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公众性以及社会性

时间:2022-06-06 12:58:16

城市规划的公众性以及社会性

摘 要:城市规划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现实的诸多因素影响,城市规划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而规划工作中的某些因素无法切实的予以控制,因此为保证城市规划工作的有效实施则需要将其进行社会化。

关键词:社会性;公众性;城市规划

1 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会通过一些规范性文件的方式下发确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中,这些文件往往不能被贯彻执行,这种现象成为了我国城市规划的建设管理中的一大难题。而该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应当从多方面考虑,规划的自身存在着问题,同时规划之外的社会因素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1.1 规划理论以及技术问题

目前我国的规划理念较为落后,规划理论也不健全,规划技术不规范。城市规划会受到规划者的技术水平影响,计划技术人员的方案会直接影响到规划成果质量,而规划的建设成果是对规划者技术以及思想的直接体现。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理论还不甚完善,且存在较多的理论派别,由于认识无法达成统一,因此在规划中采用的规划理念具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项目规划的建设方案的确定上往往会大相径庭,甚至有些方案同实际要求以及城市的发展相去甚远。

1.2 行政干预

规划方案虽然是通过规范性的法律文件确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理论上不应当随意改变,但是,我国的行政部门往往都会通过某些行政行为进行干预,这也是由于我国现有的行政管理机制造成的,基于这种弊端,我国的行政官员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影响城市规划方案,并且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并且有些行政领导并没有意识到长远的城市规划效益,单单关注眼前,使得具有长足发展空间的城市规划方案被迫修改。虽然短期内这种方式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利益,但是长远的考虑,未来城市的发展空间和隐患问题堪忧。

1.3 社会发展的影响

城市的土地面积有限,而土地作为可重复利用的资源,在城市的规划中规划方案主要是针对城市土地资源利用规律,必须提供最高效配置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的提高。城市的规划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计划、城市规划投资相互配合统一,因此,城市规划方案计划往往会受到计划投资以及土地资源计划变动的影响。目前我国城市在建设中由于土地配置作用的增强,加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使得计划方案的实施受到了多方面外在压力的阻碍。尤其在一些不法黑市中土地使用权的交易现象,由于高额利润就促使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城建部门的允许,若是执法力度不严,监督检查力度不足,则很容易使得具有法律效益的规划方案变为一纸空文。

2 社会化城市规划途径

将社会规划变为社会公众的参与过程,而将城市规划逐渐转变为社会化过程的途径就是将规划变为公众参与的活动,主要就是加大公众参与的程度,让公众参与到规划的管理以及编制中去。城市规划的公众性最初起源于北美,其本质目的是为了在城市规划各方利益中寻找一个平衡点,以保证社会和谐,而随着规划技术的发展,其已经开始被人们所接受,作为一种普遍的理论和技术被推广开来。

2.1 社会化现状

通过对我国今年来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程度的研究,通过规划文件的介绍以及结合我国国情开展的一些参与实施途径、形式,进行了一些公开规划活动。通过实践的总结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首先我国公众性的城市固化还处于初级的起步阶段;其次,直到现在我国并没有对公众进行统一的定义和细致分析,笼统的将普通民众作为公众,因此城市规划活动的公众参与效率不高;最后,公众性的城市规划仅仅处于编制以及规划阶段,而其实施之后没有响应的后续规划、监督管理机制予以支持,因而无法加强公众参与程度,也无法增大实施力度。

2.2 如何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通过分析总结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所涉及的方面很广,不但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基础同时还会影响上层建筑。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的质量受到了公民的民族意识影响,进而才依赖于规划的科学管理机制以及公众参与途径。所以,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的有效办法即不断的加强政治体制管理,深化规划管理改革机制,找出更加有效的方式以及促进公众参与的途径,保证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2.2.1 推进民主化进程, 保障公众规划参与权

公众的规划参与权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参政议政的民利,公众参与规划的问题也就是一个行使公民权的问题。因而这种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与民主化程度是紧密相关的, 政治民主化、政务公开化是公众有效参与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所以应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赋予公民更多民利,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中充分享有利益表达的机会, 参与政府的决策。民主化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不一蹴而就, 实施公众参与反过来也可以推进这一进程。

2.2.2 建立调控有力的规划管理体制现行的规划管理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

因为在我国现阶段有些行政领导中存在着出政绩、发展经济、吸引投资、突破规划的思想行为方式。建立一个有效的规划管理体制有赖于深化城市政府机构的改革。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我国正对各级政府机构进行大的调整和优化, 对政府机构权力范围的调整和加强对其行政行为的监督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这为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契机。

(1)应加强对领导层的监督, 把公众评议和规划实施的组织工作列入政绩考核的指标中。

(2)改造城市规划委员会, 使之隶属于上一级政府, 由上级政府首脑领导, 由上级规划主管部门主持日常工作,成员还包括本市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规划专家代表和公众代表,以加强规划编制与实施中的协调、仲裁、决策和执法监察工作。

(3)建立一套公众参与的组织程序与工作方法, 以保障公众在城市规划中的参与权利。

2.2.3 公众参与方式

综上所述,充分总结国际先进城市规划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对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中如何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的方式以及途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在城市和城市之间存在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且发展也不尽相同。每个城市都具有其独有特色,因此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应当根据当地的习惯以及方法进行,而采取的方式以及参与深度、广度也需要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之后才能予以确定。其次,一般的普通民众无法对城市规划的方案制定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而普通的个体民众更是无法得到重视,所以将公众组织化是提高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度的有效途径。通过组建一些利益相同的团体,并推选出相应的集体代言人,为集体的利益实现予以表达。

3 结束语

文章对于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实际推进中存在的阻力和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多方面分析了城市规划中如何实现公众参与,并提出了一些建议,论述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相关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全,张峰,徐建刚.试论信息时代的规划公众参与[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2]张建中,华晨,钱伟.公共设施分布公平性问题初探[J].规划师,2003,09.

[3]曾宪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分析[J].规划师,2005,11.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学习的几点心得 下一篇:在华外企履行了哪些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