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时间:2022-06-05 02:28:53

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摘要】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的引导者,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因幼儿教师、组织制度、社会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懈怠工作,不利于幼儿成长、教师发展、社会稳定。本文挖掘出四个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从三方面提出解决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成长 教师发展 社会认同

Abstract: preschool teachers are the guide of the growth of children,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 However, due to the impac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systems, social multiple factors, kindergarten teachers to produce job burnout, slack work,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children, teachers, social stability. This paper digs out the four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job burnou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job burnou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from three aspects.

Key words: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teacher development; social identity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幼儿教师在从事幼教行业时,对各方面的追求过高、幼儿教师的付出没有得到自己心里预期的回报,从而导致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对幼教事业有厌烦感的一种状态。幼儿教师帮助的对象都是尚未走向社会且身心发展都不完全的学前儿童,与幼儿相处时会比与其他人相处难得多,所以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会更容易出现。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一)行为方面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可使学生受益,若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问题,受害最大的自然也是学生。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在行为方面的表现主要有:

1.育人缺乏耐心。逐渐对幼儿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幼儿,上课前不认真备课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过多运用奖惩来影响幼儿,而不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心理引导方式帮助幼儿。

2.工作缺乏主动。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拒绝领导和他人的帮助和意见,将他们的关心看作为是一种侵犯,或认为他们的建议和要求是不现实的、幼稚的。

3.缺乏正确认识。对幼儿和家长的期望总体降低,认为幼儿是“孺子不可教也”,家长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幼儿和配合教师,从而放弃努力,不再关心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4.工作缺乏热情。对教学失去激情,甚至厌恶、恐惧教育工作,试图离开教育岗位,另觅职业。精神不振和工作热情下降,从而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幼儿园教学资源的浪费,造成教学工作的低效化,进而影响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情绪方面

教师表现为精神不振,对教学感到倦怠,情绪低落、易怒,内心经常感到空虚,自我评价较低,丧失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对他人容忍度也相应降低,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和价值可言,对外界和未来过分担心,对前途悲观失望。

(三)生理方面

教师会反映出生理能量耗竭的现象,如饮食习惯和体重骤变,对疾病的抵抗力明显降低,内分泌紊乱,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教师由以前的积极的心态逐渐发展为一种消极、感伤的心境,给教师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使其个体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背景性因素

1.幼儿教师的年龄和教龄

年龄小的教师工作经验不足,虽然有充足的冲劲,部分时候工作效果不佳。年长的幼儿教师因多种原因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大部分都是想安静的工作直到退休。

教龄长的教师对幼儿教育的工作流程已经非常的熟悉,工作没有新鲜感,容易失去工作热情,与同事的相处也更难一些了,自然而染的就产生了倦怠的心理。

2.所教年龄班

在幼儿园一般设有三个等级的班级:大班、中班、小班,但是也有个别幼儿园设有托班。这四个年龄班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师会喜欢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当她所处的班级不是她所喜欢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指教师工作、生活的社会大环境。主要包括公众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可和尊重、社会发展变化和教育改革对教师职业的要求等。

1.公众对教师职业的认可与尊重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误认为幼儿园老师就是每天哄孩子的保姆,而且他们认为当一个幼儿教师是一个比较容易的事,有暑假和寒假,他们付出的少得到的多,对幼儿老师不是很理解,社会地位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从而导致幼儿教师对自己身份地位不能正确的评估。家长对幼儿老师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尊重。

2.社会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与高期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幼儿老师有较大的压力,从而导致职业倦怠出现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

(三)组织因素

1.专业发展机会与待遇

大部分幼儿教师希望参加文化学习和专业进修,都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崭露头角。如果没有成长的可能性的话,教师的积极性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的还不如什么都不做,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另外,幼儿老师工资相对于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来说是偏低的,微薄的工资满足不了幼儿老师更高生活方面的需求,从而使幼儿老师更容易对自己的行业产生厌倦感。

2.知情权与决策参与权

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及相关东西都有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这样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工作量

幼儿对自己的生活还不能自理,在很多方面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除了日常的上课工作外还要照料幼儿的生活等其他方面的事情,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很容易使幼儿老师出现职业倦怠。

(四)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性、某些高级需要,如被认可和被尊重的需要。如果教师本人就不喜欢小孩子,不热爱幼教事业,个性属于比较内向,个人的高级需要也没有得到满足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同时择业机会的增多,促使了幼儿教师思想的变化,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三、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幼儿园方面

1.提高幼儿教师待遇

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增强满意度,从而可以大大的降低她们出现职业倦怠的概率。同时,幼儿园可以制定奖惩政策,这个政策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该政策鼓励幼儿教师认真工作。奖励的方式具有多样性,物质奖励、精神奖励;集体奖励、个人奖励。同时,让每个幼儿教师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而不是总奖励个别幼儿老师,出现“得奖专业户”的现象。

2.满足幼儿教师合理的需要

(1)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充分地信任教师,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安排在能充分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2)增加学习进修的机会。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幼儿教师参加文化学习、业务进修,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需要越来越强烈。要尽力为幼儿教师的进修提高创造条件,满足幼儿教师成长的需要。

(3)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幼儿教师很容易感到身心疲惫,幼儿园领导要支持幼儿教师丰富休闲生活,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为幼儿教师提供时间和物质等条件。

3.营造宽松、和谐的组织气氛

园长要关心员工的实际困难,体谅员工,让教职工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感受集体的温暖,形成和谐的组织关系。不仅要尊重幼儿教师的人格也要尊重她们的个性特点,接受不同特点的老师,不求全责备,信任她们。

要多留意幼儿老师的优点,并且给予真诚的赞美,放大幼儿老师身上的优点,帮助她们建立积极的工作心态。既要注意在工作中多看教师的工作成绩,也要多对教师的成绩提出表扬,产生激励作用。

4.激励幼儿教师参与管理,激发成功的欲望

幼儿园领导可以通过教代会等各种形式,吸纳幼儿教师踊跃参加幼儿园管理工作,积极地为幼儿园的发展出谋划策,保证幼儿园的言路通顺,形成民主的管理气氛。与幼儿教师共同商讨制定本园的目标,让她们看到本园发展的前途,从而增加幼儿教师的信心。引导幼儿教师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并为之奋斗,从而投入更大的工作热情向目标努力。

(二)加强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支持与理解

1.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要想加速发展学前教育,就必须加快立法进程。除了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之外,还要切实提高她们的经济收入。无论是哪类幼儿园都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维护和落实好幼儿教师的各项权益。

2.幼儿家长应多理解、尊重和支持幼儿教师

幼儿家长应多理解、尊重和支持幼儿教师。出现意外伤害,要客观理智的处理,而不是一味的责怪幼儿园或幼儿教师。可以适量帮助幼儿教师准备教学材料,配合她们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等。

(三)教师个体努力及自我调节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幼儿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执行,提高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培养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职业倦怠

教师要全面正确看待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要清醒地认识到职业倦怠的产生与本人处理工作和生活中各种事情的能力直接相关,要有条理地组织、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工作能力,积累经验,来应对工作、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学会寻求外部帮助,释放压力。

同时幼儿教师要努力形成自己的职业特长,那样就会对自己的职业更有信心和兴趣。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不仅给幼儿教师本人带来了生理、心理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还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最终的牺牲者”。幼儿发展期间是幼儿一生中发展比较重要的阶段,幼儿教师更应该注意职业倦怠,采取各方有利资源,防止教师职业倦怠出现,争取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普华.幼儿园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2-70.

[2]陈祥成,戴次一,陈洪.教师职业道德基础[M].长沙:湖南

教育出版社,1989:27-40.

[3]王法延,王桂亮.幼儿园管理学[M].济南:济南出版社,

1992:36-52.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一般课题《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课题编号:XJK16C18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1.毛柔静,女,1988年生,湖南岳阳人,月田镇中心幼儿园保教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幼儿教育,幼师成长。2.潘瑜,女,1985年生,湖南岳阳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方式研究 下一篇:谷歌的一个小举动,令无数网民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