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时间:2022-06-04 02:47:20

初中语文现代文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独立的发现问题,获得信息要素,同时,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借助课文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给各类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探究氛围,培养探究意识,锻炼学习的能力。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乐趣以及知识面的扩展,还与作文教学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毫不夸大其词,它是学生能否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关键,而在农村中学中,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能力比较弱,又不能积极主动的去读书,怎样教好现代文阅读,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让他们学会知识的整合是重中之重,而探究性学习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方法。研究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是极为重要的。探究性阅读成了我们研究的对象。那么如何实现探究性学习呢?

一、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有无穷大的潜力,只有激发的他们的热情才能更好的创造。如果学生的创造精神受到禁锢,他们怎么能有活跃的思维,敏锐的头脑,积极的热情?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就有这样一个问题,文中说:我那时真是聪明得很?我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真的觉得我当时是真的很聪明吗?学生在下面你看看我,我看看,进入了彼此之间的探究中,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他本人并不是很聪明;而有的学生只停留在表面,得出的结论是很聪明,两派学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达到了本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积极探究为这一节课增添了情趣,同时学生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由课内向课外的一个延伸,再回归到课内的一个过程。初中语文的学习已不再是小学时光以书本主的内容,要想在课堂上有一个飞跃的进步,就需要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有一个广泛的阅读内容,这样学生的知识才会如泉水一样汇成涓涓小溪,有了源头活水,那他们在课堂上就会有话可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表达出来,才会有很大的探究性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即使是这样教师也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指导学生,怎样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率,教师在课前留给学生探究的空白。对于第二天要学的现代文,老师应当给予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回家研究,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的内容,整体感悟一下文章,同时要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并且要有自已整理出来的观点。也可以查找资料,了解具体要求,明白作者的思想所在。国家教育部规定初中生每年的阅读量应达到80万字。面对学生每天8小时的上课时间,他们没有足够的阅读时间,那更谈不上阅读质量了。因此老师应该运用探究性的方法让学生阅读相关的内容,留下具体做法,探究性的问题,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节假日比较长的时间里,我就给学生留一些比较开放性的值得学生探究性的问题。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教会学生在课外实践中会运用的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探究性阅读离不开教师课堂上的的正确引导,

最重要的是课堂上教师是如何创设情景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切入到学生的思维要害。因为思维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设计问题要找准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又能覆盖课文的主要内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才是有探究性的。既能牵动学生的思维又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分析与思考。例如,在《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变了几次,不变的是什么?《皇帝新装》中“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请你用一个词加以概括,并说说故事中人物为什么都很为难地认为皇帝穿的是新装?它的幽默讽刺在哪里?学生听到了这样的问题会很感兴趣,他们聪明的头脑就会活跃起来,当他们把问题探究明白了,那么这一篇文章也就基本上都掌握了。这样的问题,不是随便就能提出来的,只有教师认真地掌握了全文的内容和授课的主旨,才能有这样的问题设计,而这样的问题,就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

诚然,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的问题没有具体的明确提出,或提出了也没有探究的必要。探究一词要求我们必须提出有意义的、有一定的探究空间的问题,以便于学生和老师在一起研究。但如果所提的问题没有这个意义就无法达到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讨论的必要,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那就不要采用这种方法。记得我在听课时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那天听课所讲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在当时老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敢逃课跑到百草园去玩,当时不用讨论就有很多孩子都举起了他们的小手,于是老师说,想好了的同学暂时保留自己的意见,大家在一起探究一下再发言。其实问题很明显,共有两点,一方面是课堂上的枯燥,另与方面就是百草园的趣味吸引了他们。在十分钟左右,学生仍然得出了相同的答案。试想这样的探究还有什么意义呢?

2没有明确的答案,只要是说了就有表扬.在课堂上只要是学生敢说,就会等到老师的表扬,有的学生答非所问,却得到了老师这样的表扬,只要你认真学习会有进一步的发现的.对学生的答案,不至可否.学生没有明确的问题的宗旨,只是信马由缰的胡想,一节课下来,学生感觉课上得很热闹,可是学生又尝到了什么呢?

3注重了形式忽略了核心.

每一节课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用探究性的学习法.有时一些常规性的问题我们还是要正常的讲解,只是对那些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我们为了开阔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才采用的一种手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力,我们必须有这样的问题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把所有的问题都用这种方法就失去了语文课的核心,变成了形式主义.

以上几点是对现代文阅读的粗浅认识,希望这些点滴积累能更好的指导我的教学,也希望能给他人些许的启迪。

上一篇:师生情 一家亲 下一篇:浅议武陵擂茶的文化内涵及流传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