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居高原汉族、藏族、回族大一男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的研究

时间:2022-09-23 08:54:42

世居高原汉族、藏族、回族大一男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的研究

摘 要 本文以世居青海高原汉族、藏族、回族大一男生为研究对象,对比三民族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三民族大一男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青海省 身高 体重 体脂率 T-SCAN PLUS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2

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1],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青海省就读的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青海本地。大学时期是学生从青春期向成年过度的阶段,这一时期身体形态的发育基本定型。人体身体成分的研究,可以通过体脂率反映个体胖瘦,也可以以此估量个体的营养状况[2]。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青海师范大学2015级大一男生,共113名,其中汉族36名,藏族46名,回族31名,平均年龄为19.7±1.2岁,受试者均世居青海省且父母均为同民族。身体形态测量参照《体育测量与评价》中规定的方法。身体成分测量采用韩国产杰文(JAWON)T-SCAN PLUS身体成分仪。

二、研究结果

(一)身体形态

如表1所示,从身高和体重量两项指标上可以看出,三民族学生的纵向发育和横向发育比较均衡,虽然各组平均数大小不一,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各组数据的标准差,发现汉族学生体重标准差相对平均数较大,变异系数(SD/Mean)为20%,说明汉族学生个体间体重差异较大。

(二)身体成分

身体成分仪测量结果中有一项是体脂率(体脂量/体重),是一个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数据不受主体因素的影响,即:身体成分各指标用体重标准化后不会受体重的影响。数据标准化之前,需要检验体重与身体成分各指标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2。

如表2所示,经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身体成分各指标与体重呈高度相关,表明各身体成分指标的变化会受到体重的影响。所以用体重标准化各身体成分指标进行对比更为严谨。

如表3所示,三民族学生体脂率汉族>藏族>回族,去脂体重率、身体水分率、肌肉率、蛋白质率四项指标为回族>藏族>汉族,经统计分析,三民族学生各项身体成分指标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各项指标平均数与标准差,发现体脂率变异度比较高,汉、藏、回三民族分别为48%、40%、40%。体脂率是反映个体胖瘦的标准之一,此指标变异度较高,说明个体间胖瘦不一,差异较大。

(三)胖瘦程度评价

体脂率是评价胖瘦程度比较常见的指标之一,本研究体脂率指标由身体成分仪根据体脂重和体重算得。身体成分仪根据体脂率数值将胖瘦程度分为五个级别,即:瘦型、正常、超重型、肥胖型和重度肥胖型。为了对比方便,本研究将超重型、肥胖型和重度肥胖型统一归为胖型,重新归类后分为三类即:瘦型、正常、胖型。三民族学生胖瘦程度分类如表4,胖型汉族检出率最高,检出5名,占汉族总样本的13.9%,瘦型回族检出率最高,检出23名,占回族样本的72.4%。

三、讨论

有研究称不同民族由于遗传因素或后天生活环境会造成发育状况的差异[3],通过对比,三民族大一男生在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两项指标上差异不显著,表明三民族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相似。差异不显著可能是由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各民族间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及劳作方式趋于相同等原因造成的。通过使用体重率评价胖瘦程度,可以看出三民族学生瘦型体型的检出率均超过50%,这说明世居高原学生体脂率过低,体型偏瘦,有营养不良的现象。

四、结论

世居青海省汉、藏、回三民族大一男生身高、体重及身体成分没有显著差异,各民族学生体脂率过低。

参考文献:

[1] 李冰.青海省人民政府.

[2] 孙庆祝.体育测量预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郑明霞,郑连斌,刘宗愉,栗淑媛.中国少数民族体质分型初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24-28.

上一篇:关于内部控制融入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 下一篇:新时期创新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