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与幼儿语言发展

时间:2022-06-05 05:55:27

早期阅读与幼儿语言发展

摘要:语言运用是幼儿掌握的一种与他人交往的工具,学习使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思想、信息和情感,分享他人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看法,早期阅读是当前国内外专家非常关心的话题。教育专家研究表明:幼儿在1~6岁阶段的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因此,从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出发,我们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让幼儿成为早期阅读的主人。

关键词:早期阅读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故事主题

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做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它既有传统的读书、识字,也是学前儿童通过变化着的色彩、图像、符号、故事等理解社会活动的过程。

一、早期阅读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首先,早期图画书的色彩鲜明,形象栩栩如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幼儿通过早期阅读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生活经验。其次,在图画书中配有不同字体不同颜色的文字,采用童谣、诗歌、散文、故事等多元的语言表达方式。幼儿在不断重复阅读中丰富语言,促进识字兴趣,扩大识字量。再次,每个图画书中都围绕一个故事主题、真实的情景,自然的氛围。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迁移运用学到的语言,通过讨论、模仿,提高幼儿运用语言能力。

二、早期阅读中,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阅读经历,有不同喜好的图书类型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因人而异,进行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幼儿会把当前的阅读刺激和原有的阅读经验联系起来,通过同化、顺应,丰富或修正原有的模式,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图式理论认为,幼儿的原有经验不是零散、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以图式的形式存在的。如果阅读新内容与原有经验没有冲突,他们就会将这些新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即同化);如果阅读到的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冲突,幼儿就会进一步思考,并修正原有知识经验(即顺应)。

1.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有简单的直接经验。他们应选择画面精美、角色形象可爱的图画书,情节简单,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这样的图画书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宝宝爱妈妈,宝贝和妈妈在一起是幼儿已有的直接经验,小河、梦都对幼儿是抽象概念,我尽力引导幼儿理解,幼儿会跟着书中的小兔子亲亲的一起说、一起做。在结束时,我提议让幼儿在纸上随意涂鸦,把自己的作品拿回家,送给自己的妈妈,并告诉妈妈“我爱你”,抱抱妈妈,亲亲妈妈,整个过程孩子是跟随着老师的情感在一起的……

2.中班年龄段的幼儿,他们也关注画面的美感,而且还喜欢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图画书。中班幼儿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在阅读过程中,会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跟随故事进程,体验阅读的乐趣。

另外他们不再满足于看简单的图画,开始有识字的愿望,就更适宜阅读字体稍大、颜色突出、语句简单重复的故事,丰富幼儿的情感。

3.大班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阅读范围扩大,文字比较复杂,不限题材,并出现男、女生不同的兴趣差异,男孩子喜欢充满神秘和冒险的故事,而女孩子偏好唯美主义,情节曲折的故事。大班幼儿能较长时间专注于图书,喜欢与好朋友一起阅读讨论。这种讨论正是幼儿思维发生碰撞的过程,也是语言表达突飞猛进的过程。

三、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特点,语言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师在与幼儿阅读的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小班幼儿年龄小,常常乱翻图书或是把书当玩具。这时老师需要有耐心、有计划,逐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在小班应划分出专门的图书区,制定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要求幼儿安静看书,以便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中班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学习阅读图书。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故事图片,鼓励幼儿在看懂图画意思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图片按顺序排列。教师也可以把幼儿分组,让他们合作阅读故事书,互相切磋,交流阅读经验;也可以请幼儿进行角色表演活动。

大班幼儿阅读能力增强,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识记文字,同时引导幼儿尝试创编、绘画故事,把想说的故事通过图形、符号表达出来,配上封面、封底,然后装订成书,介绍给好朋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幼儿喜欢图画书,图画书是孩子的好朋友。早期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书”,更在于阅读的过程。这个习惯是日积月累的,不可一蹴而就。教师和家长应有的放失地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图画书,引导幼儿看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积累生活经验,丰富词汇,鼓励幼儿主动、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图,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经验”的早期阅读教学.幼儿教育,2009.10

[2]在早期阅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语用能力.幼儿教育,2010.4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上一篇:教学实训设备管理的探究 下一篇:谈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