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清热泻肺汤治疗的临床体会

时间:2022-06-03 09:07:42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清热泻肺汤治疗的临床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清热泻肺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C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肺泻汤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和PSI和CURB-65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PSI和CURB-65评分分别为(85.21±13.69)分、(1.03±0.21)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清热泻肺汤

中图分类号 R2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4-0109-02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临床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威胁人群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其主要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近年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以老年患者居多[1]。临床中常规治疗通常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但疗效并不满意,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急着用清热泻肺汤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60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脓痰、咳中带血以及胸闷、气促等,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并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痰菌培养等明确诊断,且排除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肺结核、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60~82岁,平均76.5岁,其中轻度患者6例,中度15例,重度9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61~80岁,平均77.2岁,其中轻度患者5例,中度16例,重度9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症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首先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根据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促进排痰,纠正缺氧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治疗,药物的应用包括盐酸氨溴索、必嗽平等,并积极给予原发病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泻肺汤治疗,基本组方包括:桑白皮、黄芩、地骨皮、天竺黄、茯苓、桑叶、瓜蒌、半夏、连翘、甘草等。用水煎服,取汁300~400 ml,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7 d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判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应用肺炎严重指数PSI指标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URB-65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症程度进行评分比较。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X线片检查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X线片检查提示肺部病症多数吸收;无效:临床症状、体征、X线片检查无变化或甚至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n=30) 22 7 1 96.7(29/30)

对照组(n=30) 16 9 5 83.3(25/30)

P值

2.2 两组PSI和CURB-65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PSI和CURB-65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I和CURB-65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I和CURB-65评分比较 分

组别 PSI

CURB-65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30) 113.71±24.86 85.21±13.69 2.64±0.51 1.03±0.21

对照组(n=30) 110.38±25.67 93.45±16.72 2.58±0.47 1.83±1.04

P值 >0.05 0.05

3 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呼吸科常见的难治之症,其主要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病原体的数量以及全身免疫机制,若病原体数量较多,且毒性强,并使呼吸道局部或全身免疫防御机制遭到损害,即可导致CAP的发生,而病原体可通过空气吸入、血流散播以及上呼吸道定植菌的勿吸等途径引起,而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衰退,加之免疫功能下降,肺部弹性减弱,肺部感染功能下降,因而易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3]。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一般不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且病成发展快、病情重,不易耐受较长疗程的治疗,而传统的抗菌治疗疗程是7~14 d[4-5],因此对于老年CAP的治疗一直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对于CAP的临床常规治疗的方法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根据血培养和痰培养结果给予合适抗生素的应用,但是近年来由于耐药菌株出现等原因,CAP常规治疗疗效并不显著。

而根据中医理论,CAP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温肺热病的范畴,多发于春冬季节,该病常因寒温失常、疲劳倦怠等导致人体正气不足、肺卫不固,而若风热或风寒之邪侵入人体犯胃,而导致发病,且风热之邪侵袭人体,多从口鼻而入,先犯上焦肺卫,热蒸液凝聚而为痰,导致痰热壅肺,同时该病疾病性质属于痰热,因此中医认为对于该病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为主[6]。在本组的资料中,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汤剂清热泻肺汤的治疗,其基本药方组成包括桑白皮、黄芩、地骨皮、天竺黄、茯苓、桑叶、瓜蒌、半夏、连翘、甘草等,其中方中桑白皮、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为治气虚之重要辅佐药;叶可疏风、清热祛除外邪,瓜蒌、天竺黄可化痰止咳,连翘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甘草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半夏可健肺化痰、清热解毒,总之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之功效[7-8],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半夏具有抗菌、抗炎、解热功效,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9];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能可缓解咳嗽,祛痰;连翘具有抗菌、强心、利尿等多种药理作用;茯苓可增强免疫力,对多种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黄芩、桑叶同样具有抗真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因此无论从祖国医学辨证角度还是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清热泻肺汤均可对症CAP疾病的治疗,同时从本组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清热泻肺汤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且清热泻肺汤作为一种纯中药制剂,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对于其长远疗效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样本研究,以为临床的合理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毕铭华,王宝恩,张淑文,等.老年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5):567-56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

[3]李复红,伟锋彬,张亚萍,等.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137例诊治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125-1126.

[4]张玉慧,魏铭,姜学连,等.无反应社区获得性肺炎证候特点及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1,23(1):32-35.

[5]黄刚,蒋一雅,凌夏君.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8,2(3):1549-1550.

[6]曹建忠.清热泻肺汤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54例[J].陕西中医,2013,34(7):812-813.

[7]曾立.清热滋阴泻肺汤治疗自发性气胸3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1,17(6):34-35.

[8]孟文媛,李光.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25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1):38.

[9]卢春霞.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9):22-23.

[10]温宇,张海英.MEDS和CURB65评分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的评估[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12):1138-1139.

(收稿日期:2014-04-10) (编辑:何玉勤)

上一篇:新媒体视角下的日本对华“微博外宣” 下一篇:媒体人如何保持健康的职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