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初中生独立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6-05 11:28:19

谈农村初中生独立意识的培养

摘要:农村初中生的独立意识相对较弱,影响了其学习和发展,因而急需培养。本文从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树立竞争意识、摆正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三个方面对该课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独立意识 自我管理 竞争意识

受传统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生的独立意识相对较弱,在学习、生活和其他事情中往往依赖家长和教师,一旦放手让其自主处理,他们就显得六神无主,不知该如何应对。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指导他们学会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使其形成自立自强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和做事的能力。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便很难出现小学阶段那种“一令齐进,一禁全止”的情景,在接受教育和管理时带有明显的反抗性。许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的这种变化往往不理解,感到棘手挠头甚至恼火,有的干脆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其实,这种态度是不对的。英国教育家罗素曾说:“不注意心理发展的节律和性质是教育上呆板无效现象的主要根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正在于教师不了解初中生心理所发生的重要变化。心理学家指出,初中生的这种反抗现象,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觉的支配、控制与调节。那么,应该如何认识初中生的这种自我意识呢?这种意识的产生是学生从儿童到成年心理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经阶段,其重要标志是独立性的加强。初中生因身体发育的增强、思维能力的提高、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而成人感日趋加强。这样,他们就会产生强烈要求摆脱教师支配和控制的欲望,去独立地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进而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动。从一方面来看,这是学生走向成熟的表现,是一个人健全发展的极为宝贵的品格,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进行创造性实践的心理基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欢迎学生的这种成熟,支持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另一方面看,初中生的这种自我意识也会导致他们在思维和行为上产生负面效应:容易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甚至钻牛角尖,不肯接受学校统一的管理和教师的正确教导。他们往往把书本上所描绘的理想化人生社会当成现实,特别是把一些诗歌和散文中表达的美好情感当成人与人之间的现实情感,更喜欢把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当成判断是非的标准答案,而对教师的意见和解释嗤之以鼻,认为是迂腐世故。面对上述由自我意识发展导致的负影响,放任不管,任其自然显然是不对的,也是危险的。但压制、恐吓不是良策,也不会奏效,更好的做法是既要管又要讲究管的方法。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爱护和支持初中生要求独立发展的愿望和行动,并善于因势利导,切记不能粗暴地压制它;其次,当教师与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教师要冷静,对学生的合理主张要诚恳采纳,不正确的意见要耐心地与他们讨论、分析,绝不能横加指责或者讥笑讽刺;再次,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把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视为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这样,他们就会服从教师正确的教育。

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因此,要使学生不断进步,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机会,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其自制能力。在这方面可以采取许多措施,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制定努力目标,如品德目标、学习赶超目标,守纪目标等。在制定目标时,学生都要先对自我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要克服哪些困难和哪些缺点、弱点。经过一个阶段后,学生再进行自我检查,看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还没实现,原因是什么。这样一来就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内在自制力和自觉性。当然,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也可加入外因力量,如学生制定好各自目标后,或让他们张贴出来,或在班里进行交流,大家互相监督、帮助,共同进步。

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树立竞争意识,营造先进的群体环境。个体组成的群体,如果缺乏竞争意识,个体的心理上就不会产生压力,群体的制约和影响力就显示不出来。反之,有了竞争意识,班级就会龙腾虎跃,充满活力。为此,我们要想尽方法创造竞争条件。如两周或每个月,由全体学生无记名投票,评选出这一阶段的先进学生。这样,就营造了一个赶超先进的群体环境,先进的学生怕落后而继续努力,中等的学生奋起追赶先进,从而产生了一种环境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他们不得不改缺点,由差向好转化。另外,还可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弱点、缺点建立座右铭,以起到自我提醒、自我约束的作用;建立一个集体的监督机制,对目标实现情况加以检查:一是自我检查,二是让其他同学帮助评议、检查,从而把自查和他查结合起来,以发挥集体的作用。

此外,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也应摆正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在这方面,班主任无疑起着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包办代替,而是表现在能否引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生成为班级活动的主人。对此,我们应如何做呢?首先,指导学生学会成为班级管理者,当好小老师。如鼓励优秀生帮助后进生,对不守纪律的同学大胆批评指正,教室卫生不好主动进行打扫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事无巨细地教他们如何去做,而应让他们放手去做,并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表扬的侧重点放在他们有无独立意识、有无主动性。其次,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班会,培养他们主人翁的意识和能力。每周的主题班会,除了学校政教处布置的之外,班主任、团支书、班委都要各自发表意见,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找出本周班会的主题,并由学生主持,引导学生人人争取发言,对班级工作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

总之,只要我们针对农村初中实际,加强研究,就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朝着团结向上、努力奋进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的、有作为的人。

上一篇:煽动情感 优化课堂 下一篇:探究影响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