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时间:2022-06-05 06:20:35

刑事诉讼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摘要: 实践教学改革应当明确法学教育的目标,更新法学教育理念,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方案,全面体现刑事诉讼的全部过程,最终建立案例教学―审判观摩―模拟诉讼―参与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实践教学 具体方法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目前法学教育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如增加实践课课时,推行“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方法[1]。但是传统的实践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片面,教学方法单调,实践课程参与人数少、课时短,效果差等弊端,学生学习兴趣低。因此深入探讨法学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刑事诉讼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1.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构建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从事法律教育的人,不了解法律实务,就不可能培养出掌握法律实务的人才。法学实践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担任实践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必要的法学专业知识外,而且要具备办案的实际经验,除了在课堂上和对学生的指导中传授专业知识外,还要讲授专业技巧、语言艺术、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关注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加强实践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应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部分是校内现有的师资,他们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有着丰富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另一部分应当是聘请实践部门的人员担任,他们有着丰富的实务工作经验。

实践教学还应当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教材。实践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自主创新,开发教材。教师同时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特别是网络资源使教材生动、具体,更要具有前沿性。其次,需要配合以相应的实践基地,一是在学校建立相应的校内实践基础设施如实践室、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等,二是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

刑事法学涉及多学科知识,刑事诉讼实践是刑事法学知识的整体综合反映。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要全面反映整个刑事诉讼过程。课程体系应当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理论课程包括法理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同时还包括证据学、刑事侦查学、法医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实践课程则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建立案例教学―审判观摩―模拟诉讼―参与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结合案例教学使理论具体化,使学生对实践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法院、仲裁机构等部门请进来或走出去进行观摩实践部门办案,对比他人和自己对法律的理解,进一步了解法律的具体操作。通过举办模拟法庭,让学生亲身尝试法律实践过程。在诸多实践训练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真实案件,进一步强化实务操作能力,理解法律的实际运作,同时也是从事法律职业的预习。

3.完善实践教学方案,全面体现刑事诉讼过程。

刑事诉讼实践教学涉及的内容是综合的。实体法是核心,程序法是支撑,其他部门法是基础。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要求内容上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既要考虑教学重点,又要使实践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实践方案的设计上既要考虑案例的选择、证据的设定等,又要在相对真实的基础上体现诉讼的基本特征――对抗性。实践方案的流程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刑事诉讼程序的全过程,避免片面化。目前我们的实践方式主要是模拟审判试验,这只是刑事程序中的一部分,而此前的立案、侦查、等诉讼阶段内容没有包含在内,影响学生对真实诉讼流程的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扩展实践内容,将整个刑事诉讼程序流程引入模拟实践教学,同时结合法律文书制作课程,提高学生法律文书的制作能力。

二、刑事诉讼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其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一是做好案例库的规划。案例库要与教学大纲一致,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保证案例库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所收集的案例或是司法机关办理的有争议的案例,能够反映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法律问题,能够帮助教师、学生拓宽思路,全面分析案情。案例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通过理论的层层深入分析,然后揭示答案,使人达到“豁然开朗”的境地,而不是“一眼见底”,缺少思考的余地。二是案例教学的方法要多样。案例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案例提出法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方法上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使用。教师上课时可先将案情简介部分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案情的了解,同时配以图例、表格等方式展示案情,通过课堂讨论,总结出学生的分析要点、分歧意见,在“辩论”中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指导,使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

2.审判观摩活动。

审判观摩活动具有直观的特点。在审判观摩中,学生既能观察到法官的工作,又能观察到公诉人、律师、证人、被告人等的活动;既能理解实体法的运用,又能体会程序法的运作过程。这种实践方式全方位地展现了法律的实际运用,能够收到生动具体的教学效果。审判观摩活动在时间上应当选择在学过实体法和程序法,或者在程序法的学习中进行。这一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又了解了诉讼程序。在观摩中教师也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案件,庭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半天为宜。

3.模拟诉讼实践。

模拟诉讼实践是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对诉讼程序的自身模仿体会,加深理解法律的运用,这是一种非常通行的实践训练方法。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模拟仅限于模拟审判,而刑事诉讼程序包括立案、侦查、审查、审判和执行等阶段,因此模拟诉讼实践的内容,应当是将整个刑事诉讼程序流程引入模拟实践教学。如立案试验、侦查行为的模拟、审查活动的模拟、审判的模拟这种实践活动应当在刑事诉讼法、证据法、法律文书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

4.以诊所式教学为主开展教学实践,使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诊所式法律教育”这一教学方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将医学院诊所式教育的模式引入了法律教育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2]其基本方式就是通过实践来学习。一般而言,在法学院中有一个类似于律师事务所的对外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称为法律诊所,其工作人员由从事指导工作的法学院教师和参加项目的学生组成,学生可以从事法律咨询、文书、参与调解、诉讼等一系列活动。案件的主办人员都是在诊所中接受培训的法学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工作。通过独立办理案件,在诊所中实践的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案件的处理程序和相关问题,从而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由于处理的都是真实的案件,诊所的学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去工作,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情况,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和事,这使他们学习的领域得到了不断的扩大。诊所式法律教育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模式,锻炼了学生独立面对困难和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使他们真正熟悉和了解了司法程序的运作方式,创造了更多的思考和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诊所式法律教育活动是我国法律实践教育的一个新起点,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脱节,为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奠定了基础,而且为社会上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名誉。

参考文献:

[1]章程.“五位一体”实践性教学法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2]甄贞.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

本文系山东工商学院教改课题“刑事模拟诉讼实践教学方法探讨”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李慧英,(项目编号:G0500)

上一篇:高职英语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机械制图课的内容应按专业进行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