机复杂电磁环某境下训练重点

摘要: 某型歼轰机担负着突击敌方大中型水面舰艇的作战使命,而未来战争又是繁复环境下的作战,这就要求歼轰机必须适应未来的战争环境,本人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具体实际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方面,对某型歼轰机在未来战争中的使用做了一定阐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复杂电磁环境 歼轰机 使用重点

某型歼轰机作为对海突击的重要兵力之一,其防区外的突击战术本身就是信息化作战的一部分,因此,摸索和创新训练方法和手段势在必行。

一.在训练区域内无雷达站的情况下开展自主引导下的数据链传输训练

(一)自主引导下的数据链传输具体方法

第一步,强化雷达和数据链基础操作训练。加强雷达对海面目标的搜索和识别,提高熟练程度;明确数据链的操作流程,熟悉各参数的含义和检查方法,熟记叠加操作方法。

第二步,连的痛。选择飞机作为主站飞机,定义为指挥机,参数设置按协同或空中临时更改。空中各机打开数据链,检查判断是否建链成功。

第三步,传的上。在连的通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数据传输试飞,由主站飞机负责目标的识别跟踪,从站飞机只负责接收,检查传输效果和稳定性。

第四步,自主引导下的突击训练。突击机在引导机起飞一定时间后起飞,实施低空和超低空突防,引导机高高度对预定攻击区域目标识别跟踪,并把目标信息自动传给攻击机,突击机完成突击任务后,对封装数据进行判读,从而判断引导的效果和准确性。

第五步,简单战术指令协同训练。主要指:主站飞机通过间断传输或者停止传输等动作,向突击机发送事先协同好的信号,突击机根据传输改变情况,判断具体含义。

(二)自主引导下数据链传输难点及注意问题

一是对雷达和数据链使用的熟练正确程度要求高,特别是在互相传输训练中,要求在雷达画面下准确截获,在数据链画面正确判断,难度较大。

二是对海上目标真伪及属性不易判断,目前只能判断目标敌我属性,无法判断具体的特性。

三是强调注意力分配合理,需要明确分工,互相提醒,防止顾此失彼。

四是要注重传输效果判读。要不断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总结判断,做好相关记录。

二 积极开展纯惯导训练

某型歼轰机的导航系统在组合状态是惯导加GPS导航,一旦GPS受到干扰,导航精度会大大降低,因此,一是要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减少机械损耗。二是积极开展纯惯导训练,掌握每架飞机,每台惯导的导航误差及特点,以界定作战使用范围。三是尽快换装漂移误差小的激光陀螺,以满足纯惯导下的作战。

三 积极开展通信反干扰训练

(一)采取无线电静默出航。这就要求平时训练要相对固定编组,提高长僚机的默契程度,提高战术协同编队能力。

(二)采取短波和超短波互为备份。在低空远距离时利用简短的短波通信与指挥机构联络,以弥补超短波通信易受干扰且通信距离近的缺点。

(三) 进行变频对抗训练

一是进行微改频,在遇到干扰时,将工作频率小幅度降低或提高;二是进行异常改频,就是在干扰不能摆脱的情况下,大幅度改变工作频率;三是定时预约改频,即按照约定,遇到干扰时自动改到约定频率;四是将频率置于敌方干扰或工作频率附近,使敌人漏侦漏扰。

四 积极开展反雷达干扰训练

(一)强化雷达操作训练

通过反复练习,使飞行员不仅熟悉正常操作和判断,而且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一是提高迅速开雷达搜索捕捉目标能力;二是根据导弹性能和载机高度,能够迅速定出开高压和辐射的时机。

(二)强化多路突击和佯动掩护训练

采取不同方向,多路突击的方法可有效分散敌方兵力,配以佯动兵力打开雷达,使敌方干扰兵力无法判明我突击方向,达到以假乱真目的。

五 正确使用电子吊舱和机载有源及无源干扰设备

训练中加载敌方参数,用于近距离干扰,体会扰现象,检验反干扰战术。有源干扰装置主要对尾后实行杂波干扰,不应该过早开机,以利隐蔽;红外干扰弹和箔条弹尽量不要自动投放,人工投放要结合机动动作。

六 健全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体制机制,理顺层次关系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内容头绪复杂,职能交错等特点,从战场建设上就要注重攻防兼备,军民一体,防止互不兼容,互不连通。在训练体制上要有军地协调机制,又要在部队训练需要的基础上优化电磁频谱管理手段,提高电磁资源利用率,克服以往自扰互扰,系统不兼容等现象。

上一篇:过程性考核在高职德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创新 下一篇:节能降耗技术在孤东油田抽油井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