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退市呼唤赔付制度

时间:2022-06-05 08:08:09

创业板退市呼唤赔付制度

皮海洲,职业投资者,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一九九三年入市,十七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已在全国各地主要证券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论、股票炒作心得体会为主,在投资者中广为流传。

千呼万唤,创业板退市制度终于在11月28日浮出水面。当天下午,深交所《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投资者终于得以一睹创业板退市制度“芳容”。

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出台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意味着创业板公司退出通道打通,上市公司有有出,优胜劣汰就可以得以行,将一些垃圾公司淘汰出市场,这有利于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也有利于抑制创业板市场的非理性炒作,有利于正确投资理念在创业板市场中形成。

不过,从创业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的具体内容来看,并没有体现出“直接退市”、“快速退市”的特点。从《征求意见稿》所包括的六方面内容来看,基本上与主板差不多,归根到底还是“太温柔”,真正发挥作用的条款不多。

从新增加的两个退市条件来说,当然不乏积极意义。如将公开谴责作为退市条件,这有利于增加交易所层面的权利,改变交易所层面“豆腐监管”的形象。但就退市本身而言,两个新增加的条款几乎都是形同虚设。比如第一条,创业板公司在最近36个月内累计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三次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但实际情况却是,创业板成立两年多来,还没有哪一家公司遭到过公开谴责的,这就更别说是36个月内领到三次公开谴责了。没有哪一家公司会拿鸡蛋来碰石头,愚蠢到自找退市的地步。从深交所公开的信息来看,目前创业板只有聚龙股份、南风股份以及豫金刚石3家公司曾遭通报批评。即便是放眼整个A股市场,也没有哪―家公司“在最近36个月内累计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三次的”。因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为第一条而退市的公司几乎不存在。

又如第二条,创业板公司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这一条款触发的可能性同样很小。因为创业板股票大都高价发行,平均发行价在30元以上,跌到1元的面值可能性非常低。而要在1元的面值之下运行20个交易日,这更是难上加难。由于操纵股价动用资金不多,随便哪一个机构或者大户,通过做尾盘把股价拉到1元之上并不是难事。

再如,“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100万股”、“连续20个交易日股权分布或股东人数不符合上市条件”,这些几乎都是不会发生,或很容易避免发生的事情。

还有创业板公司连续亏损三年暂停上市,连续亏损四年终止上市的规定,不仅跟主板没什么区别,而且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积极呵护下,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只要当地政府给某一有退市风险的公司以补贴,就很容易避免三年亏损现象的发生。

所以,尽管创业板退市制度设计的退市条件不少,但真正实用的条款并不多,大多数条款形同虚设。而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与当前股市缺少赔付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这实际上也是主板退市制度难以贯彻落实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目前主板退市制度执行的情况来看,一旦企业退市,退市损失全部由投资者来承担。所以退市制度更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损害。创业板退市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虽然创业板退市实施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制度,并设立“退市整理板”,但这并不能真正保护公众投资者的整体利益,而只是个体投资风险的一种转移。

因此,为了建立一个真正健康的退市制度,真正体现创业板退市制度“直接退市”、“快速退市”的特点,股市必须建立赔付制度。让导致企业退市的有关责任人来承担投资者的赔付责任。比如,一家企业本来就不具备上市条件,但通过造假,企业最终混上市了,这样的企业一旦退市,造假者就应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又如一家公司退市是因为大股东或上市公司高管掏空上市公司的缘故,那么有关责任人就应赔偿投资者的全部损失。只有解决了企业退市的赔付问题,企业退市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否则退市就只能是投资者的“绞肉机”,不仅创业板公司如此,主板公司同样如此。

上一篇:秋拍后个人收藏更应理性 下一篇:买入股票后的八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