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谈话节目的亲和力

时间:2022-06-05 11:58:52

浅析电视谈话节目的亲和力

【摘 要】“亲和力”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生命,决定其影响力和收视率。电视谈话节目要增强“亲和力”,应“以民为本,大众话题”,应“平等交流,服务人心”,应“策划争议,彰显人文”,此三点是增强“亲和力”的最基本条件,而完全实现此三点,就必须坚持“走转改”常态化。

【关键词】谈话节目 亲和力 以民为本

电视谈话节目,进入我国观众视野已近二十年历史,并作为主要节目样态占据各家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也有些谈话节目好景不长,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即成功与失败共同表现为谈话节目的“亲和力”是强还是弱的问题。

所谓“亲和力”,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电视谈话节目的“亲和力”,是“谈话”通过电视传媒与受众产生的紧密感、亲切感、信任感和认知认同,从而达到内容和形式“亲和”受众的能力。淮南广播电视台主办的电视谈话栏目《沟通》,先后荣获安徽电视新闻十佳栏目和优秀栏目称号,在淮南区域受众评出的“我最喜爱的栏目”中,进入前三甲。《沟通》栏目从始创就在增强“亲和力”上下功夫,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实践。笔者以数十年策划、编导《沟通》的感悟,试从以下三点对电视谈话节目的“亲和力”进行浅析

一、以民为本 大众话题

电视谈话目的亲和力”,从根本上要“以民为本”,以“民本思想”为栏目指南。这一栏目性质,确定节目的主题应是“大众话题”,“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让老百姓说自己的话”,表述普通百姓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

传媒的“亲和力”与新时期党的“民本思想”,在社会发展和人们信息诉求的现实推动与投射下紧密相关。“民本思想”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立场——“以人为本”,即站在人民的立场,代表广大群众根本利益,传达民意,为民代言,拉近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距离,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因此,从“民需”的心理动因出发,以“大众话题”为主题的电视谈话节目是大众传播的主要通道和手段,是社会化实践的主要载体。正是这一载体,使“民本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电视谈话节目也不断选择、优化、调整为更符合“民需”的传播模式。

“大众话题”使广大百姓感到这是自己想要说的话,感到“谈话”与自己相关,感到自己被重视,感到自己成为新闻“主角”。特别是一些面临困难的弱势群体,认为找到了一所“权威”的可以维护自身权益的“救助站”。另外一些观众则以一种关注的态度,看新闻媒体是否能为求助者解决问题,解决那些问题,是一时做样子,还是常态化?《沟通》栏目坚持把“大众话题”作为谈话主题,关注民生实际问题。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百姓的诉求上,因而备受关注。几年来,先后将老百姓的住房、看病问题,钱袋子、菜篮子问题,孩子上学、假期安全问题等等,都一一列入谈话主题。然后,针对不同的问题邀请相关的市领导或相关的部门领导作为嘉宾,进行“沟通”,达到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沟通了思想,既了解了政策法规,又心情舒畅的效果,深受平民大众的好评和支持。

二、平等交流 服务受众

电视谈话节目是在电视“平民化”过程中诞生的,使电视不再是“一台发号施令的机器”,以平民视角关注生活,平民大众享有平等话语权。传播者与受众保持一种平和、对等交流,以此构造一个不仅开放,更是情感表达和心灵交流的大众的公共话语空间,使互动性增强,亲和力显现。

电视谈话节目,通过“谈话”这种最古老的交流方式,与“电视”这种现代化最普遍的传媒手段相结合,有效地满足当代中国人的现实心理需要,解除经济社会给他们带来的沉重的道德伦理困惑,让人们从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种种迷惘中缓解和解脱出来,获得一种文化舒展。这正是大众的公共话语空间所产生的效果。“公共空间”,最早由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将“公共空间”发展为“公共领域”的概念。他认为“公共领域”是指市民可以自由表达以及沟通意见,以形成民意或共识的社会生活领域,其条件是所有人应有相等的表达机会,参与者以私人身份参加自主性的聚会,而讨论的主题以公共事物为主。他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私人生活的问题被吸收到公共领域当中。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在电视谈话节目中得到了拓展。电视谈话节目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接近原生态的节目样态,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大众的公共话语空间。让普通大众在电视荧屏上表达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谈论真实生活的体验,倾诉心中的隐秘,从中获得一种心理慰藉和精神渲泄。不但张扬了“倾诉”的魅力,同时,也满足了“倾听”的需求。

在这种宽松开放、平和对等的大众的公共话语空间,更有利于深入交流内心世界。纵观各家电视台,凡是“亲和力”较强的谈话节目,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对“对人关怀,服务人心”的精神。对人的关怀,不仅要关怀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更要关怀人的社会行为,关怀支配这些行为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通过对节目中人物的日常遭遇、人物的心态和困惑,讲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进而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给观众一种心灵的触动,一种对于生命和生存的感悟。使我们从这种对周围人的感动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感受到一种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传达出对于人和生活的一种关怀。

三、策划选题 彰显人文

电视谈话节目要在几十分钟内把话题说深说透,而且增强其影响力和收视率,其中“争议性”必不可少。“争议性”的本质是多元化论点之间的争论,谈话节目中的“争议性”让话题内蕴含的矛盾冲突得到充分展示和演绎,将话题导向深入,更重要是体现了对受众的人文关怀,显示出成熟社会对大众的宽容。

从谈话中的“争议”本身来看人文关怀。在谈话节目中争论那些尚未形成合理的,并具有“重大性”、“前沿性”、“焦点性”社会舆论,就充分体现了社会对公众权利的尊重,这些公众权利包括传播学所说的“知情权”、“知晓权”。在谈话现场观众成为谈话节目中争论的一方,还体现了社会对受众“媒介接近使用权”的尊重。另一方面,正如清华大学传播学教授尹鸿认为,把“天井边”民间争论搬上电视,让来自各方面的不同“声音”与过去追求的“无杂音”主流声音同时在屏幕上响起,这是社会宽容度增大的标志。这种尊重与宽容,就是社会对公众的人文关怀;这种尊重与宽容度源于经济的发展、政治民主化和文化的开放,结果是社会向更高级发展。

从话题本身内含的矛盾冲突性质来看人文关怀。在人们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最关心的是人本身,因为,对任何现象与事件关心的本质都是对人的关心。目前,直接以人文关怀为目的“争议性”话题大体分为两种:一是对当代社会特殊转型期中人们的生存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关怀。二是对永恒的人性关怀,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状、历史与现实、坚强与脆弱,这些人性中永恒存在的矛盾冲突,在新时期新的文化氛围下表现新的特点、新的情况的关怀。因此,无论是对争论的“话题”,还是对“争议”这种形式,都充分体现出巨大的人文关怀。

策划“争议”选题,是谈话中争论达到理想效果的前提。策划“争议”选题,要把好两个基点:一是,是否符合“争议性”话题属性,是否容易走进误区。二是,是否在社会上争论得最多、最激烈,是否在社会上争论得最尖锐、最多样。这是确定选题的前提条件。同时,还要把好从不同角度对话题内含的矛盾冲突双方,进行充分正反辨析,最后达到接近事物本质认识。

总之,“亲和力”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生命,决定电视谈话节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本文浅析的三点是增强电视谈话节目“亲和力”的最基本条件,而实现最基本条件的前提是要坚持“走转改”,只有不断增强栏目团队贴近实际、融入生活、情系群众的能力,才能不断创新、不断增强“亲和力”,创造出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作者单位:淮南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刘冰石

上一篇:多媒体时代广播的“鲜、活、动” 下一篇:浅谈电视新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