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国”vs“ 欧非国”

时间:2022-06-03 01:50:15

全球化是世界的未来。那些认为全球化已进入“晚期”的人错了。其实,我们认为,全球化刚刚开始,你怎么评价它对未来的影响都不过分。加速的全球化步伐向那些评估自己的优势、寻求增长机会的企业提出了一些根本性问题。从经济上来看,2025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全球化将如何改变“跨大西洋”(Transatlantica)这类在西方世界已根深蒂固的地区经济关系和地缘政治关系呢?

在我们看来,到2025年,美国和欧洲在这个世界依然“说了算”。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跨大西洋国家在地区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国在阔步前进,我们认为,这一势头还将延续下去。中国与其他地区合作的进程至关重要。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给西方公司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压力。从绝对增长——而不是年增长率来看,中国已引领全球,美国位居其后。

中国的增长是全方位的,覆盖了从奢侈消费品到高端工业产品及汽车等诸多领域。2012年,中国市场的汽车产量已达1800万辆,而中国的汽车生产计划仍保持持续增长。相比之下,欧洲市场目前的汽车年销量则为1300万辆。

2012年,在德国举办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Hanover Fair)上,中国总理表示:“我们会为我们的企业构建强大的品牌和销售网络提供支持。”几年以后,目前由欧美构成的两极世界将成为三极格局,中国将成为第三极。展望2025年以后的图景,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多极世界,尽管巴西和印度等新极的权重仍旧会远低于美国、欧洲和中国。非洲也会在这个“星群”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美国”

你可能听说过“中美国”(Chimerica),这个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创编于2006年的词汇,直到最近才进入了主流讨论圈。目前,“中美国”在谷歌的搜索结果达到20万条。

“中美国”贴切地描述了中美经济日趋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状态。的确,这两个巨人的经济命运拥有令人惊异的相互依赖性。中国的产品需要美国的消费者,而就此产生的贸易盈余则可用于填补美国的赤字。没有这种财政支持,美国将难以为继。而另一方面,中国也依赖美元:他们的投资总额已达惊人的2万亿美元,超过了中国GDP的四分之一。有些专家对这种特有共生关系的预测则更进一步:这两个超级大国的长期经济同盟终将形成“中美国”。

实际上,有几个因素可以确保中国跃上并稳居世界经济第三极的位置,以及确保中国与美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从商业角度而言,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拥有巨大优势,尤其在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中国拥有当今全球最现代化的城市,人们普遍承认这些由密集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连接起来的城市已成为最先进的基础设施的标杆。

欧洲很多“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s)企业面对的最强竞争对手来自中国——而且竞争态势在未来几年中将更趋白热化。这彰显出了中国开发更高端工业产品的抱负。2010年,我们曾前往湖南省长沙市参观三一重工混凝土输送泵车制造工厂。看到工厂一列梅赛德斯和沃尔沃卡车底盘,我们深感吃惊。三一重工一位发言人称,“我们的混凝土输送泵只装配在全球最好的卡车上。”

随着参观的继续,我们还看到了德国诸多行业领先制造商的组件:道依茨(Deutz)的柴油机,博世力士乐(Bosch Rexroth)的液压系统,以及西门子的控制器等。三一重工再次告诉我们,他们“只用世界上最好的组件” 。2012年1月,当得知三一重工收购了德国市场领军企业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时,我们惊异得哑口无言。这一战略不只是为了获得技术专长,也是对知名品牌的投资。

通用电气国际(General Electric International)CEO费迪南多·贝卡利-法尔科(Ferdinando Beccalli-Falco)已经感到了这些动态给欧洲公司带来的压力。他谈到:“我们要比中国人更中国”。这句话听起来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其中的隐含意义则是显而易见的。德国的一些“隐形冠军”企业对这一表述“照单全收”。全球塑料轴承和拖链市场领导者易格斯公司(Igus)甚至申请了“最佳的中国产品来自科隆”的口号版权。

但中国企业也面临重重压力。中国已不再是“便宜”的代名词,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许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员工工资上涨压力,所以,除了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别无选择。人们非常清楚,在亚洲和其他地方,数十亿人愿意为了得到比中国人低得多的工资而工作。中国制造的产品成本不断攀升,从而迫使制造商提高产品价格。但是,除非它们的产品更好、更富创新性,否则,此路不通。

“欧非国”

如果中美国成为更强大的主导力量而跨大西洋经济联盟不复存在,那么,欧洲在这个全新的三极世界中将身处何处呢?有些观察家认为,欧洲应对非洲给予更多关注。由此催生的“欧非国”(Eurafrica)这一概念带来了一些有趣的、令人惊讶的见解。

我们先比较一下来自联合国方面关于中美国和欧非国的人口数据。2010年,中美国拥有16.71亿居民;欧非国的17.65亿人口与之相当。展望2050年:欧非国人口有望达到26.89亿,超过中美国18.2亿人口约47.7%,相差约8.69亿。

如左下图数据更为直观地反映出这一重大变化,那些认为这些动态没有意义的欧洲人错了。西班牙和意大利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最大移民流入国(2009年,西班牙和意大利分别吸纳了39.19万和42.77万移民),而且非洲移民还将继续跨越地中海走向欧洲。

欧洲已别无选择:欧洲的企业必须加强对非洲投资的力度。当然,非洲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个先决条件。北非最近发生的政治事件就是它们走向这一方向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步骤。

在欧洲内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与非洲的关系最为紧密。其他欧洲国家也必须加强自己与非洲的合作。非洲可以为欧洲提供很多资源,反之亦然。另外,距离较短、时区邻近,使得双边交往和商务往来更加容易。相比之下,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时差和距离则为商务往来和沟通带来较大的不便。

展望未来,不管是哪个行业,企业均须明确如下两个重要任务:与在高度发达的欧洲和北美市场确保其市场地位同样重要的是,在中国以及其次在印度和巴西建立强大的市场地位,并且密切关注非洲的发展动态,这对企业来说将极具战略意义。

上一篇:海外欠款及时追 下一篇:方亮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