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指向表达的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04 11:16:05

群文阅读指向表达的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学习表达。群文阅读指向表达,就是在群文教学中品味语言内容,感悟表达作用;比较语言结构,构建表达特点;引珠串线,最终运用语言习得。实现这样的群文读写结合,学生的表达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进而促进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指向表达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学习表达。随着群文阅读深层次的推广,老师越来越重视群文阅读要指向表达。群文阅读指向表达,这就要实现群文的读写结合,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表达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进而促进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那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有效地指向表达呢?

一、品味语言内容,感悟表达作用

群文阅读中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是以具体的语言为凭借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真实认识。要从群文中学习表达,就要让学生基本懂得表达的作用。

在教学《游记里的移步换景》时,首先我引导学生通过读、勾、思、议的方法体会作者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让学生意识到随着人物观察地点的变化,看到的景物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而让学生明白,这种一边走一边看的表达方法就是移步换景。再推荐《秋天的晨雾》《我爱家乡的天龙湖》《亭亭净植的濂溪书院》三篇文章,首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这些拓展文章,然后填写阅读单进行方法渗透,接着各小组交流本组最感兴趣的文章。课外阅读的内容就会如一颗种子,悄然撒播。

在教学《寓言中的对比》一组群文阅读中,我在课始教学《陶罐和铁罐》这课中,让学生深度挖掘陶罐和铁罐的性格、言行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在《蚂蚁与屎壳郎》中挖掘作者对人物的不同描写,仔细品味,再和寓言故事所要揭示的寓意衔接,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作者如此努力地进行对比描写,其作用就是通过对比的表达方法来揭示寓意。

二、比较语言结构,构建表达特点

群文阅读需要统整,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看起来不相同但却相关的概念、事物或现象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学习多篇文本,就要通过阅读理解和试探揣摸习得作者的表达形式、懂得基本作用的基础上,将探究的语言视为一个整体,并对这个整体进行剖析和比较。

如《文言文中的智童妙答》的群文中,多篇文本连续出现智童妙答的语言环节,《寓言中的对比》的群文中,多篇文本都运用了对比的表达方法。随着群文呈现的叠加,学生的意识渐渐变得深厚。在教学《秋天的怀念》群文阅读时,首先,运用“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的学习方法,了解作者抒情的方法,接着群文阅读《夜书所见》《秋思》《闻雁》,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填写阅读记录卡并在班上交流。紧接着讨论:这些思乡诗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相同点?最后,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抓住作者寄托情感的事物特点,用自己的话把古诗词改写为记叙文。

三、引珠串线,运用语言习得,实现表达

群文读写,其落脚点是“写”。只是这样的写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以学习一定表达方式的实践性写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运用语言习得实现表达,其根本目的不是完成一篇习作,而是通过实践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种表达方式,实现技能的迁移和体验。

教学《说明文里的写作密码》时我如此设计:“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了解了许多新生事物,其实新生事物离我们也不远,只要我们敢于发明,敢于创新,我们的奇思妙想一定会成为现实。现在就让我们按照作者的表达方法运用一些说明方法讲清你的小发明的特点、作用。”《游记里的移步换景》这样设计:“今天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许多祖国的名胜古迹,其实美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就让我们按移步换景的方法给同学介绍介绍你身边的美景吧。”孩子们的创造力真是无穷的,借鉴群文作者的语言表达方法让孩子找到了一个让他们尽情表达的途径和窗口。师生互动之中完成了方法学习,品析鉴赏之间运用了美文技巧,孩子们习作一下子得心应手了。当然,指向表达的群文阅读课堂,时间相对紧张,对习作的要求无需尽善尽美,只要能体现本组群文旨在渗透的表达策略即可。

如果我们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完成读写训练,作者的表_方法就能真正内化在孩子心里,孩子的表达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姚婷.“群文阅读”有效的阅读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3.

[2]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高年级指向表达的群文阅读实践与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429。

上一篇: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 下一篇: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