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困局与对策

时间:2022-10-12 03:51:08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困局与对策

【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面临若干困局的分析,指出了现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就业指导职业测评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C97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校有7大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是全校学生规模第二大的二级学院,设有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技术、建筑设计技术、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七大专业。全院学生总数约3300余人,在职教师有58人,专业对口教师45人,其中非专业对口的行政人员13人。

一、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安排总体情况

(一)学院教师知识结构概况

由于我院学科专业技术性较强,对学院教师专业知识要求比较严格,因此我院绝大部分引进教师都有建筑工程类型背景。又由于建筑工程类学科对实操要求较高,许多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工作岗位,或是专科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再凭借自身努力自学或是接受各种类型继续教育,逐渐提高学历或是资历、级别。总体而言,我院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强,行业工作经验丰富。

(二)就业指导课程安排总体概况

虽然每个学期的就业指导课程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中都有详细体现,但在实际执行中,我院仍是由下属学生科对各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总体布置。例如聘请教师、安排时间,甚至授课内容的设置都是由学生科统一作出安排。

就业指导工作面临困局

就实际情况而言,我院就业指导工作面临诸多困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知识结构存在差异

事实上,理想的就业指导工作并不局限于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教师,各班辅导员、班主任也可在日常班会、班级活动,或是与学生个别交流中起到就业指导的教育作用。而除以上二者之外的专业教师,在平日专业课上也会穿插渗透就业指导内容,例如行业需求情况,专业发展前景分析等。

但存在一个困局,就是专业教师或是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的专业教师对专业的就业指导模式和教育方法并不了解,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方式仅凭自己对行业的感性认识,不能提供系统、规范的指导。而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的非专业教师缺乏对行业领域的了解,就业指导容易陷入理论教育的误区,只剩纸上谈兵。而且专业与非专业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导致就业指导工作成果渐行渐远。

(二)课程内容流于形式

学院的就业指导课程虽有统一安排,但始终流于形式,缺乏有深度的拓展。且每个学期的安排集中在两三个星期内,几次课时就完成,学生学习达不到效果。授课内容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照本宣科上,案例分析少,内容平淡、没有特色,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校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也缺乏行业领军人物,或是优秀毕业生的标杆指引作用,学生缺乏学习的榜样目标,同样没有达到理想的就业指导效果,白白浪费优质资源。

(三)缺乏对学生个体的职业测评分析

通常,在职业咨询中,咨询师会选择使用职业测评工具或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评估自身特质、兴趣、需求等,以达到根据测评结果为学生职业发展做出明智决定的目的。例如,使用霍兰德理论测验职业兴趣,使用MBTI(梅耶尔斯-布雷格斯类型指示表)评估人格类型,使用舒伯与其同事开发的职业价值关量表测量职业价值观等。

但就我院现有条件而言,根本无法做到标准化职业测评,甚至在教师中都未能有意识使用职业测评工具。每位同学经历高考进入学校,绝大部分仍是仅凭亲朋好友或是新闻、广告中对高收入行业的崇拜和羡慕,并未能从自身兴趣爱好出发,综合客观地进行评估。而进入学校后,对自身的特质仍不明了,只好懵懵懂懂走进行业,甚至有部分同学由于干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在职业生涯中吃尽了苦头,简言之,缺乏对学生个体的职业测评分析,就等于对学生缺乏人性关怀,造成学生盲目择业、盲目就业,有可能浪费时间和精力做了大量无谓的工作,导致学生个体的成功指数下降。

(四)创业教育尚属空白

创业教育是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但综观区内各大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尚在起步阶段,各院校缺乏系统规范的课程教学模式,更缺乏实战项目锻炼。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创业政策法规、行业发展预测、经营管理手段、危机处理等几个方面。另外,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的宣传也必不可少,而且更需要在实战中引进项目,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得到创业锻炼,这样的机会更是难能可贵。

三、针对就业指导工作现状提出的对策

针对我院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困局,仅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笔者的见解:

(一)统一培训,传带帮扶

针对就业指导过程中教师知识结构存在差异的情况,建议学院首先进行统一培训,提高教师们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统一学院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针对行业、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但就业指导工作水平不足的教师,学院统一组织对其参加就业指导内容的系统培训,提高专业教师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针对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的辅导员或其它教师,需要强化他们对行业领域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通过实训操练、参观调研、教学听课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水平。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给阅历不足的年轻教师进行专业“帮扶”,利用传带帮扶的方式提高教师就业指导工作水平。

(二)课程内容精细化

针对现阶段就业指导课程流于形式的困局,建议将就业指导课程中涉及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交还各教研室主任或专业负责人,由专业负责人负责聘请行业领域专家开展各种以班级或是年级为单位的讲座交流,每学期保证每个班级都能获得至少一次专业指导。而就业指导课程中涉及档案托管、报到证办理、礼仪面试等人文内容,可继续由学生科继续负责具体安排教师和内容。

并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明确要求,增加知名行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回校举行就业指导方面交流的次数,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高度和规格,大力宣扬优秀毕业生的榜样作用,对在校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我院蒋邕平老师现带工程造价专业某班级,他多次利用主题班会及班级聚餐、班级郊游等活动,邀请工程造价行业知名专家以及他所带的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交流,坚持平均每月至少一次,将班级就业指导工作形象生动化,使同学们乐于接受,班级凝聚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达到了多重优质效果。

(三)建立学生个体职业测评中心

学生个体的职业测评在我校尚未正式铺开,在学生中影响力也不大。主要原因仍是学校层面对招生就业部门与学生工作部门原是各有一套工作思路,但至今未协调明确,导致这项工作的拖延。

我个人建议,虽然我院没有条件独立完整使用一套测评软件,但可先在学院层面宣传普及学生个体职业测评的概念,让老师、同学们都能有意识去学习、了解什么是职业测评,职业测评的好处如何体现。之后再挑选对职业测评业务学习效果良好、业务学习敏感度高的老师参与学院的职业测评工作。并尝试建立学院的首个职业测评中心,慢慢扩大测评教师队伍,扩大参与学生人数,提高职业测评效果,力争使职业测评能够惠及更多学生。

(四)大量引入创业实战项目

创业并不是有钱就可以去创业,并不是够聪明、有毅力就一定能创业成功。学院应该在创业教育中将涉及到的创业政策法规、行业发展预测、经营管理手段、经营危机处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并纳入创业教育的领域,完善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学院还可以邀请优秀的创业者分享成功创业的体会和教训,对有意识、有兴趣参加创业活动的学生更具有精神上的振奋作用。学院还可以大量引入创业项目,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有机会参与创业活动,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能尽早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就业指导工作是现今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完成的好坏事关学校的发展壮大。本文指出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困局是大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文中所提建议,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所贡献。

上一篇:化学平衡原理简析 下一篇:浅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与模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