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富蕴县局地突发性强降水成因分析

时间:2022-06-05 07:30:56

新疆富蕴县局地突发性强降水成因分析

摘要:2012年6月22日富蕴县出现局地突发性强降水,部分雨量站1小时雨量达15.7毫米,降雨强度达到暴雨标准,这在地处欧亚大陆中心的北疆地区较为少见,为了做好突发性局地暴雨的临近预报和预警,利用常规天气图、地面自动站等多种探测资料,对夏季强对流天气产生局地暴雨的天气系统、水汽及动力条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水汽输送条件、中低层的动力条件、冷空气侵入等方面有有利的天气尺度条件,是形成本次暴雨的原因。通过分析研究,不断提高夏季局地暴雨的预报能力,这对于汛期预报和服务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暴雨;天气系统;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P458.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140-1

富蕴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噶尔盆地北缘,属于大陆性寒温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只有209.7mm,其中6月份平均降水量为21.5mm,由于地处干旱地区,预防夏季短时强降雨及强降雨产生洪水的能力较弱,房屋基础结构易受暴雨侵蚀和摧毁,排洪设施基础较差。暴雨在地处干旱地带的阿勒泰地区是一种小概率事件,预报难度大。本文从高低空环流形势、单站气象要素配置等方面作了以下分析:

1 降水实况

2012年6月22日,富蕴县出现了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6小时区域站降雨量:富蕴县城15.7mm,飞机场17.0mm,吐尔洪乡9.8mm,杜热乡3.9mm,飞机场区域雨量监测数据一小时最大雨量为15.7毫米,降水强度达到暴雨标准,降水量级达到大雨标准。

2 受灾情况

强降水造成富蕴县库尔特乡温都哈拉村遭遇洪水侵袭。经统计:因洪水损毁温都哈拉村已播种农作物480亩、草地100亩受灾,受灾人口达到82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6万元。

3 暴雨成因分析

3.1 前期气候背景

2012年6月,阿勒泰地区气温普遍偏高,尤其是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前期的高温气候背景为此次暴雨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温度条件。

3.2 影响系统

6月上旬500hPa平均高度场表现为欧亚范围内上空为两槽一脊型,里海为宽广的低压槽,乌拉尔山为强盛的高压脊,强度较历年同期偏强。6月中下旬降水异常偏多的地区正好位于高压东侧附近。从高低空配置分析,300hPa上空阿勒泰地区东部有明显的风向切变线存在,500hPa富蕴处在低压槽区(图1a)。地面图上,阿勒泰地区东部有一条NNW-SSE向的冷锋(图2a)。表明这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冷锋,控制乌拉尔山地区的高压西退,其西侧的持续偏南暖湿气流与西西伯利亚低槽底部分裂的冷空气在富蕴上空汇合是这次暴雨形成的主因,地面冷锋、辐合的位置与降水中心有较好的对应。

图2a 2012年6月21日20时地面图 图2b 2012年6月22日08时地面图

3.3 水汽和动力条件分析

3.3.1 水汽条件分析 21日20时显示,400hPa以下各层相对湿度均大于80%,且700hPa相对湿度场上富蕴有一个相对湿度大于85%的高湿区。中低层有一个强劲的偏东气流,为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

3.3.2 动力条件分析 21日20时涡度场上,400hPa以上阿勒泰地区东部为负涡度,而中低层500和700hPa涡度值≥0,形成了中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的有利于降水发展的典型配置。

散度场上,200hpa阿勒泰地区东部强福散区,中低层为弱的辐合区,有利于加强低层空气的上升运动。

这种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加速了上升气流的发展和强降水的出现。

4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副高东侧的持续性暖湿气流与西亚槽底部分裂的冷空气在阿勒泰地区东部上空交汇是导致此次暴雨的主要原因。

(2)阿勒泰地区东部400hPa以下各层相对湿度大于85%的高湿区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是出现强降水的有利配置。

(3)阿勒泰地区东部夏季强对流天气系统产生的短时暴雨,需要有相应的气候背景、大尺度影响系统、水汽与动力条件。

作者简介:王燕(1978-),女,汉族,就职于富蕴县气象局,研究方向:天气预报预测。

上一篇:三系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国稻7号”示范种植表... 下一篇:聚朱雀灵气,揽山湖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