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礼仪教育实施途径略谈

时间:2022-06-04 07:47:06

初中礼仪教育实施途径略谈

一、中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让中学生接受文明交际礼仪的启蒙教育,全面系统地养成文明礼仪风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懂得自爱、他爱,提高共处、生存的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注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对学生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简析

1.学校智育为重,文明礼仪教育不足。在实践中,德育的教育成果往往是隐形的,效果的显现是缓慢的,智育教育的成果显现却是立竽见影的,这在实际上造成了学校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智育教育,忽视并削弱了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而造成对德育内容理解的狭隘认识,把礼仪教育排斥在外。

2.人文背景影响,家庭教育缺位。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二环路,有不少外来人口,造成较为混杂的周边环境,再加上受本地重商兴业的人文环境影响,导致家庭教育的缺位和不足,影响了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3.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是一个大学校,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明显而深刻。现在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唯利益为先、自私自利观念甚嚣尘上,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三、礼仪教育实施途径探索

1.营造氛围,创设礼仪教育环境。学校围绕文明礼仪主题,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做到了布局有统一性,整体有教育性,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礼仪熏陶,如在上下楼梯处、走廊上,张贴了“谦恭礼让展君子风度,和声细语显才女气质”的文明礼仪提示语,在楼道内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画像及警句,在教室内有国旗,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礼仪常规。同时,学校利用每周一早上的国旗下讲话,每天的校园广播,班团会大力弘扬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的舆论引导,清新优雅的环境熏陶,使校园处处洋溢充盈着文明礼仪教育的气息,从而达到了净化心灵的目的,促进了礼仪规范的养成。

2.学习践行规范,让文明礼仪深入人心。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制定了《中学生礼仪常规》,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保证其有效实施。为此我着重抓了《规范》的宣传和学习。一是在开学初进行动员,利用班团会时间学《规范》,背《规范》,营造了教育的氛围。二是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中讲演的时间,有计划地进行文明礼仪的系列讲演,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规范》深入人心。三是各班级根据学校的教育重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学生行为习惯的自评工作,使学习《规范》更细致,更深入。

3.开发实施礼仪课程,提升礼仪教育水平。我们根据中华传统礼仪的内涵,组织教师历时近半年编印了一套适合初中生年龄特征的《学生礼仪修养》校本教材,分七级三册,每册内容均包括礼仪、礼貌、养成、拾贝等四部分,依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对教材进行编排,并制作了配套的视频教材,增强了课程实施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自2011年3月单独开设了《学生礼仪修养》校本课程,使“礼仪”教育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及接受水平,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懂得礼仪知识,并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达成知行统一,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4.注重学科渗透,深化文明礼仪内涵。我们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使教师充分挖掘各门学科中的礼仪教育因素,在各科教学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文明礼仪行为的引导与教育,在课堂管理中,注意礼仪要求的规范和准确,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聚合礼仪教育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和谐共振的综合效应。使学生的礼仪意识多方面反复强化,逐步渗入灵魂深处。

5.典范引领,倡导文明礼仪方向。(1)教师率先垂范。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良好的礼仪修养有利于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其言行举止常常受到学生的关注和评论。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致力于提升自己的礼仪素养,对学生以礼相待,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以良好的仪表风范为学生作榜样,于无声中将礼仪传递给学生断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使学生得到持久的、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2)树立学生榜样。初中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给他们树立身边的榜样,让他们来效仿,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结合团区委开展的”美德少年”在校园内开展了初评活动,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并产生了一名区级”美德少年”,用身边的榜样教育引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学校通过表彰优秀、树立榜样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实现了全校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

6.家校携手,拓宽礼仪教育渠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礼仪教育实施中,我们注重和家庭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学校主动同家长取得联系,采取了多种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在相互沟通中,增进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了解了学生基本情况,对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加以引导,使家长掌掘正确、科学的教养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起来。提高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同时促进了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上一篇: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浅谈初中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