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06 05:27:27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教师应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配合“听、想、唱、做”等多种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能力,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行为美的教育。

多媒体与音乐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设备和资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美和鉴赏美,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致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如果注意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多媒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育结构,提高学生的艺体素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修养。如名曲《二泉映月》意境凄凉,音乐起伏,旋律抑扬顿挫而委婉深沉,仿佛是作者日夜在泉边追忆往事,倾诉他辛酸痛苦的一生和内心的悲愤,欣赏此曲如果只让学生干巴巴地听录音,听老师述说,学生便很难理解其蕴涵的深意。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夜静月高、水中小亭、湖水清澈、一人手持二胡静坐湖边等画面,然后放录音用语言文字把这首曲子的意境描绘出来,并将阿炳的刚强性格与坎坷一生做简短介绍。曲子适时播放出来,那如泣如诉的乐曲,洗涤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学生在欣赏曲子的过程中理解了语言文字,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感悟了曲子,脸上似乎写上了一点忧郁、不平、深沉和无可奈何。正如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感慨的那样:“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学生的情感在整合的情境下,在对语言文字及曲子的理解和想象中得到培养、丰富和升华。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表演能力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音乐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又如我们欣赏歌曲《青藏高原》时,让学生一边聆听教师对歌曲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观赏雪山、辽阔的草地等青藏高原独特的美丽风光,以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藏族歌舞,并倾听通俗优美的旋律。这种知识、想象、音乐的完美结合,令同学们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引导艺术创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我国的国粹──京剧时,由于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京剧基本上不会很感兴趣地学习和欣赏,不能体会京剧那不同于歌曲的独特的唱腔,那深奥而复杂的板式、结构,以及独特的演唱风格,京剧所蕴含的丰富多彩、深层次的美也无法体会。于是我利用网络举行了一次“京剧知识知多少”的探究活动,让同学们分组在网上搜寻下载相关信息,有的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知道京剧由昆曲发展演变的过程;有的学生找到京剧的脸谱,知道京剧中的行当分为生、旦、静、末、丑几类,通过脸谱了解各自代表的角色;有的学生通过查找京剧中的道具,了解相关动作程式代表的意义;有的学生上网下载有关的唱段,并通过练习学会相关的京剧曲目,就这样将本来十分枯燥乏味的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由于这种学习模式重视认知过程的主体――学生,从而增强了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不仅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如在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时,学生对这段舒展、旋律优美的合唱旋律感到很好听,但对其音乐形象未必能领会。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理解音乐形象,我下载相关的蒙古大草原的图片及影视画面配到了合唱中,用屏幕展示出辽阔无边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一群群的牛、羊、马在吃着草的情景,然后把牧民们兴高采烈的欢乐场面呈现在学生眼前。这些画面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把《牧歌》这首合唱曲的思想意境剖析得淋漓尽致,使学生很快就领会了歌曲表达的音乐形象。通过观看声像并茂的图片、影像,学生被带入到一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深邃意境中,充分调动了学习兴趣,为后面教学的展开奠定了情绪和心理上的基础。

四、利用多媒体的信息化、加大密度,拓宽学生视野

以前的音乐欣赏课,所用的教学工具不外乎录音机、电视机、影碟机、钢琴等,这些工具彼此是相对独立的,声、像、图、文很难有机地结合,教师在操作的同时,往往顾此失彼,手忙脚乱,而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后则可以把所有课堂所需的信息采集进计算机,进行适当的编辑,把影像图文呈现在屏幕上,既清晰又规范,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从而节省板书的时间,加大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很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作为21世纪的音乐教师,我们要成为多媒体的“主人”,既要看到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音乐教学带来的有利的一面,充分利用其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又不能忽视其引发的问题,不成为多媒体的“奴隶”,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过分依靠多媒体,忽视音乐本体的作用,同时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充分、更恰当、更有效、更广泛地为音乐教学服务。

上一篇:让德育之花盛开在美术课堂上 下一篇:浅议构建初中科学有效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