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歌的类别

时间:2022-06-05 08:34:36

民歌是一种既古老而又新颖的民间演唱艺术。它是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的侧面。中国民歌在世界上是以其表现丰富,特色鲜明著称的。

汉族,由于人口较多,文化发展历史一般也较长,从全国角度来看,是有其特殊地位的。汉族民歌,分布地域辽阔,又因自然环境与方言的差异,而形成风格上的多姿多彩与类别上的大体定型的现状。从音乐特点上区分,可概括为号子、山歌与小调三种类别。

号子

号子,或称作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并伴随着生产劳动而歌唱的民歌,是生产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号子产生于劳动,配合劳动而存在,因此说它依附于劳动,也并不过分。这样,号子的音乐与劳动的强度、劳动的节奏,以及劳动的周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号子大多采用“一唱众和”的传统方式,具有简明、直接的表现特点和坚实有力、粗犷豪迈的性格特征。号子的音乐多是领唱与合唱或齐唱交替、重叠,而领唱的旋律一般比较自由、舒展而富于华彩,众和的部分紧促规整。号子铿锵有力的节奏,使参加劳动的人们协调地进行劳动,起到组织、指挥劳动的作用;劳动号子高亢豪迈的音调,能清除劳动者的疲劳,鼓舞情趣,抒发豪情壮志,起到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因此,人们把劳动号子称作“艺术化的号令,号令化的艺术”。

由于劳动是多种多样的,号子的类型也就很多。如:车水号子、船夫号子……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号子。(如例1)

山歌

山歌,是山野之歌,大多在山野劳动时歌唱。歌者以大自然为舞台,兴之所至,尽情抒发,曲调朴实爽朗、高亢、嘹亮,婉转秀丽,节奏自由舒展,形式比较自由,具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内容反映劳动、生活、爱情、斗争等,是人们直接、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工具。

山歌大多是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现。见景生情,即兴编词,是民歌手的拿手好戏。山歌的音乐极富地方特色,是民歌中风格性最强的品种。山歌在特定的地方还有自己习惯的专用名称,例如:水乡叫做渔歌,平川称为田歌或田秧歌,大体上与山歌的性质相类似。而陕北的《信天游》,青海、甘肃的《花儿》、《爬山调》,安徽称为《慢赶牛》都是山歌范畴,又如江南的江、浙山歌,闽、粤客家山歌,云、贵、川的高原山歌等等。

《放马山歌》(见例2)是流行于云南的一首著名山歌,上下两句,简练的结构,朴实的曲调,反映牧童的生活,富有生活气息,活跃欢快。

小调

小调,又叫小曲,主要是一种风俗性民歌。产生于群众休息、娱乐、节庆、风俗性的场合中,是满足人民生活的主要精神食粮。

小调与号子、山歌相比较,小调已完全脱离开劳动的制约,而趋向于独立和完整的艺术境界。可以说,小调 是精雕细琢的、群众性更广、表现内容更宽的优美生动的民歌品种。

说它群众性更广,这是因为号子多局限在某种特定环境中的劳动场合,平时不会有人张口唱它。山歌的词、曲都很精彩,但往往是乡音土语,或高音花腔,难学难唱,欣赏时可以津津有味,有些作为普及,则大有困难。

至于小调 的易于流行,主要在于音乐流畅抒情,结构整齐,一般音域不宽,较能适应男女老幼不同年龄、性别及不同声区特征的更多的群众演唱。另外,在表现内容方面,涉足于生活的各个角落,题材很广,有咏唱历史传说的、风土人情的、逗趣的及表现离情别意的。如反映思念情人的《绣荷包》,在全国不少省区流行,而且各有特色,不但歌词的写法不同,音乐的调式、旋律风格等也迥然相异。例如山西的脉脉情深,云南的委婉动人,江苏的秀丽多姿……

小调有着较明显的文娱性质,因此在演唱时也相当讲究,有的地方小调便向化装表演的戏曲方面发展了,像安徽黄梅戏、江西采茶戏、云南花灯戏、湖南花鼓戏等,其主要唱腔都是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源流久远,传播全国,其影响较山歌更广,有的曲目早已为世界人民所熟悉,像《茉莉花》(见例3)、《凤阳花鼓》、《康定情歌》等。其中《茉莉花》早在18世纪末叶即流传到西方,并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吸收到他的歌剧《图兰多》中去。

(作者单位:安徽省涡阳县文化馆)

上一篇:凤翔木版年画的形式感因素 下一篇:从辨证关系谈钢琴学习过程中的知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