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腺苷在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23 05:53:04

单磷酸阿糖腺苷在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评价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药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小儿内科住院68例2个月~13岁的手足口病的儿童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除采取一般治疗对症处理外,实验组静滴单磷酸阿糖腺苷按10mg/kg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1次/d,对照组静滴病毒唑治疗,按5mg/kg~10mg/kg加入10%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后,症状改善迅速,疗效明显(P

关键词:单磷酸阿糖腺苷;手足口病;疗效;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今年来在我国各地有流行趋势且重症死亡病例时有发生,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此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此我院将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针剂应用于治疗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包括一般病例和重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08年6月~2010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68例符合手足口病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重症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d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脑水肿、循环衰竭等。男38例,女30例,男女比例为1.27:1。患者年龄2月~1岁,其中2个月~1岁14例,1~3岁41例,3岁~13岁13例,其中有2例重症患儿1例放在实验组治疗,1例放在对照组治疗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病程长短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1.1入选标准 在流行季节发病、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部分病例结合了病原学和血清学的检查。

1.1.2排除标准 ①自身免疫性疾病;②患代谢性性疾病如Willson、肝豆状核变性;③骨髓有抑制现象Hb

1.2 研究药物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针剂[1],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9896(0.1)H20059897(0.2)产品批号100511。规格:每支含0.1g。单磷酸阿糖腺苷使用方法:静脉滴注①10kg以下5mg/(kg.d),1次/d,加入100ml,10%葡萄糖溶液或100ml生理盐水中。②10kg以上,10mg/(kg.d),1次/d,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ml或250ml生理盐水中,疗程为5~7d。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均采用①一般治疗(如注意隔离,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等皮肤护理);②对症处理(发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皮肤破损处用涂炉甘石洗剂止痒消毒等)。2例重症病例都经过控制颅内高压治疗,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注射用免疫球蛋白,防止呼吸循环衰竭等综合治疗。对照组使用的病毒唑剂量为10mg/kg.d分组应用。实验组则采用静滴单磷酸阿糖腺苷药(剂量详见药物研究) [2]。

1.4 疗效评估

1.4.1两组症状积分相比较 实验前,治疗后1d,治疗后2d,治疗后3d对两组发热、皮疹(疱疹)症状各进行评分。其分组由两部分组成(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评分标准:以发热为例:0分:24h内无症状;1分:偶有发热;2分:介于1分~3分;3分:整天在发热。严重程度评分标准:0分:无症状;1分体温在37.2℃~38.4℃;2分:体温在38.5℃~39.9℃;3分体温在>40℃,发热症状评分为两部分积分之和。皮疹(疱疹)评为:0分:全身无皮疹;1分:手足口处有一处有疱疹或皮疹;2分:手足口处可见疱疹或皮疹;3分:除手足口处外其他部位见疱疹或皮疹,且出现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凡积分达到3分者方可入选。

1.4.2两组临床疗效相比较 治疗前后根据发热症状总评分变化判断疗效。痊愈:症状消失;显效:症状积分下降≥75%;有效:症状积分下降50%~75%;无效:症状积分下降≤50%.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4.3两组相关指标相比较:将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失,疱疹结痂时间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x±s表示,用SPSS12.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药治疗手足口病,可迅速控制病情,与病毒唑相比在退热时间,皮疹消失,疱疹结痂时间明显缩短;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手足口病是我国现阶段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尤以儿童多见,其传染性较强,经常造成在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中大规模的传播,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病原体为Cox16和Ev71,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因此尽快隔离和探讨使用疗效好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病程显得尤为重要。

单磷酸阿糖腺苷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主要是抗DNA病毒作用,且对部分RNA病毒有效,它既是DNA聚合酶(DNAp)活性抑制剂,又是病毒DNA合成终止剂,能双重抑制病毒的复制,有效的达到抗病毒的作用。其抗病毒的机制如下:

以前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药主要用于病毒性肝炎、水痘带状疱疹的治疗[3]。在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很少见报道,通过此次临床试验得知单磷酸阿糖腺苷在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明显,与常用病毒唑治疗进行比较,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全部结痂时间上均明显缩短,且该药安全性高,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锡岩.阿糖腺苷的临床应用与发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9.9:399~400.

[2]倪洪田.斯崇文.田庚善,等.第三次全国单磷酸阿糖腺苷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国内科杂志2000.39(4);276

[3]陈新谦.金有豫,主编.新编药物手册[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4.

上一篇:钛制弹性髓内针在小龄儿多发损伤伴长骨骨折中... 下一篇:呼吸支持治疗65例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