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日风水文化比较

时间:2022-06-05 04:39:51

浅谈中日风水文化比较

摘要:风水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日本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中国的风水文化在一千多年前传入日本,之后“入乡随俗”,经过不断发展的日本风水与中国传统的风水术有了相当大的差距。本文从建筑学角度略述风水在中日两国之间的运用。

关键词:风水术;周易文化;建筑理念;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209-02

一、引言

风水,也称堪舆学,在中国具有数千年发展历史,已形成了较完备理论体系,并发展成多个流派。中国风水学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墓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其核心是探求建筑的选址、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的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括住宅、宫室、寺庙、村落、城镇诸方面。从现代观念来看,风水具有科学和迷信双重特征。风水学中的“相宅术”切合建筑实用部分占主导,实质是对古代建房经验的总结,其中有不少值得肯定的科学成分,并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从古到今我国各地的民居建筑中都一定程度运用和体现了风水学的理论。近代学者特别是建筑方面的专家认为“风水是为了寻找建筑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称为迷信或科学。”

风水千百年来流传不绝,尤其在日本、东南亚等国风水流传极为广泛。日本吸收了中国风水文化的精髓后加以改良并运用于自身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中日两国的风水便出现了很多异同点。

二、中日风水文化的共同点

(一)其风水文化皆基于中国传统周易文化的土壤之上

风水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其根源于周易文化的分支――命理学。《周易》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思想之本、精神之源,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价值的取向、民族精神的形成。因而,《周易》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在古代社会易道是认识自然、处理社会日常事务以及处理国家大事的是非标准,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基础而世代相传,还流传到海外,如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影响深远并且仍在不断扩大。风水作为周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有着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对日本的影响亦如此。可以说,没有易学就没有风水,易学是风水的母体,特别是风水理论的形成,易学起了决定作用。

风水思想的东传,通常认为是在公元7世纪左右与其他中国文化一起由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传入日本的。据载,在日本的都城建设中,几次大的建都活动都是由“地相”师鉴定而兴建的,如:难波京的建造(744年),天武天皇的畿内都城的建造(681年),元明天皇的平城京(奈良的前身)的建造(710年)等等,均是如此。也有人认为,风水传入日本,是在公元7世纪左右通过朝鲜而传入的。《徒然草》的著作中所描述的圣德太子的阴宅风水观,旁证了这一说法。

(二)二者皆具有建筑文化方面的理念

所谓建筑风水,简单的说就是将传统风水中的朴素真理与现代环境景观学互相嫁接、诠释,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中日两国风水信仰的主要目的是相似的,即通过风水,选择最适合人居的环境。因此,建筑方面多采用风水原理。整体上说,中国古建筑由三大理论系统构成,即中国古风水学、中国建筑营造学和中国造园学构成。其中中国古风水学是最重要的部份,体现着人们灵魂深处的生活理想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其风水文化的发展壮大及其运用亦不可小觑。日本的金阁寺、银阁寺都坐落在绿树环绕之中,又有湖水依傍,坐北朝南,完全符合风水学中对建筑选择的标准。亦不愧是日本古代楼阁建筑的典范。

中日在现代的城市建设布局中,也融入了包含生态环境协调统一的风水文化理念,为城市添加自然的色彩,以舒缓高楼林立带来的呆板无趣,因此,美学、建筑学和风水学融为一体,能够充分带给人们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感受。

(三)风水一直在社会上广泛应用

风水术这种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在社会上都流传着。唐宋以来,风水术更是日益兴盛,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很重视选择阴宅和阳宅。近年来,由于客家文化的兴盛,风水文化再度兴盛,也受到政商界的关注和重视,大量民间信仰方面的专家学者们都开始关注和研讨其趋势走向。国际社会也从多方面看到了风水文化中的一些合理成分,很多国家或地区将风水运用于建筑领域,认为其是建筑的先进理念。据悉,国际社会对风水文化的研究时有进行,如2006年10月在中国江西兴国召开的国际风水民间组织交流会,2007年12月在江西赣州某高校召开的“民间与地域信仰”国际研讨会也顺利召开并获圆满成功,其中有来自日本的一些风水专家与学者。

风水在中国的建筑运用比较广泛,很多地区人们要建屋时都会找风水师观测选址是否风水宝地。中国古代的宫城、园林等都是在风水大师的指引下建造的。在日本,风水在建筑的运用也是如此广泛:日本的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的规划几乎都是对中国唐代长安城和洛阳城的照搬,足见其对风水的推崇和重视。日本家相的最重要的著作是《相家》一书,许多住宅形式和方位理论的体系均直接参考了此书。近年来,日本学者也撰著有许多风水专著或论文,如,牧尾海著《中国的风水思想――古代地相术概论》、《冲绳岛的风水信仰》,边欣雄著《风水思想与东亚》,三浦国雄、毛纲毅旷合著《风水与城市形象》;冈本著《配合阴阳学的间隔设计》等。

三、中日风水文化的不同点

(一)中日风水是总支和分支的关系

中国风水术是中国传统周易文化的一部分,而日本风水是中国风水术这棵大树上的部分枝杈,是“东传西渐”的产物,但由于历史的发展,两者又有包涵各自传统文化和原始信仰的独特一面。

中国的风水文化是日本风水文化之母,其传入日本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培养又与日本原有的巫术相结合,最终发展成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的日本式风水文化.公元六世纪,混合了道教咒术与密教占术的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传入日本,与一些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阴阳道”。不过当这个名词正式出现在日本史料上时,已经是十世纪的事了。此时的阴阳道已有别于早期的中国阴阳思想,它兼备了占卜、祭祀、天文、历法等等应用,上至国运皇命,下至庶民之事,都可运用其来解释。推古朝的圣德太子就是运用这门知识的佼佼者,笃信佛教的他在制定“冠位十二阶”及服装颜色时都曾考虑到阴阳五行的配合,对日本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从此阴阳师成为热门“职业”,转入全盛时期。

(二)被误解的中国风水与受重视的日本风水

自古以来风水就是中国有关建筑的环境选择,营造方面的专门学问,在传统建筑的设计、营造中,风水判断是不可缺少的。但在历史的作用下其难免掺杂了一些迷信成分,如占卜、算卦、“神道”思想。近代以后,中国的学术研究日益模仿西方,没有用公正的态度对传统学问进行批判地探讨、科学地辨别,而把与西方科技相矛盾的一律看成是封建迷信,加以蔑视甚至抛弃。所以在今天中国风水理论就留下了一块很大的空白,这门学问也就这样不尴不尬地放着。

日本风水一直很受重视,分为“家相”和“墓相”两部分,更重视“家相”(阳宅)。现在规划都市都有环境影响评估,过去日本也有这方面的评价。如8世纪初在定都奈良之前,朝廷曾派出官吏、阴阳师、卜筮等选择都城地址。最后相中奈良为都城址,是因为“方今平城之地,四禽叶圆,三山作镇,龟筮并从,宣建都邑。”古时日本的“阴阳寮”是政府管理风水的组织,风水先生叫“阴阳师”从属于阴阳寮,其职责是“掌占筮,相地”。如今日本许多专科大学的建筑学教授都在研究星相风水,2000多所高校中有110多所大学开设了风水课程。

(三)中国风水影响力大,而日本风水影响力较小却也形成深深的文化积淀

长期被人们视为封建迷信糟粕的中国古代风水术,如今被一些专家引入建筑设计研究。他们认为风水术的内核原来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精华所在,原因是风水术圆满解答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有关问题,以及大规模建设群布局等方面的千古之谜。风水文化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村落文化是一种“和谐的人居空间”,作为一种人居文化思想,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对中国古代建筑和居住文化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中国人几千年都在运用风水思想从事建筑,从西安半坡发现的6000年前的氏族部落,到清朝各类皇宫及皇家园林的修建,无不渗透风水思想。而其思想也体现了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性。中国传统建筑,从京城到农村,从皇宫到民居,从道观到寺庙,都建在西南背北的方向。在中国所处的纬度上,冬至时,阳光可以较多的进入室内,有助于提高室温,夏至时,炎热使阳光不至于直射到屋里,因此坐北向南的屋室,可以吸收冬暖夏凉的效果。其建筑借鉴了风水中的几项原则,分别为:系统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依山傍水原则、负阴抱阳原则、居中适中原则。

日本建筑高度崇尚风水的事实,正表明了日本民族审美趣味的独特性所在,日本民族在学习中国风水文化的同时,将其应用于民居建设、庙宇建设,力求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自然的和谐与完美,这也是风水实质“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完美体现。

四、结语

从中日两国风水术在建筑中运用的异同比较,可见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和各自的特点,虽然日本风水有独树一帜的一面,但其思想渊源始终出自中国风水。这一点,日本的风水专家大多也是赞同的。风水学尊重天地,有“天为父,地为母”的理念,西方学者称为“环境伦理学”;风水学认为宇宙大地有追求“人地和谐”、“天人合一”,成为今天社会号召的和谐思想的体现。风水运用在建筑上的和谐理念越来越受到中日学者的推崇,当今也屡屡有学术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当今社会应将古老风水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更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戴季陶.日本论[M].九州出版社,2005.

[2]叶渭渠编著.日本建筑[M].上海三联书店,2006.

[3](日)高岛吞象.高岛易断――易经活解活断800例[M].北京图书出版社,2005.

[4]罗勇.客家赣州[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5]杨文衡.易学与生态环境[M].中国书店,2003.

[6]王金林.日本人的原始信仰[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7]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M].上海三联书店,1995.

[8]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外事局编.日本人文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马媛媛.风水文化的东传西渐[J].楼市,2005(13).

上一篇:在可笑的世界里可爱 下一篇:现代化工业厂区景观设计中的绿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