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时间:2022-06-06 11:22:47

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获得知识,发展思维,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对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阅读 分析能力

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从过去和现在的阅读教学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过于古板和落后,如何转变观念,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已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就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阅读能力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挖掘文本内容的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使学生产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意识。如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作者写道: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针对课文内容,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时间就在这琐碎的活动中消失了呢?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留住时间呢?对此,我分小组讨论,激发他们对人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启迪孩子们不要虚度光阴。同时引导学生搜集珍惜时间有关的诗句和名言警句,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点拨诱导,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主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要前提,既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又能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根据课上情况适时引导、点拨、提问,引导学生品味文字背后的意味,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把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脑、眼、口、耳等器官活动,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口头语言,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景物美、情感美。如在指导朗读漓江水的“静、清、绿”这一段时,我先挂出挂图,进行描述“漓江有许多小船在等着我们乘坐,我们乘着小船、轻轻地摇动双浆,荡舟漓江。”接着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学生在声画的作用下入境了。这时我轻声问道:“你感觉到了什么?”学生齐读:“漓江的水真静啊!”接着我再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再读:“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加重了语气)。让我们抬起头,放眼望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字读得响亮而饱满)。最后我让学生把三个句子连起来读。这种读的训练不仅有层次,而且有质量,在身临其境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这样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

三、教给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精神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这是教给他们的一个发展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点一条路,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

四、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是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学生正是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知识,认识社会,感悟生活,在写作训练中抒怀、感悟人生、萌发创见。因此,语文课堂应给学生以无限的空间,让畅想的思维自由飞翔,每节课都应有真情的交融、高峰的体验、心潮的激荡、灵感的爆发。如:在教学《掌声》一课时,我首先提出“课文为什么用掌声为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掌声,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求知的欲望也非常的强烈。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弄清本课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写作?其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学生就能够间接地理解作者的创新思维及创造性的活动,从中得到创新的启迪。再次是让学生精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发表看法、解释文中的难句“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欣赏佳句,“后来,小英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永远 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这样学生就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探求文章中所阐明的道理,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上一篇:心的呼唤,爱的奉献 下一篇:试论我国企业文化营销的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