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调整对消费作用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6-04 11:40:04

我国利率调整对消费作用的实证分析

[摘要] 从理论上讲,利率调整对消费效应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因而其大小很可能是不显著的,只有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才能断定升息减少消费,降息增加消费,但其程度还需要实证分析确定。研究表明,对于我国城市居民,利率调整对其消费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对于农村居民,利率调整对其消费有显著性的反向影响;而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利率之间的关系相对弱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与利率间的关系,但两者消费的变化都主要由收入变化来解释。可见,利率机制目前还不是中国调解消费的理想工具,增强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应考虑更多地使用非利率的其他金融手段。

[关键词] 利 率 城市消费 农村消费 收入

一、基本模型

根据理性消费者假说,在一定的收入(或财富)、存款利率和其他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将选择适当的消费水平,使自身效用达到最大。由此推导出消费水平可以记为如下函数形式:

C=C(y,r) (1)

其中C表示消费、高代表收入或财富之类的规模变量、r为储蓄的平均收益率。

(1)式表明,消费量取决于规模变量y和消费的机会成本变量r。r变化对消费的总效应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之和。替代效应的产生是由于r变化改变了消费的机会成本(价格),从而引起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替代,其方向应是负的,即消费量变化与利率变化的方向相反。收入效应是指r变化使得收入发生同向变化,但这种同向收入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却是可正可负的。一般情况下,收入效应是正的,因为可以认为现期消费是某种意义上的“正常物品”,这样总消费效应的符号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对大小,其方向是不确定的,其大小有待经验确定。总之,从理论上讲,利率调整对消费效应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因而其大小很可能是不显著的,只有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才能断定升息减少消费,降息增加消费,但其程度还需要实证分析确定。

利率与消费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均衡关系? 国内学者肖刚(1996)认为,通过调整存款利率,对保持储蓄存款的稳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曹龙哄、郑建明(2000)认为中国的利率对消费几乎没有影响,但他们在研究中没有具体地分析利率和城市消费、农村消费之间的关系。谢平,袁沁吾攵(2003)认为利率变化对居民当期的消费决策和消费的增长率有明显影响,但对消费的绝对量影响不大;而且利率变化对消费的影响时滞较短。

二、我国利率调整对消费作用的实证分析

为了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央行进行数次利率调整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作用,考察以下回归模型:

Ct=C1+C2yt+C3rt+ut (2)

其中Ct、yt、rt和ut分别为t期的消费、收入、一年期定期整存整取储蓄存款的实际利率和随机误差项。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数据拟合模型(2),分别得到以下最小二乘回归结果:

Cc=70.58+1.09yc+6.89r (3)

(0.96)(56.33)(0.71)

R2=0.9929 R2(调整)=0.9923 DW=0.57

Cn=-5.93+0.91yn-2.80r(4)

(-0.80)(166.88)(-3.08)

R2=0.9992 R2(调整)=0.9991 DW=1.31

这里Cc、Cn分别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实际人均消费水平,yc、yn分别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实际人均收入水平,单位均为亿元,实际利率r为一年期定期整存整取储蓄存款的名义利率减去当年通货膨胀率。样本期为1978年~2006年,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样本期选择依据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二是系统数据的可获得性。

可以看出,就城市居民而言,收入系数(1.09)的t检验值(56.33)的显著性水平很高,表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是显著的。实际利率系数为正,表明利率影响消费的两种效应中,收入效应占优势,即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与利率变化成同方向变动,但总的消费效应是不显著的,不能通过通常的5%显著性检验。R2相当大表明模型拟合度很高,DW值在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不存在(一阶)自相关的零假设。

就农村居民而言,收入系数(0.91)的t检验值(166.88)的显著性水平很高,表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是显著的。实际利率系数为负,表明利率影响消费的两种效应中,替代效应占优势,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利率变化成反方向变化,且总的消费效应是显著的,可以通过通常的5%显著性检验。R2相当大表明模型拟合度很高,但DW值处于不确定区域,这表明结果的可靠性不大。为了消除自相关性,提高结果的可靠性程度,仍需构造回归模型进一步进行分析。

因此,对于城市居民,利率调整对其消费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对于农村居民,利率调整对其消费有显著性的反向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替代效应占优势;而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利率之间的关系相对弱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与利率间的关系,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城市居民消费增长速度快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但无论对于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两者消费的变化都主要由收入变化来解释。

三、原因分析

从上面的实证分析得知,我国利率调整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各不相同,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收入来看,城乡居民预期支出的增加和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是关键。随着我国在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制度方面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居民在这些方面自行负担的部分增加,导致居民对支出的预期增加,而以生存型和预防型为主的居民储蓄基本上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另外,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加剧了利率敏感性的降低。目前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有的甚至还比较严重。2006年和1978年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3587元,扣除物价因素,二者年均增长7%。但对于农村居民而言,生存型和预防型储蓄还未达到目标,提高利率使即期消费成本增加,因而利率调整的替代效应占优势;而城市居民的基本消费已经饱和,边际消费倾向趋于下降,增加消费常受到供给结构上的限制,因此利率调整对其消费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第二,从投资来看,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可供居民选择的金融资产种类仍不多。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储蓄中,利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储蓄向其他投资渠道分流。但能否分流出去还要取决于其他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的种类。凯恩斯利率理论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利率的变化来影响债券等资产的价格变化,从而导致货币投机需求的变化;托宾将利率理论发展为金融资产的选择理论,这些理论在我国金融资产单一的条件下,基本失去了产生作用的土壤。

四、政策建议

2007年城镇居民的消费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一是受高油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汽车和住房消费仍将延续较为沉闷的增长,油价一涨再涨使城乡居民对汽车消费望而生畏,酝酿之中的燃油税政策也对汽车消费有重大影响。一项调查表明,有45%左右的消费者因油价上涨而推迟或取消了私家车的购买计划,另外,燃油税的拟开征对80%左右的消费者的购车行为有影响。同时,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严格住房消费信贷的优惠贷款、提高首付比例等调控措施也导致许多消费者采取观望态度,只有约16%的消费者认为目前是购买住宅的适当时机。二是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单靠政策补贴作用有限。

首先,在我国内需拉动乏力、消费不旺的情况下,应进一步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强化各项支农惠农的财税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解决低收入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应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大力推进机制和政策创新,着力支持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落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加快建设廉租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积极配合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等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在减少农民负担方面,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加上已经取消的屠宰税、牧业税等涉农税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约1250亿元,但摊到每个农民身上,人均数字并不大。如果遇到粮价下跌、假农资、乱收费等伤农问题,减负的实际效果怕是会缩水。所以,国家要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每年1250亿元实实在在减免,确保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在调节过高收入方面,国家加大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2006年全年征收了2400多亿元,是2000年的3.7倍。

其次,大力开发组合型和创新型的金融产品,用多元化的利率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的投资组合。具体做法可以是先恢复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发行,以填充现行利率体系的空白;然后适当开发可转让支付命令书等新型工具;进而在资本市场上允许上市公司发行一些优先股,并且逐步引入衍生工具交易,如股指期货等。当市场上金融产品足够丰富时,多元化的利率自然就会恢复其对各经济量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肖殿荒:利率变化的消费效应与资产替代效应[J].经济科学,2001,第5期:50

[2]祁京梅:2006年消费形势分析预测[J].中国经贸导刊,2005,第22期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建设中Web单点登录模型的研究 下一篇:浅析制约江西城镇居民消费的收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