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的五个误解与五个事实

时间:2022-06-07 05:53:04

国际化的五个误解与五个事实

国际化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过程,同时也逐渐成为一个更加容易混淆和误解的概念。“国际化”已经不处于“正当红”的阶段,其慢慢被纳入了很多机构的使命宣言、政策并融入到了国家策略的框架之中,这标志着国际化已经进入“新时代”,也自然而然地成为高等教育政策、实践和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因素。简而言之,国际化已经涵盖多个方面,并失去了其原有的含义和方向。文章指出了近年来有关国际化的错误概念及误解,并作进一步探讨。此外,鉴于误解的存在,笔者有必要对国际化的事实和指导原则进行说明。

一、对国际化的误解

(一)国际学生即是国际化的人

通常认为,一所学校的国际学生越多,国际化程度就越高,国际交流活动就越丰富。或许这只是对学校的期望,但现实往往与其相反。在本地学生和国际学生共同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或学术项目时,除非是学校指定的合作项目,本地学生通常都是加以抵制的,能够保持中间立场,已实属难得。更为讽刺的是,国际学生通常趋向于群聚,这与本地学生是不同的。国际学生拥有丰富的跨文化经历,但是通常缺乏对留学目的国文化的深入了解。虽然这些情况不一定在所有大学出现,但大学招收国际学生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创造国际化的氛围,然而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意愿,现实并不都是往这个方面发展的。更糟糕的是,招收国际学生已为其他动因所利用,如扩大学校招生范围或提升学校全球排名。

(二)国际声誉等同于教育质量

通常认为,国际化程度越高(包括学生、教师、课程、研究机构、校友网络等方面),学校的声誉就越好。人们就会错误地认为学校国际声誉越高,其教育质量就越好。例如,高校录取和毕业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国际学生所带来的收入及“品牌效益”,这也说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并不完全意味着教学质量的改进和相关标准的提高,此外学校期望提升排名名次,情况由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排名是否能够真正准确地衡量高校的国际化?国际化这个尺度是否就是检测质量的稳定的指标?

(三)国际合作协议越多,学校越具影响力

通常认为,一所学校拥有越多的国际合作协议,或者是成为很多国际网络关系中的成员,该校就更具声望和吸引力。但实践证明,大多数院校并不能很好地管理这些协议,也不能从这些协议中获益。要保证院校之间积极和有效的合作,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投资。因此,很多国际合作项目只是反映在纸上的协议,而没有太多的实质性合作成果。同样,很多学校把国际合作协议作为一种地位的象征,而不是真正的学术合作。事实上,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学校应减少合作协议的数量,重点与10~20所学校保持优先合作,这也是近期发展的趋势。这样可以引导更加全面和可持续的合作,不过这种自上而下的国际化会减少个人参与国际研究和国际课程的机会,可能引起教职工和研究者的不满。

(四)高校拥有的国际认证越多,国际化程度越高

国际认证主要是指来自国外其他国家国际质量保障部门(特别是来自于美国)或者专业(商业和工程类等)认证协会的质量认可,目前在全世界各类高校普遍流行。人们都认为,高校拥有越多的国际星级质量认证,其国际化程度就越高,但事实并非如此。国外质量认证体系并不参考与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相关的范围、水平和价值取向。

(五)国际化的目的是创造全球品牌

第五个误解是:国际化的目的就是提高全球品牌知名度或全球排名。这混淆了国际市场行为和国际化策略的关系,前者是提升品牌的行为,后者只是一种策略,旨在帮助大学在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方面与国际接轨,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品牌行动的目标、结果和投资与高校学术国际化的需求完全不同。实际上,国际化策略的实施可以拓展我们的国际视野,但这不是国际化的目标,只是一个副产品。

国际化的优势和程度常用以下常见的错误指标进行衡量:国际学生数量、国外教职工数量、国际合作协议、跨境教育项目、研究项目、国外认证、海外分校等,用这些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 KPIs)衡量国际化成果可能符合要求,但是不能满足包含学生、教职工、研究者和社区等与人相关的关键无形指标(Key Intangible Performances , KIPs)的要求。

这五个误解并不是全部适用全球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但反映的是最常见的误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检验一些基本事实和国际化进程的指导标准。

二、国际化的事实

(一)国际化以本土环境为基础,尊重本土环境

国际化承认国家和区域发展重点、政策及实践,并且是在这些基础之上建立的。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注不应该掩盖或削弱本土环境的重要性。实际上,国际化是为了补充、协调并扩展本土环境,而不是掩盖本土环境。如果不认清这一基本事实,很可能引起大众的强烈反对,他们会认为国际化既单一又霸权。如果忽视本土环境,国际化将失去其真正价值。

(二)国际化是一个定制的过程——“一个尺码不适合所有的脚”

国际化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及全球化的因素与高等教育目标、功能及分配相互整合的过程。它是一个定制和变化的过程,用来满足个人需求和高等教育实体的利益。因此,世界上不存在“一刀切”的国际化模式。有时候我们将国际化设定为一套“流行”和“品牌”的目标和战略, 而否定每个项目、院校或国家特定的需求。在国际化进程中,各院校应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自身独特的方法来实现国际化的目标。国际化进程是由院校个体需求和优先发展评估来决定的,标准的“公式化”或最新“流行”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院校,也不可能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际化带来利益、风险和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毫无疑问,国际化能带来许多益处,如果只是专注有利一面,往往会忽视一些风险和意想不到的消极后果。第一,国际专业人才流动造成人才流失,当前人才流动的概念,并不承认流动会对那些处在人才链底端的国家造成人才流失的威胁。第二,对国际学历证书的需求导致虚假文凭的泛滥,学位认证“文凭磨坊”(Degree Mill)兴起。第三,有些高校过分依赖国际学生的学费收入,从而造成学术标准降低,导致“签证工厂”的兴起。第四,跨境特许和姊妹项目越来越商业化,对一些地区的高等教育质量造成影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近相关调查表明,高等教育的领导者仍然相信国际化的好处大于风险,但我们需要同时关注国际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四)国际化不是目的本身

国际化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这是一个常被误解的真理,会导致曲解什么是国际化。后缀“ization”意味着国际化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例如,国际化可以通过改善教学、促进国际流动及增加包括比较元素、国际元素和跨文化元素在内的课程来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技能。国际化的目标不在于开设更加国际化的课程或加强学术流动,而是确保学生在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世界里更好地为生活和工作做准备。国际化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学校应将国际化融入到教学、研究及社区服务中,真正促进国际化发展。

(五)全球化和国际化有所差异但又相互联系

全球化重点关注理念、资源、人、经济、价值观、文化、知识、商品、服务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化则强调国家、人、文化、制度、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全球范围流动”不同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既引人注目又影响深远。毫无疑问,这两者的过程有本质的不同,但却紧密相关。例如,与全球化有关联的竞争力和商业议程对跨境教育有着重大影响,而包含在双边或区域贸易协议里教育国际化合作又进一步强化了全球化。

上述五个误解和五个事实说明,对于不同人、不同机构和不同国家,国际化有不同的内涵,并将一直存在差异。但是,谁能预测国际化是否会从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基于合作、互惠互利和身份构建的过程,逐渐发展为更加趋于以竞争、商业化、利己主义和身份构建为特征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更加关注和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和价值所在。

上一篇:英国中小学节能减碳教育及其启示 下一篇:大学国际化基本趋势及评价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