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快乐的

时间:2022-06-06 03:27:58

学习是快乐的

摘 要:学习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的天性。真正的学习是愉快的,教师要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万万不可制造痛苦或恐惧。“这门课我不感兴趣。”这是兴趣借口症者们以没有兴趣为借口掩盖其懒惰之实质。在学习一门学科前,充满自信地想象这门课是非常有趣的。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换个角度,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或者扮演书中的人物,或扮演多重角色。感受会使学习充满乐趣,大大增强学习效果。

关键词:学习;快乐;兴趣;行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学习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的天性。学习的满足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满足。学习不仅能使人满足,更能使人充实,获得智慧技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掌握知识技术使人具有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能给人带来财富和幸福。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它不仅是指学会某些知识技能的成就感,而且还指学习过程本身是令人感到快乐的。因此,学习者应带着喜悦的期盼和浓厚的兴趣开始学习,在结束时应感到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真正的学习是愉快的,教师要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万万不可制造痛苦或恐惧。快乐符合人的天性,为人所追求。如果一个人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他虽然也能学到一些知识,但收获不大;反之,如果一个人把学习当作乐事,能真正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那他一定能学到很多知识,收到更大效果。

做老师的总会听到学生说:“这门课我不感兴趣。”这是兴趣借口症者们以没有兴趣为借口掩盖其懒惰之实质。前苏联学者西索洛维契克对三千多名学习没兴趣的中小学生进行实验。该研究认为,兴趣是由自己培养的,关键应有积极的思想和态度。对所学课程不应有畏惧、厌烦的心理,如果有厌恶心理就该进行自我调节。索洛维契克在实验中,让被试学生选择一门不太感兴趣的课程,并要求这些学生学习前做好思想准备:你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吗?在学习这门学科前,充满自信地想象这门课是非常有趣的,然后开始学习。做好学习前心理准备的具体做法:

(1)面带微笑,搓着双手,唱着小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并充分体验这种感觉,使大脑处于激活动态;(2)同时脑子里想,这一学习内容对自己非常重要,我能掌握和理解它,我将满怀兴趣地学习;(3)提醒自己,我一定认真学习,努力学,更细心,深刻理解,花更多时间,扎实掌握它。如此,学习心态改变了,变得积极了,然后开始学习。如此训练了3周,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变好了。

如,有位不喜欢英语课的学生,一学英语就哈欠不断。实验后,每当学习英语时,他故意让自己表现出高兴的心情,跳着、唱着、想象着学英语课就像学习他喜欢的历史课那样有趣。如此坚持了12天,心态好了,英语课的内容掌握了,成绩提高了。这种自我寻找乐趣的方法也成了习惯,英语就真的成了一门有趣的课程了。

学习前的态度和期望非常重要。学习还没有开始,你就认为它枯燥乏味,学起来缺少热情,那么它就真没有趣了。要知道,学习记忆常跟着心情走,即使心情只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也会影响人们的学习记忆和思考效果。愉快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提高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具体认知过程的活动能力,有利于综合性智能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大大提高智能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不要一味地老师讲学生听,或埋头读书。应换个角度,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或者扮演书中的人物,或扮演多重角色,体验不同人物的处境,感受会使学习充满乐趣,大大增强学习效果。

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假扮成一个老师,学着老师去备课,设计教案,确立教学目标,找出难点、重点和疑点,布置作业和改卷,体验教学生的甘苦。老师也可以扮演成一个优秀学生,去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或帮助低年级的学生,通过帮助他人来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提升自己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矣。通过教和帮助他人,会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内在动机,改变现有的学习状态。也可以扮演案例中的人物,如,在讲到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时,把自己当作受害人,在超市保安怀疑你偷拿东西,要搜身时,你的那种处境: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保安鄙夷的审视,自己有口难辩的屈辱。把这些情景想象的细致真切,你的感情体验也愈深刻,也就愈感到维权、维护尊严的重要性。这样的读书不仅体会深刻,激感,记忆牢固,而且还会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机。

古人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在学习中应经常感受到学习乐趣。好奇心得到满足就很快乐,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也是很快乐的;对所学知识加以复习,解决了实际问题,更快乐。有所收获的学习都充满乐趣,这就靠你去体会、去品味。

参考文献:

[1]刘善循.快乐学习法.商务印书馆,2000.

[2]燕国材.学习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3]魏书生.学生实用学习法.沈阳出版社,2001-05.

[4]斯滕伯格,威廉姆斯.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09.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

上一篇:高中体育对构建全面性人才的影响 下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