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嫁女”的酸甜苦辣

时间:2022-06-07 03:44:06

中国“外嫁女”的酸甜苦辣

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嫁给老外吗?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增强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文化多元化和融合趋势越来越强,涉外婚姻数量正在日渐攀升。

愿娶中国女性的老外多了 据新加坡媒体报道,2011年中国女性与外国人结婚数量突破100万人,这些女性有一半至少拥有大学学历。据韩国官方统计,仅2014年,嫁给韩国男性的中国女性就比上年增长了10%,这一数据比10年前增加了40%。而在1982年,中国仅有14193宗跨国婚姻,其中多数是中国女性嫁给白人男性。

但是,今天的“外嫁女”可是完全不同于十几年前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跨国婚姻的当事人都是经人介绍相识的,双方通过很短时间的了解、恋爱便登记结婚,这种“速配”式的婚姻决定了双方的感情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跨国婚姻当事人的择偶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很多人通过社交、商务活动相识相恋,或是在学习、工作中产生了感情。越来越多的人在考虑婚姻大事时,更看重双方的真实情感,单纯以金钱或出国为目的的结婚者已经少之又少。

愿找同龄男,不找“得瑟”老男人 对于许多失婚的中国女人而言,到国外去找洋老公成为她们寻找新幸福的重要途径。

45岁的李莉曾经是中国一个颇具规模的铁路信号系统生产企业的大股东和董事长。离婚多年的她,为了找到一个年龄经历接近的同龄人重组家庭,曾经花几十万元报名参加EMBA学习,在多个婚恋网站上注册了个人资料。

然而,年复一年,李莉仍然没有找到那个“他”。虽然约她相亲的很多,网上来信的也不少,但都无果。用她的话来说,“有实力的愿意找年轻漂亮的,没实力的都是些层次素质低、眼界差别太大的。在北上广有套房,有份中等收入工作的男人,就敢把眼光放在至少比自己小10岁的女人身上,而且确实也有不少比他们小十多岁甚至20多岁的女人愿意嫁他们。”

无奈之下,李莉把资料放在了一家美国婚恋网站上。没时间也不会英文的她请了个大学生做她的征婚秘书,专门为她翻译和回信。一年半之后,她与在网络上认识的莱特――一位在底特律汽车公司做工程师的美国男人结了婚。对这桩婚姻,李莉最满意的是年龄――莱特今年46岁,只比她大1岁。她说:“我终于不用带着一个大喘气的老头回家见父母了。”

李莉结婚后带着女儿一起到了底特律,自己出钱买了一个带泳池的大别墅,还出资成立了一家地产经纪公司――莱特失业了,李莉也没有找到更合适的事业,两个人一起干起了房地产,专门针对中国人群。

与李莉一样,漂亮活跃的陈梅也很能干。她是国内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总裁助理。她选择了一位旅居美国多年的华裔医生林先生,比她大6岁。陈梅说:“我就是喜欢他的居家和体贴,暖男范儿让我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因为前夫有外遇,而且外遇对象居然是陈梅的表妹,陈梅愤然离了婚。离婚10年,追求她的男人很多,正式交往的就有4个,其中一位已婚追求者一直发誓要离婚娶她。陈梅说:“很多男人太不让人放心了。有实力的堂而皇之在外面玩,没实力的总想傍个有实力的,没出息!”

林医生的出现满足了陈梅对丈夫的期望:下了班就回家,不爱交际,也不应酬,天天在家做饭吃;挣多少钱都是公开的,税单上一目了然;朋友圈子干净,都是些美国人。陈梅觉得这样的家庭才是个安心的所在。

有人为了精神追求,有人只求逃离困境 许多中国女性选择外国丈夫,是因为他们深受绅士文化的熏陶,注重精神交流,而且文化差异可以带来美感。

于娟是个留学英国、有两个硕士学位的河南姑娘,学成回国后在广州一所中学工作。时光飞逝,她转眼过了而立之年,不用父母催婚,她自己就急了。

请朋友推荐,频繁参加社交活动,登记国内外的交友网站,所有该下的功夫都下了。英语极佳的她果然在交友网站上找到了一个英俊的希腊裔美国男孩,与她同龄。巧的是两个人都是教育学硕士,都喜欢学校工作。很快,他们走进了婚姻。

笔者经常在QQ群里看到神采飞扬的于娟和她帅气的丈夫出外度假的照片。偶尔聊天,得知她的妹妹也嫁到了美国西雅图,丈夫是个当地白人。于娟的公公婆婆都是希腊人,移居西雅图以后在那里有了自己的牧场。我们有一次在辛巴克咖啡厅见面,看到于娟的丈夫为她开车门,拉座椅,挂衣服,买单,很羡慕他的绅士风度和温柔体贴。

于娟说:“我在许多中国男人眼里就是一个相貌普通、职业普通的大龄‘剩女’,但是在老外的眼里,我是个受过良好教育、气质高雅、思想独立的好女人。我丈夫珍惜与我的一切,我们之间共同的话题和经历使他觉得我们精神上非常协调,他在乎这种精神上的沟通和文化差异带来的美感。我们很幸福。我们的理想是将来能有一所属于自己的学校。”

与于娟不同,荣苏则是为了逃离困境。

荣苏人长得漂亮,身材苗条,长发飘飘。她在中国经历了3次失败的婚姻。第一任丈夫有家庭暴力的恶习,第三任还卷走了他们全部的共同财产。对中国男人彻底失望的她打算一个人过下去,可一无所有的她只能搬回娘家住。然而,亲情也敌不过时间,母亲和弟弟都开始对她催婚。荣苏痛下决心一定要嫁出中国。

认识比她年长21岁的美国人马克半年以后,荣苏又一次走入了婚姻。性格稳定,举止不粗鲁,可以信赖是她选年过六旬的马克作为丈夫的原因。荣苏随马克来到了美国南部的一个小城,她没有工作,马克每个星期给她提供相当于两个人柴米油盐的费用,不准她打工也不给她办身份,不同意她国内的亲友来看她。

荣苏说,马克这是不信任她,她相信自己一定会用行动打动他的。不管怎么说,马克给了她一个家,一个没有指责和欺骗,没有暴力的家,她很满足,她要对马克好,要好好地经营这一段婚姻。虽然她常常在打给朋友的越洋电话里不自觉地落泪。其实不用朋友们劝她,她已无法走回头路,父母不接受她,国内又没有工作,最主要的是,她渴望一个属于自己的屋顶和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荣苏常常哭着提醒自己:“我一定要坚持熬下去,我要拿到身份,我要做得让老马克相信我会认真过日子,我还要哄他同意我出去工作,等他死了我就自由了。”

马克之前一直独身,曾任某投资公司的财务主管,积蓄不菲。但是在婚前协议里,他让荣苏签字同意放弃遗产继承权,他要全部捐出去。荣苏嫁过去一年多,朋友们在视频里看到她的身形越来越胖,穿衣打扮越来越老气,而她依然在励志为未来努力着,坚持着。

没有了爱,中国女人敢于说“不” 随着中国女性的经济地位日渐提高,她们在跨国婚姻中的独立性越来越强,面对没有了爱的婚姻,她们敢于说“不”。

黄鹂是个单身妈妈,7年前她嫁到了日本,孩子的爸爸是一个地道的日本人,他们还是同一所大学的同学,而且是在她留学生涯的第一天认识的。这个绰号“牛牛”的日本小伙子高出黄鹂一个头,他们都喜欢打网球,喜欢旅游,恋爱多年走了许多地方,没想到结婚有了孩子以后没有能够跨过七年之痒。

说起分手原因,黄鹂说自己也说不明白,虽然坚持要离婚的是她。“如果仔细回忆,也许是一些小事上的长期不和谐吧。”黄鹂说,“牛牛不爱沟通,没有上进心。和他过日子寡淡无味,就是一起出去旅游,我甚至都不知道我们这些年一起去过的地方,到底哪些他喜欢或者不喜欢,我甚至都不清楚他到底是否真的喜欢旅游。”

没有能清晰地感觉到丈夫对自己的爱和对生活的激情,黄鹂毅然提出离婚,独自带着3岁的儿子开始了单身之路。在日本,她做过翻译、职员、代购、编辑,勤奋地做着所有能够找到的谋生工作,曾经为了几百元的代购费而彻夜排队,也曾为了工作而将儿子托付给国内的父母。谋生不易,黄鹂显得比同龄人苍老不少。但是一有假期,她就带上儿子和闺蜜出去旅行。黄鹂说:“苦中作乐吧,我依然幻想我的爱情和王子,没有爱,我不要婚姻。”

敢爱敢恨,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是独立自强的中国女性!不管是在大洋这边,还是在彼岸,她们都有能力实现自己的幸福梦想。

上一篇:基于社会学视角下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 下一篇:宋美龄“长寿早餐”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