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6-05 10:08:31

浅谈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除保证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外,最主要的是应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也会对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制,企业始终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做到企业讲诚信、行业要自律,这是食品安全的基石。主题词: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应对措施

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现代人类食品的加工过程就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过程,食品添加剂为我们带来了食品口感和外观上的改变,使食品在流通和运输过程中保持色香、味美。同时,正是因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才使得食品丰富多彩,且易于被接受。在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除保证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外,最重要的是应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会对^、体健康构成威胁,近年来各国因滥用食品添加剂而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对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纵观目前食品生产现状,食品添加剂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食品添加剂的滥用

食品添加剂的违规滥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为了改善食品的组织形态及色、香、味等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所谓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剂量超出了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所规定的最大使用量,使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超出了允许使用种类和范围;二是为了使食品具有更有效的功能、更经济的加工条件、更长的货架期和保质期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是用低档次人工合成的劣质添加剂冒充天然品,用工业级添加剂冒充食品添加剂;三是有的企业因使用上游供应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辅材料而使自己产品中食品添加剂含量违规;四是少数食品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不了解,误认为食品添加剂可以运用于任何食品中,从而造成了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比如,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罐头产品中不得检出甜味剂、防腐剂,但有的罐头被检出了合成甜味剂、防腐剂;有些餐饮店的油条和麻花过量使用膨松剂而造成铝含量超标;有的豆腐坊用工业石膏代替食品级石膏使用。

1.2为掩盖腐败变质食品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以着色剂、护色剂掩盖已变质的冻鱼、肉类制品的现象屡有发生。如2003年查出的用“死猪肉”加亚硝酸钠发色制作香肠腊肉;某罐头使用价格低廉,没有成熟的草莓、桃子、杏子,用山梨酸钾和高锰酸钾浸泡后装瓶,再往瓶中灌入色素,就变成了色泽鲜艳的水果罐头。

1.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法不科学

对于相当一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往往造成因使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在食品添加剂联合使用时,反而导致食品质量下降,或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1.4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盲目使用

食品生产单位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必须符合GB 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所规定的品种、使用范围和用量。任何对^、体健康有益的物质,也应按需摄取,过量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若在食品中盲目添加营养素,就会给人体造成危害。如:维生素E和A摄入量有严格限制,过多摄入会产生厌食、骨末端疼痛、肝肿大等中毒症状。

1.5滥称食品添加剂,将化工原料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就是最典型的案例。这是不法分子利欲熏心,颠倒是非,把不是食品添加剂的物质三聚氰胺冠以“华丽”的名称后混淆黑白、滥竽充数,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给中国乳制品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再如一些不法商贩在制作火锅底料时使用工业石蜡,用工业石蜡对瓜子、陈米进行抛光。

1.6食品添加剂标识不规范

一些小型企业生产的食品,在其标识标注上基本只有产品主要成分,几乎没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及含量;也有一些企业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故弄玄虚,竞相在广告或标签的醒目处印上“本产品绝对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之类的文字,以标榜自己的产品安全无害。

2针对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应采用以下措施

2.1引导食品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

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企业始终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做到企业讲诚信、行业要自律,这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2.1.1从外部推动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

虽然,法律规定了食品企业对产品负责,但从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各级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的情况看,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十分普遍。这说明要使企业真正贯彻落实主体责任,自觉遵守质量安全的法律义务,还必须通过加强监管的手段加以推动和督促。

2.1.2从内部推动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

2.1.2.1推动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落实到位

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质量安全承诺书》签订制度。通过签订承诺书,使企业法定代表人知晓其享有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通过向企业负责人派发宣传资料、办事指南等文字材料,召开工作会议等手段,及时使企业法人了解国家政策和法规,保持政令畅通。

2.1.2.2强化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质量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加强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举办企业质量负责人、从业人员培训班,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典型案例强化对在线生产工人的警示教育;及时向企业质量负责人通报各级政府新颁布实施的法规,从而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总体质量意识。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改正,认真跟踪落实各项整改措施。

2.1.2.3建立食品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

根据企业质量档案、监督抽查检验记录、日常监督检查记录、消费者投诉情况、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等信息,建立企业质量安全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向社会公开各企业的质量安全诚信度,既起到了加强舆论监督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违规生产的成本,从而达到遏制违法行为的目的。

2.2完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构建较为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法律体系

法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对添加剂的立法也不例外,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旧的添加剂成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添加剂也被研发出来,而这些还无法在法律中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所以法律标准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构成完善的法律体系。

2.3抓好标准的宣贯工作

GB 2760是我国食品安全较完整的标准。该标准自实施以来,在规范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新的GB 270-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于2011年6月20日实施,由于新GB2760与IHGB 2760标准无论从框架格式,还是实体内容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扎实开展以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和监督人员为对象的宣传和贯彻,以便使社会各界对该标准规定的内容有清楚的了解,准确掌握标准的查询、使用方法。

2.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高质检部门检验检测能力

三聚氰胺问题的突发,已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如何解决检得出、检得快的难题。要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保持社会稳定,在国家食品安全应急体系中,技术支撑能力必须予以优先考虑。继续加大检验设备投入,加强检验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检验能力和水平,以满足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要求。

上一篇:草的意志 第2期 下一篇:Y染色体微缺失与发生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