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5 11:14:52

例谈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摘 要: 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师生情感交融。实现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品德养成。

关键词: 情感教学 初中政治课 教学应用

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学。初中生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效果。

一、以情明理,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良好品德的养成。

情感教学并不是单一的认知信息的传递过程,而是一种师生情感不断升华与交流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和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善于思考与运用人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此实现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是情感教学最根本的内涵。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养成良好品德。

1.教师真情相呼,激发求知欲望。我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细雨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时,我以悲愤的语调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疯狂掠夺,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暴行。“侵略者展开杀人比赛,尸横街巷,血流成河。血泊中的婴儿哭声伴着刽子手的狂笑……”随着我声音的颤抖和拳头的挥动,同学们个个绷紧小嘴,闪动泪花。我点明了“落后会挨打,贫穷就受辱”的道理。我话锋一转,“沉睡的雄狮苏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东方!”我兴奋地讲了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学们脸上绽出了欣喜的笑容。

2.研究教材,挖掘情感,故事渗情,吸引学生。教材中有许多情感素材可以挖掘。如教材中战斗英雄不屈不挠的斗志,劳动模范忘我的工作态度,科学家的废寝忘食,刻苦攻关的精神,等等,无不牵动和丰富着学生的情感。又如,思想政治教材中,祖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国土、美丽的大自然,同样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手段,使教材、老师之情融会成学生的感情,变成学习的热情和冲动,同时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

二、升华情感,以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其二,社会上的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夸美纽斯说:“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

1.热情评价,升华师生情感。我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在传授文化知识过程中将有关知识点运用提问的方法,对学生所作出的反映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评价的过程中蕴涵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评价是在师生互动中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环境、形式与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认知与情感两类信息的沟通。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评价,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促进认知与情感双赢发展。

2.以高尚人格魅力,增强师生情感的内聚力。教学评价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对教学评价的态度、形式与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能客观反映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学生的热爱,同时折射教师的职业修养与人格魅力,增强师生情感的内聚力与感召力。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研究教学评价策略与方法,对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增进师生情感,强化知情互促并茂的学习效果有深刻意义。

三、以情导行,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因此,我竭力以情感化,导之以行。

1.以情启思,明理践行。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氛围,教会了学生尊重他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又让学生学会团结他人,学会合作与竞争,产生时间效率观念,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宽松友好的人际关系等,无不蕴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学生提高了审美情趣,培养了审美能力,树立了美好的理想。

青少年正处于自主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有很强烈的自尊心,当他觉察到教师是有意地要说服自己时,往往产生心理上的准备,从而警觉起来,并对教育引导进行挑剔,甚至形成心理对抗,产生逆反心理。当他没有感觉到教师是有意说服自己时,比较容易接受意见,改变态度。思想尚未完全定型,具有较强可塑性的中学生,落后只是暂时的,犯错误只是暂时的。教师绝不能对学生求全责备,不能一看见学生犯错就心烦意乱、大发雷霆,要懂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教育智慧,学会宽容。因为教师的责任不在于禁止学生犯错误,而是对犯错误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抓住有利时机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2.严中有情,端正学风。动之以情,不是对学生错误的一味迁让,而是包含有理有节的批评。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师生情感交流对促进学习者学习品质的培养具有深刻意义。情感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各个环节,需要我们用真情呵护,这样情感教育之花将绽放出更加美丽的花朵。实践证明,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

上一篇:乡土地理教学如何渗透思想教育 下一篇:仿真系统在石油化工企业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