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手背静脉输液的护理实践与认识

时间:2022-06-04 06:34:32

老年人手背静脉输液的护理实践与认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408-02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老年人由于病理生理特点所产生的血管条件,为静脉输液技术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不仅影响治疗质量,而且也给老年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因此,为了确保穿刺的成功率和减少病人痛苦,穿刺前,必须全面了解血管的生理特点和解剖位置,才能做到一次成功,具体做法如下:

1 掌握静脉的生理特点

1.1 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减少,末梢循环差,血管细而不充盈。

1.2 皮下脂肪少,血管表浅,末梢血管纤维化,导致静脉硬、滑,缺乏弹性。

1.3 随着年龄的增大,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自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度降低,使血管壁的脆性增加,针尖一触即破,极易发生皮下淤斑。

1.4 老年瘢影响手背静脉的清晰度,造成穿刺困难。

2 穿刺前准备

2.1 心理护理:老年病人常有紧张、焦虑情绪。穿刺前,主动与老年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如进食情况、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等,并解释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减轻紧张、焦虑情绪,取得病人配合。

2.2 使静脉充盈:①在穿刺点上方6cm处扎止血带,松紧适度。白丽梅[1]等研究表明止血带的压力在10.7~16.0kp时,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达到最佳状态,既能保证上肢远端的动脉压,又能完全阻断其表浅静脉的回流。李曼玲[2]研究还发现扎止血带40-120s进行静脉穿刺为最佳穿刺时间。老年人末梢循环较差,血管壁脆性大,扎止血带时间长了会使手背静脉淤血,要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和压力。②在冬季,因周围温度低,致静脉痉挛而充盈不良造成穿刺困难。可先给局部湿热敷,或用热水带保暖局部3~5分钟,待血管充盈暴露后再行穿刺,但注意不要烫伤老人。③护士先用左手代替止血带握住病人的手腕,右手轻拍病人的手背使静脉扩张,确定穿刺静脉后放手,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扎止血带。这样可以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增加静脉回流。

3 穿刺成功率

3.1 选择合适的静脉:①杨梅[3]主张让被穿刺者的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病人被穿刺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②护士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绷紧固定穿刺点的上下方,其余三指放在病人背隆掌空中轻顶手背,使手背的血管在最高点上,利于穿刺和固定。③老年人手背血管细而弯曲,应根据血管分布和针头型号选择直而易固定的静脉穿刺。④穿刺时既要避开静脉瓣,防止输液不畅;而且要避开关节处,防止活动使针尖穿破血管或针头折断。⑤选择血管不能盲目,要轮换使用,有计划地保护血管,延长血管的使用寿命。

3.2 进针角度、长度与进针时程:①用2%碘伏或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后,选择5~6号针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柄的上下面,在血管侧方与皮肤之间的角度约300快速进针刺入皮下再改变皮肤针头的角度约150,在整个穿刺过程中,进针的起止时间应控制在1s之内,整个进针过程不要停顿,一气呵成。②5-6号的针头长19~24mm,进针浅了针头大部分又暴露在外面容易感染,而且不好固定易漏针;进针深了又会穿破血管形成皮下血肿,因此进针长度应约为6~8mm,以确保针头进入血管达到牢固固定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针头进入血管的长度。③梁孝梅[4]等研究表明对老年人手背静脉穿刺采取负压进针法其血管破裂和皮下淤血比传统穿刺法有明显降低。对末梢循环不良、血管充盈欠佳、回血慢等,采用负压进针法或折压头皮针近端的输液管都能提高回血率,并能及时判断穿刺是否成功。④穿刺时务必沉着,进针要做到快、稳、准。若穿刺失败,应拔出重新穿刺,不可来回退针在皮下穿梭,增加病人痛苦。

3.3 妥善固定针头:①穿刺成功后,先用已消毒含止血的输液粘贴固定穿刺点针头,一方面是遮盖暴露在皮肤外的针梗,防止感染,二是有利于拔针后按压针眼。②再用两快输掖粘贴固定针柄,同时将头皮针软管绕过穿刺部位相近的手指根部用粘贴固定。

4 输液观察和护理

4.1 观察输液速度:①由于老年病人的血管多有硬化,在静脉穿刺时针头斜面有可能贴到血管壁,出现液体点滴不畅或不滴,而当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变换使针头离开血管壁时,滴速加快,因此要随时观察,注意调节输液速度。②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病情变化调节输液速度,输入对血管刺激较强的药物应适当减慢滴速,以保持既适合治疗要求,又可减少药物对血管的损害。③对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输液时速度要慢。同时告诫患者及家属,输液加快会使循环血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心肺负担加重,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不能擅自调节输液速度,以免发生危险。

4.2 并发症观察:①老年患者机体新陈代谢功能减退,对疼痛等各种症状反应迟钝,要经常巡视;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发红、发麻、疼痛、肿胀或渗出。输入刺激性的药物如有皮肤发红、发麻现象,要及时减慢输液速度;有药液外渗要立即中止注射,并根据所渗药物的理化性质及时进行局部处理,或用空针抽吸渗出液以减轻疼痛。②观察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出冷汗和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如有要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5 拔针按压护理

5.1 减慢液体点滴,用左手大拇指压住针柄,右手轻轻分离粘贴,只留针眼粘贴。

5.2 用左手拇指按压穿刺点,右手拇指和食指握紧针柄,快、稳、无痛的拔出针头后举高,按压至不出血。若让病人自己按压,交代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针眼,或四指并列按压针眼,这样可按压皮肤和血管针眼。

5.3 为了增加穿刺的成功率,又便于穿刺后固定,同时也避免过长针梗暴露于环境中,所以,在穿刺时常规先进入皮肤,再沿血管上方平行移动进入血管,这样就使得皮肤和血管各有一个针眼,而且有一定的距离,病人按压时往往只按压皮肤针眼,而遗漏了血管针眼,使得血液沿血管针眼流入皮下形成瘀血或瘀斑,因此,护士要耐心解释、交代和示范正确的按压方法。

5.4 按压针眼, 切记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如遇皮下渗出和瘀血,可在渗出上缘向下挤压,使渗出液和瘀血从针眼处流出,或用针头抽吸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5.5 黄陈维[5]等通过对220例静脉输液病人拔针后不同按压血管时间的效果观察,认为拔针后按压血管4分钟左右较为合适。根据老年人血管壁脆性大和凝血时间延长等特点,在拔针后按压时间应为6~8分钟,才能有效防止出血。

5.6 拔针后不要急于下床,以免发生直立性休克。

6 体会

静脉输液从穿刺到拔针是一个连续的护理过程,他不仅需要娴熟的穿刺技术,而且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老年病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忘、耳聋和眼花,输液护理时要勤快、耐心和周到,观察要细心和准确。虽然拔针是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护士责任心不强,或病人按压方法不对以及按压时间太短,都会出现皮下出血和瘀血,不仅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紧张和痛苦,而且也影响了血管的清晰度,给下一次穿刺带来困难,因此正确的拔针护理,皆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皮下瘀血,保护静脉血管,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白丽梅,傅常清,郭欣欣,等.止血带张力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587-588

[2] 李曼玲.扎止血带时间长短对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护理研究,2001,15(3):168-169

[3] 杨梅. 改进静脉穿刺方法的研究,护理研究.2003.17(7):851

[4] 梁孝梅,郑秀珍,迟晓玲等.负压进针法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作用.齐鲁护理杂志,2006,7(7)

[5] 黄陈维,曾秀冬.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的临床研究,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2):9-10

作者单位:550025 贵州大学北区医院

上一篇:浅谈老年人的心理保健与心理护理 下一篇:直立姿势是人类多病和短寿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