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写生浅谈

时间:2022-06-06 06:18:45

色彩写生浅谈

摘要:在绘画中色彩是十分重要的艺术语言,通过观察方法、色彩关系认识和色彩整体把握几方面,分析色彩写生当中的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写生 整体观察 表现

色彩写生是表现物象、生活和情感强有力的手段。在绘画过程中,正确地观察和掌握客观物体的色彩规律能提高色彩造型的能力。因此,要提高作画者的色彩写生水平,不仅要强化色彩意识,还要掌握色彩写生的整体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绘画中的色彩分为写生色彩和装饰色彩两大类。装饰色彩着重研究物象固有色的对比、协调、颜色组合、色调问题,在色彩运用上比写生色彩注重颜色的单纯和大色域对比,主观性较强;而写生色彩也考虑物象固有色因素、色调的协调问题,但它更注重色彩关系的微妙变化。

形体与色彩是绘画的重要因素,它们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形体的色彩主要来自构成色彩关系的三方面,即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

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处在具体环境之中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色彩也不例外。同一场景不同的物体上,通过吸收与反射,相互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色光影响, 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三者有主有次相互制约,形成和谐统一的色彩整体。

正确认识和理解色彩与空间的关系才能解决本质问题。由于色光波的散射程度不同,光波的长短也不同,色彩在空间的传递中也产生变化。空间色彩的基本规律是近暖远冷、近纯远灰,近鲜明、远模糊,近对比强、远对比弱。利用色彩与空间的关系,可以在二度空间上表达出具有长、宽、深的三度空间。

任何物体的色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认识色彩的观察正确方法就是整体观察、互相比较,分析和发现色彩的关系。整体观察是为了把握和控制画面的基本色调和大的色彩关系而对描绘对象的整体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比较是整体观察的深化,是认识客观对象的第一要素,有比较才有差别。只有通过对物体间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等进行反复比较,分辨色彩倾向,寻找色彩之间的微妙变化和差异,才能掌握对象诸种因素的正确关系。

明度对比:色彩的明暗差别,即深浅变化为明度。色彩的差别又包括某种色彩的深浅变化和不同色相间存在的明度差别。在比较明度时一定要把重要的颜色找出,再把亮的颜色找出,然后由深到浅排列,在画中建立一个次序。同时根据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与理解,对象的层次进行概括,进行对比,使画面效果丰富多彩。

冷暖对比:冷色与暖色是人们的生理感觉和感情联想。色彩的冷暖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两种色彩相比较是决定冷暖的主要依据。没有暖的存在,冷色也不可能单独存在,它们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色彩的冷暖感觉是通过整体分析比较而得出的。一般情况下,暖色光使物体受光部分色彩变暖而背光部分呈现其补色的冷色倾向;冷色光使物体受光部分色彩变冷而背光部分呈现其补色的暖色倾向。

色相对比:色相是颜色的相貌。只有在明度相同、冷暖难分的情况下,才用色相来比较。

色彩表现方法的一个根本原则是:整体――局部――整体。无论是方法步骤的设立,还是表现中的塑造过程,都是严格遵守这一原则的。作画步骤应是从整体开始到整体结束。首先控制画面的基本色调,把一组静物的背景与主体、一处风景的天空远景与近景等概括归纳为几大色块,抓住对象的总的感觉,构成调子的色彩因素,由浅到深,用大笔比较迅速地将大的色彩关系画出来。其次调整修改,深入刻画,通过比较找出较为细微的变化,找出局部在整体中应处的位置,并始终以整体调子和冷暖、明暗关系来观察反光和环境光对色调的影响,又以大的色彩关系去衡量局部细节的准确度。整体的观察和表现始终贯穿在作画的全过程,任何时候停下作业,画面的整体关系都应是完整的。

先色后形:这种表现方法有益于提高对色彩的概括能力。在理解色光的基础上,确定轮廓后,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某一物体或某一景物的色彩大关系和调子特点,完全排除细节描绘,将对象复杂的色彩和形态归纳为色块,以不同色块的明度、冷暖、面积对比构成色调。并处理好色彩中心和其它颜色的关系,组成统一的色调。

对比调和:对比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段,没有对比就没有视觉冲击力。在写生中运用对比来突出形象,加强画面主题的表达效果,同时也运用各种色彩对比激活画面的色彩,加强空间、距离、体积等画面效果。常用的对比方法有冷暖、明度、纯度等;而调和与对比恰是相反的。调和的方法有主导色、同邻近色、光源色、对比色的调和。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感觉,调和则给人以协调统一的感觉,是对立的统一。运用时须根据主题、内容和画面效果需要有所侧重。在色彩写生中,强调对比时,要注意调和,反之也一样。因为色彩在空间中有一定的倾向性,单纯的中间状态是不可能的。对比和调和可以使画面产生生动而真实的变化统一效果。

色彩写生是表现形象传达感情的有力形式。自我认为色彩写生教学要用色彩理论知识指导、观察分析色彩现象,培养整体观察和表现能力,发挥色彩的魅力,才能获得生动、丰富的画面效果,从而主观能动地使用色彩。

参考文献:

[1]刘曙光编著:《色彩静物》,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6-P1

[2]杨云龙编著:《水彩画》,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10-P7-11

上一篇:浅谈政务网络信息安全 下一篇:大班英语精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