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独立性及加强措施

时间:2022-06-07 01:17:57

审计独立性及加强措施

[摘要] 审计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安身立命之本。注册会计师行业能否恰当的坚持独立性,不仅仅关系到行业本身,更加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而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由于起步晚,其独立性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将从独立性的含义及其演进出发,充分考虑了影响独立性的各个因素,结合我国现状,对保持审计独立性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使审计真正成为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一门行业。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 独立性

一 、独立性涵义及演变

根据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制订的《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所谓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任务时,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无论这种利益的实际影响会怎样。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也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应当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与形式上的独立。具体说来,独立性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所谓实质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一种公正无偏的态度,一种在履行专业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服于外界的压力的精神状态,注册会计师应该在执业过程中保持严格的超然独立性,不能偏袒任何当事人,尤其不应该使自己的结论依附或屈从于持反对意见的利益集团或人士的影响与压力。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给实质上的独立下的定义,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怀疑。由上可知,实质上的独立性是通常被认为是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业务时一种精神状态,很难以一定的形式进行度量,同时无法为广大的社会公众了解。

与实质上的独立相对应,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是针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报表使用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用以获取社会公众对于注册会计师极其工作成果的信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给“形式上的独立”下的定义为“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与被审计单位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如不得在客户中有直接经济利益、不能是客户的贷款人、不得与客户存在近亲关系等。

形式上的独立性和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前者是手段, 后者是目的。实质上的独立既难以界定、也无法穷尽,注册会计师在执业审计时,不仅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而且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即便注册会计师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但在广大的社会公众看来,认为其违背了独立性的原则,那么即使审计结果再正确也是徒劳的,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没有得到预期使用者的信任。因此,形式上的独立是实质上的独立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公众评价注册会计师工作,进而决定对注册会计师信赖与否的标准。因此, 审计人员不仅有责任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也要避免缺乏形式上的独立性。

关于独立性的由来,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致使委托人和人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为了更好的帮助委托人监督人的经济行为以及帮助股东进行有价值的经济决策,便产生了对注册会计师这一职业的需求, 作为注册会计师职业产生的目的就是要恢复会计系统应有的客观、公正性, 而这个客观公正的基础就是独立性。

二、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

1.失衡的委托关系

在一项审计业务中,存在着三方关系人: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人,注册会计师接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对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在我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是由于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审计关系的失衡表现得较为突出:财产的所有者―国家委派的厂长或经理对企业进行管理,包括聘请审计单位。这样,管理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决定着注册会计师的聘用、审计费用的多少等,形成了十分严重的 “内部人控制”现象。注册会计师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常会出现管理者以利益要挟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报告的情况。这种失衡的委托关系,使得注册会计师明显得处于被动地位,严重损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2.非审计业务的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除了审计服务以外,也会为企业提供一些非审计服务(如会计服务、税务、管理咨询),这样一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之外就不可避免地与客户存在着某种财务利益关系。与此同时,广大的社会公众就会担心注册会计师为了来源于非审计服务的收入而纵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中的错误与舞弊,使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了损害。

3.激烈的市场竞争

我国的审计市场的现状是供大于求,审计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很多,但接受审计服务的客户相对稳定,作为供应方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时常出现所谓的“低价揽客行为”和“削价竞争行为”的情况。尤其是一批规模较小、资金不雄厚的会计师事务所,在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时,很容易被客户的管理当局收买,致使其很难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极大的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

三、关于加强审计独立性的措施

1.平衡审计关系

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所谓平衡审计关系,就是要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财产的所有者―国家对管理当局的约束,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增加公司信息的透明度,防止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管理当局的威胁。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来加强治理层对管理当局的约束,根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意见》,明确规定在上市公司中应当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因为独立董事可以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这样就限制管理当局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而随意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同时独立董事会还可单独设置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批准是否聘用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这样一来,通过平衡审计的三方关系,建立了有效的制衡机制,限制了管理当局权力,加强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2.规范非审计业务

出于对加强审计业务独立性的角度考虑,应对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非审计业务加以限制和规范。例如,可以将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分开,由不同的注册会计师承担,做到各负其责。这样一来,承担审计任务的注册会计师不能同时为客户提供内部控制设计、记账、纳税等其他非审计业务,避免了非审计业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3.规范市场竞争

我国的审计市场作为买方市场,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由此出现了各种各样不规范的竞争行为,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太发达、中小型事务所居多的区域。政府应当通过颁布法规,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使会计师事务所做到有效的自律、独立。具体说来,可以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制裁力度,建立对投资者的民事赔偿机制,对违反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及会计师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个人和单位严惩不怠,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真正纳入法制轨道。二是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向有关部门递交遵守独立性的承诺,会计师事务所的每一名注册会计师都应签署独立性声明,保证其执业行为符合独立性的要求;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同业互查制度,实行对事务所执业人员定期强制性检查,以避免因竞争压力给事务所独立性带来的损害。

审计独立性,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正常、高效的运行。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措施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袁 园刘 骏:审计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5(3)

[2]王跃堂钟 蕾: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石:独立性还是可靠性.审计研究,2004(4)

上一篇: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下一篇:浅议小型工程项目效益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