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多师”角色分析研究

时间:2022-06-05 10:56:3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多师”角色分析研究

摘 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在具备教师的基本“角色”之外,还应具备其他“多重角色”和素质。

关键词:高职教师 多师角色 分析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教师的职业角色也悄悄发生了变化。新时期教师的角色应当从“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转变”,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更是学生们的启智、引路人。

职业教育教师是一种需要专门知识和长期而广泛学术准备的职业。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同时为适应行业的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规格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从事教学的高职教师角色应该是多样的。

1.“多师角色”成因分析

1.1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是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职业教育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必然会淘汰一些技术性岗位, 同时在其他相关领域也必然会创造一些新的技术性岗位,这些新增岗位的人才需求只能通过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来填补。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产业结构及变化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培养目标和层次结构,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内容。

1.2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职业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教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本质区别。

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是本行业的专家、或是行业的直接从事者,只有在生产和实践的第一线,才能第一时间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时了解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制定职业教育的合理教育培养方案,制定符合实践要求的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可以说,职业教育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实践技能。

1.3职业教育对象变化与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它对实践性教学有很高的特殊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具有重要性。

职业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更突出实践性,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为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在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有计划的定期安排高职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锻炼,以增加他们的企业工作经验,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在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中,搞好课堂教学,这对培养出有理论,更有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高职生,是十分必要的。

1.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要求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虽然在不断创新之中,但其中最基本的“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宗旨”的原则始终没变,职业教育最终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符合行业岗位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高比例的就业率从另一个侧面能够很好地验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

2.“多师型”内涵分析

从事现代教育的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为人师表。这种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要集“传道、授业、解惑”于一身,教师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楷模”,也要当好学生的“心理调节者”、学生的“朋友和知己”等角色,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

美国作家克里斯顿·纳尔森和吉姆·贝利编著的《教师职业的9个角色 》中,对一个专业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他们应该是集教室环境打造者、课堂教学管理者、授课过程设计者、教育成果评估者、读写文化倡导者、学生学习指导者、各种关系协调者、外界沟通实践者、终生学习进步者九种角色为一身的教育工作者[1]。

2.1首先应该是“教师”。

2.1.1传道者角色

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1.2授业、解惑者角色。

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之才。[2]

2.2敬业、乐业的职业、行业“工程师”

还应该是所教授行业的“工程师(或工艺师)”或具备行业从业资格的“国家注册工程师”。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职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相比较,对教师队伍有特殊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系统的职业、专业理论知识,更应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工作的动手操作技能。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是教师和技师的双重角色,即“双师型”。[4]

如果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则对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则一定不够;学校设置的专业课可操作性不强,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较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较少,则毕业后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毕业生就业岗位竞争力就不强。

2.3研究者角色

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新课程倡导教师作“研究者”。教师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学研究的层次,拓展研究领域的深广度,逐步成为一个真正的研究者。为此,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掌握一般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重点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提高研究能力,形成研究习惯;要建立档案袋,积累研究资料,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对新课程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对研究结果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要及时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交流和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5]

2.4懂得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经济师”

现代职业教学的教师们还应是懂得工程经济分析的“经济师”,这也是时展对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要求。

本世纪末,知识经济已曙光初露,它预示着一个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是一种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形式。它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不再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6]

在面对未来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里的人才不同于以往的人才,而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依赖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创新教育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思想、博专相济的知识面、健全的心理素质等。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进行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知识经济的主体是人才,载体是知识,动力是信息。可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本。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在这个时代“知识已成为所有创造财富所必需的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要素。[7]

2.5学生心理的“心理咨询师”

大多数骨干教师在校兼任班主任工作,因此还应该成为懂得学生心理的“心理咨询师”。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学校教育本身固有的内涵。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更要求我们的教师能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学生的心理教育者。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征的表现是:第一,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自我意识深度不够,自我否定过度。第二,情感内容丰富多彩,但具有明显的“两极”性。他们的情感需求与社会相联系,一方面容易受感动,有较强的正义感;另一方面,又很容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第三,自尊心强,但意志力薄弱。[3]

2.6学生人生道路的“规划师”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概括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办学目的,是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的指南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就业需要和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来进行,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并保证学生高质量就业。因此,新时期职业学校教师的角色也应定位于此。[3]良好的职业规划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开端,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7生活、学习指导的“导师”

走进大学校园的新生,在生活、学习方面都需要有一个导师去指点、关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影响作用。因为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学生想像力丰富,观察细致,模仿能力强,教师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教学态度、治学精神、行为举止等等都会直接对学生构成一种自然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学生一生起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力。[8]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师德对学生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师德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和塑造是无形的、潜在的、长远而深刻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那崇高的理想、虔诚的敬业态度以及为达成教育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求知欲,本身就是鼓舞学生好学上进、发奋努力的无声召唤,都有可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教化学生热爱学习、探求真理。所以教师要重视自身的修养与素质的提高,不断完善自我,塑造自己的形象,铸造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陶冶学生。教师进行的教书育人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思想品质、道德风尚、志趣情感,无形中对学生起着影响和示范作用。[8]

未来的教师应当成为学习型的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学内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并以积极健康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艺指导学生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观念、充实知识、掌握方法,在客观审视现实的同时不断超越自我。[5]

2.8学生管理者的角色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2.生们朋友的角色

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1]

3.总结

现代高职院校教师的“多师”角色观念的提出,是对从事职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和挑战,是关系高职教育改革成效和培养对象是否能够很好适应社会的关键所在,是高职教育的形式能否发展、蓬勃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1]《教师职业的9个角色 》,(美)克里斯顿·纳尔森//吉姆·贝利(ISBN:9787500681014

出版日期:2008-04-01);

[2] 试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200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论述:中学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重塑职业学校教师角色,闫汝启,校长论坛,2008年02月14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4]浅析财经职业教育教师的双重角色,马西牛,《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5]教师如何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闫霞,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论坛,2011-11-8;

[6]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观念的更新,黄睿,《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04;

[7]知识经济下对教师素质的理性思考,张利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1;

[8]教师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邱卫红,职业时空 2007年第15期。

作者简介:

杨赓(1967-),男,安徽省芜湖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系,高级工程师,环境工程硕士,主要从事环境工程及市政工程技术研究。

上一篇:高职生孝道教育研究 下一篇:职前教育资源在职后培训教育中的优化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