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时间:2022-06-04 10:05:11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收治的9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干预; 初产妇; 自然分娩; 应用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9-0106-02

doi:10.14033/ki.cfmr.2015.09.054

分娩是自然生理现象,初产妇自然分娩时间长,过程复杂,缺乏相关知识,信心不足,担心胎儿安全,往往产生紧张、恐惧心理,造成分娩时间延长,增加分娩风险[1-2]。笔者所在医院近年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自然分娩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90例初产妇,年龄20~39岁,平均(25.6±4.3)岁;孕周37~42周,平均(38.7±1.6)周;B超检查均为单胎、头位,头盆关系正常,排除严重妊娠并发症。9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初产妇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初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

1.3 人性化护理

1.3.1 温馨的住院环境及产前沟通 病室、分娩室家庭化,让产妇感受到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产前积极与产妇及家属沟通交流,使产妇尽快适应陌生的环境,解除顾虑,舒畅心情,树立信心。

1.3.2 健康教育 本组观察组45例初产妇入院后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讲解自然分娩对母婴的好处,明确在整个产程生理变化情况,介绍宫缩及宫口扩张情况。鼓励她们练习呼吸放松技巧,树立信心,放松心情,满足其心理需要。

1.3.3 产程的护理 产时一对一助产士全程陪伴,可选择1位亲属陪产。初产妇往往对宫缩疼痛恐惧,影响休息,体力消耗大,容易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宫颈水肿等。护理人员要稳定其情绪,教会正确利用腹压配合宫缩从而缩短产程,利用宫缩的间歇期休息,同时宫颈局部可使用解痉药物。第一产程时间长,再严密观察宫缩强度及胎心情况下,鼓励患者少量多次进易消化饮食,多饮水,从而保证其精力和体力。第二产程时间段,宫缩强,容易产生便意,应知道产妇摆好,排空膀胱,配合宫缩运用腹压[3]。当着冠时,宫缩出现嘱产妇呼气,出现阵缩后再屏气用力,防止会阴损伤。胎儿娩出后,产妇筋疲力尽,应让其休息,同时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及阴道出血情况,同时帮助产妇饮水、擦汗及更换衣服,让母婴肌肤接触,使产妇减少顾虑。

1.3.4 鼓励母乳喂养及产后饮食指导 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示范喂奶的姿势,指导产妇掌握吸允时间,哺乳的有效吸允特点,同时做好基础护理。产后及早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均衡营养调配,促进乳汁分泌。

1.3.5 出院指导 做好出院时的健康指导,讲解相关育婴知识。尊重产妇要求及人格,保护产妇隐私,告知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做好电话访视。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 min后Apgar评分≤7分为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分娩疼痛程度比较采用Z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20,P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需要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共同努力,护士需要指导产妇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5]。避免产妇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直接影响产程的进展和母婴安全,故初产妇的护理应引起重视[6-7]。充分调动产妇的主动性,使其以最佳状态参与到分娩中来。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有“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激发和调动护士的创造性、积极性,提高治疗效果;当前医患矛盾突出的环境下,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通过在对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及时予以安慰及健康教育,缓解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强初产妇的信心,从而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增加护理满意度,减轻分娩疼痛的发生。通过个性化护理,效果是确切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8]。

参考文献

[1]王小玲,李佳.整体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35-36.

[2]王秀兰.高龄初产妇妊娠及分娩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4(11):126.

[3]刘彦芬.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4):57-58.

[4]金小玲,朱卫文.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60-61.

[5]钟根秀.初产妇分娩采取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0):6383.

[6]王改青.产前宣教对分娩产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4):49-50.

[7]王亚芳.心理护理在分娩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01-102.

[8]山瑞芳.心理护理在降低初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0):95-96.

上一篇:培植法治思维 以法治方式提升办公室工作的规范... 下一篇:表格式程序化护理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