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汉语文阅读教学

时间:2022-06-06 12:22:10

浅谈如何优化汉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高中汉语文新课程现在已经全面实施,虽然广大教师在实施中努力践行新课程的理念,但是综观现在的高中阅读教学,仍然有许多令人不如意的地方。为了改变现状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力求在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达到教学的较高境界。

关键词:优化 汉语文 阅读 教学

引言

学生汉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与阅读有非常大的关系,高质量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保证。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希望教得好,学生都渴望学得好,这是人之常情。但另一方面,不完满的教学比比皆是,不成功的学习体验人人都有,这是生活常态。在这些学习现象的背后,潜藏着一个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这就是优化阅读教学的问题。反思新课改以来的阅读教学现状,我们可以探寻优化阅读教学新的策略。

一、优化师生的双边活动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在组织教学、目标引领、提升效率、结果反馈、知识传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的过度干预,导致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下降的现象,但是矫枉不能过正,即使是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点也不能忽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除了学识之外,最能影响学生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诚如德国学者林德所言“真正能教导学生的就是教师的人格”,而不是所谓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人格魅力在高中阶段尤其表现得明显。高中生心智的成熟及社会化使他们更能够意识到教师品质的特点对他们学习的影响。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主要从两个角度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优秀的教师在指定阅读活动的目标时非常注意目标的层次性与明确性,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逐步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的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都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以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讲授也是必须的。教师清晰有效的讲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的讲授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还要使讲授保持一定的节奏。最有效的教师会保持一种顺利的、相对快捷的节奏。虽然教学活动的速度很快,但却与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能力很匹配。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虽然提问作为课堂师生活动的主要形式,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使问题有效,必须要保证问题有一定的开放度并且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此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积极地反馈,通过教师积极的反馈,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进展情况,并以积极地态度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去。

二、优化教学的基本标准

优化阅读教学是汉语文教学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汉语文,结果却是毫无收获,对于他们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当前,我藏族地区正在全力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希望能借助改革,优化课程和教学系统。在改革进程中,大家都有着强烈的优化课程与教学的意愿,这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当下,确定优化教学的具体标准,必须考虑以下一些前提:1、要反映现代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价值;2、要体现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性和进步性。我国有学者曾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应坚持的优化教学的标准是:个人全面发展、多快好省、真善美统一。”优化教学必然是优质高效的教学,这是教学改革中逐步形成的共识;同时,优化教学必须体现真菩美的统一,保证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纯洁性和艺术性,这是教学优质高效的内在保证。我们研究优化策略就应该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开展,这是时代的要求。

三、优化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枯燥。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要突出,将学生作为阅读教学主角,这样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1.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现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求理解,自己品悟,这才能谈得上养成自能读书的习惯。叶圣陶说得好:“阅读是自己的事,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习惯,培养真能力。”此外,一个人的习惯养成同他的行为动机、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性格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就能够充分调动各种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自能读书习惯的培养。

2.良好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因而教师应长期坚持这些阅读教学常规,严格要求学生坚持不懈地实践。本人就是规定本班学生每个学期开学前通读新的汉语文课本,完成规定的寒暑假作业;又规定学生阅读一篇文章要做到浏览、略读、精读如此三遍,并始终如一地坚持执行,使学生形成了习惯。另外,还应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时间加强课外阅读。可由教师指定读书篇目,也可由学生自由选择有益的书阅读。

四、优化和谐的课堂氛围

阅读教学与其他科目性质一样,强调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抱有应付或服务高考的心态,而应更多地务实于阅读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赞美或鼓励,这都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在何时引导鼓励,成了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例如,教师提问学生,学生回答不清楚或错误时,教师应该对学生保持和蔼的态度,在引导的同时给予学生鼓励。反之,学生问题回答正确,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鼓励,并发动其他学生跟某某同学一样,大胆回答,这样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来。当然,教师引导学生的语言是一门艺术,强调教师要把握一个度,真正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切勿有“歧视”心理,否则会造成学生对教师有偏见,心理出现抵触,这样的教学形态是最糟糕的。对此,在教学中,师生要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感知到阅读的兴趣、教师对自己的关心等,均是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直接因素。总之,教师要端正阅读教学态度,调动影响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各要素,形成积极而有效的阅读教学氛围,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是一项综合的工程,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整体出发,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意识,既继承传统的汉语文教育方法又能够吸收创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上一篇:论汉武帝对汉代官文书的影响 下一篇:高中英语学习“高原现象”起因及其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