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及改进

时间:2022-06-07 06:24:09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及改进

摘要: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本校染整专业校企合作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做简要分析。提出深化校企合作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 企业专班 课程开发 奖学金制度

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岗位相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染整专业是1978年创建的,前身属于中职院校,2004年正式晋升为高职院校,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染整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这些年一直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本文就染整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及改进建议展开论述。

1.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

1.1“订单式”人才培养。成立企业专班,染整专业与山东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华纺企业专班”,华纺股份企业按照岗位提出培养要求并提供教学内容和相关资料,由我系教师将这些内容融入到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同时,由企业派有关方面的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将公司简介、企业文化、华纺生产工艺、职业道德、企业教育以及从何从学校过渡到企业教授给学生,实现了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1.2实习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实习实践可以分为顶岗实习模式和认识实习模式。顶岗实习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面试考核和基本技能考核,择优推荐学生到企业项岗实习,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认识实习模式,安排学完理论基础课班级的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和短期认识实习,并选派骨干教师管理学生。

1.3暑期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每年暑假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合作开发项目以及联合申报省、市科研课题,强化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暑期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已经实施了三年了,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提高。安排教师到公司顶岗锻炼,教师在公司及时了解染整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丰富了实践经验,增强了专业技能,实践锻炼结束后,教师及时把相关行业的新动态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市场零距离。

1.4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染整专业和企业合作开发了《材料化学基础》和《纤维测试与性能》等课程,并且编写了相关教材。这两门课程都是基于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然后将每块教学内容设立若干个教学项目。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后续还有专业课正在开发中。

1.5承接染色打样工和化学检验工资格证考点的相关工作。我校是济南市染色打样工和化学检验工资格考试的考点之一,承担考前培训、考题设置、考试安排、发证等相关工作。

1.6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制度,日本大金有限公司为学校每年提供8000元的奖学金,奖励取得优秀成绩的染整专业学生,同时每年在学校选派2名学生到日本大金上海分公司参观和学习生产技术一个月。在学生中建立了很好的激励机制。

2.校企合作存在问题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利益互补的一种需求,在合作的实践中由于双方在思想理念、目标利益、权属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滞后等因素导致目前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障碍。

2.1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顶岗实习和个别课程的开发上,从教学过程和科研、培训等还没有实现学校和企业的真正融合。

2.2企业参与热情不够。企业愿意选择成熟型人才,而不愿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企业更关注眼前利益,对校企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缺乏预见性。

2.3国家的宏观政策与指导力度不够。国家还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对企业利益的保护不够。国家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很多项目难于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

3.校企合作模式改进建议

3.1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企业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凸显学生职业性特征。校企合作不应仅仅停留在毕业实习阶段,应努力争取让企业更多的参与到教学管理活动中,如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材建设等方面更多的听取企业的建议和要求,让企业参与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课程评价标准将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通过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积极开发专业课程,计划通过几年的合作将染整所有专业课开发为精品课程。对青年教师双师素质的有效培养途径是让青年教师下到企业一线,在企业能工巧匠的指导下进行充分实践锻炼。这正是企业技术培训职能的体现,也是青年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需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真正融合学校运作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3.2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双赢。一方面学校应该和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通过科研优势真正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共同申报横向科研课题。积极和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另一方面,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我校现有染整专业专科成人教育,可以很好为染整企业需要继续教育的员工服务。教师通过校企合作研究课题和培训企业员工知道企业的需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到课堂。使学生更了解企业和专业。

3.3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尽快研究出台关于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法律,并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优惠。这种做法也是许多国家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例如,英国政府规定,如企业与学校举行“三明治”式合作教育,可根据接收学生的数量适当减免教育税;美国1965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规定,发展中的院校可以向美国教育总署申请产学合作基金;澳大利亚政府全额投资建立了许多实训基地。希望中国能够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制定税收照顾及政策倾斜,引导企业参与教育,毕竟企业是以营利为目标的,只有让企业尝到了甜头,企业才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校企合作活动中。

4.小结

通过三十多年与企业合作,我校染整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已经在山东很多印染企业走上中层及以上的管理岗位,和很多企业建立可持续性的良好的合作关系。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就必须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岗位相结合,把学校的教育功能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相结合,使办学出特色、学生有特长,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上一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 下一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