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诊疗

时间:2022-06-07 11:03:20

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诊疗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043-02

【摘要】目的:对手口足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2010年1月~ 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9个月~12岁,年龄在3岁以下的患者有50例。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2例,治疗组患者4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备可比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论是在临床的治愈率上还是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昔洛韦对于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控制效果明显,能够有效促进疾病康复,并且能够预防疾病的蔓延。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诊治;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属于我国定传染病中的丙类传染病。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肠道内存有致病菌,患者以婴幼儿为主,特别是4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患有此病。手足口病的发病时间主要是在每年的夏、秋两季,其中9月是发病高峰期。目前,手足口病已经被列为我国法手足口病的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此类病体的主要传染源,其传染途径主要是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手足口病的患者一般情况下症状比较轻微,儿童患了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流口水,不爱吃东西,嗓子里还会起一些小水泡。由于这种疾病具有病传染性强的特点,容易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恐慌,为了能够有效地治愈此种疾病,控制它的蔓延,我院采用了更昔洛韦对其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以2010年1月~ 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9个月~12岁,年龄在3岁以下的患者有50例。本次研究所涉及的病例均符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相关临床标准,即:①具备流行病的特征。②都有发热的症状,多数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偶尔有高热的情况。③患者的手部、脚部、口腔部和肛周都出现了疱疹或溃疡的症状,并且病程都不超4d。④在出现口腔疱疹的同时存在手足疱疹的症状,或者手足疱疹迟后于一段时间出现。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2例,治疗组患者4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其中,两组患者所接受的常规治疗相同,而在抗病毒治疗方面,对照组接受的是葡萄糖液和利巴韦林静滴,而治疗组患者接受的是更昔洛韦治疗。

(1)常规治疗:优先采用保守方法进行降温,物理降温,口服尼美舒利退热、物理降温;用鲁米那钠和安定来镇静止惊;大剂量服用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B和c;必要时给予一些抗生素。

(2)抗病毒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抗病毒治疗是利用葡萄糖液和利巴韦林静滴,其中葡萄糖液比例占百分之十,每日一次。治疗组采用的抗病毒治疗是利用更昔洛韦静滴,每日一次,剂量为5~10 mg/kg,以5天为一疗程。

1.3 疗效判定:如果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皮肤表面的皮疹消退且无新皮疹出现,则判断为临床治愈,同时,考虑到儿童体质较成人更弱,因此在判定为治愈时还应参考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如果患者的体温在大多数时候都处于正常状态,且皮肤表面的皮疹几乎消失,则判断为显效;如果患者体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且皮疹出现了少量消退,则判定为有效。如果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在治疗后均无明显变化或出现恶化,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2 结果

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无论是在临床的治愈率上还是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且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医学研究表明,埃可病毒(ECHO viruses)13型和肠道病毒7l型(EV71)等均能诱发手足口病,最多见的是CA16型和EV71型 J。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重症患儿可累及神经系统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等,并引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及休克、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报道最早见于1957年的新西兰媒体,在1958年,科学家分离出了柯萨奇病毒,“手足口病”这个名称在1959年正式被命名。EV71是在1969年由美国研究人员首先确认的,由于它与CA16感染总是以交替的形式出现,因此使它们成为了当时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更昔洛韦的特点很显著,它能够进入已经被病毒感染的细胞里面,并且它在非感染细胞里的浓度要远远低于在已经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的浓度。在进入细胞后,更昔洛韦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脱氧鸟苷激酶转化成为单磷酸化合物,同时,它还会与磷酸甘油激酶共同作用,将单磷酸化合物继续转化为三磷酸化合物,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抑制病毒DNA聚酶与脱氧鸟苷三磷酸酶的结合,实现抑制病毒DNA合成的目标,从而有效阻止病毒的扩散和蔓延。除此之外,它还能使三磷酸化合物在被病毒感的染细胞中聚集,从而使其作用能够得到增强,因此,它对病毒会产生较高的抑制作用,而这种抑制作用还是有选择性的。病毒DNA聚合酶活性可以通过利巴韦林三磷酸的利用而得到很好的抑制,以达到抗病毒的效果。但是,利巴韦林在临床疗效的应用中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它对病毒腺苷激酶极其依赖,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利巴韦林时必须要注意适量原则,避免疗效的逐渐降低。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足口病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对其的治疗应严格按照“指南”进行,治疗采用广谱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能够有效的控制临床症状,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迅速控制,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也能够抑制疾病的蔓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湘、莲蕊.儿童手足口病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6

[2] 程周全、夏维珍.手足口病56例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238-239

[3] 刘咏、徐省燕.清热解毒祛湿法防治儿童手足口病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0(4),634-635

[4] 肖兰、汪才侠.手足口病250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00-3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体会 下一篇:眼中风的及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