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产品加工业保持平稳发展

时间:2022-06-03 02:33:16

上海市农产品加工业保持平稳发展

2012年是上海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上海市农产品加工业克服种种困难,采取多种措施,保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平稳发展。

一、基本情况

2012年,上海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业企业2190家,从业人员43.6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2384.4亿元,销售产值2425.5亿元,营业收入2054.5亿元,利润130.6亿元,上缴税金113.9亿元。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88家,其中部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5家,部级全国农产品示范基地7家、示范企业12家,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7家,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4家,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机构3家。

(一)行业发展“有进有退”

2012年,上海市乡镇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平衡。12个行业有增有减,6个行业保持增长态势,1个行业基本持平,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基本持平(下降0.5%)、食品制造业增长0.8%,饮料制造业下降86.1%,纺织业下降10.2%,服装、鞋、帽制造业下降16.4%,皮革毛皮羽绒制造业增长16.7%,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下降3.1%,家具制造业增长24%,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8%,印刷业及纸制品业下降2.2%,橡胶制品业增长186%,医药制造业(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增长16.8%。

(二)农业园区集聚效应明显

2012年,郊区13个现代农业园区落户外资项目76个,投资金额3.11亿美元,内资项目708个,投资金额94.88亿元。园区年末实有企业439家,产品出口总额8.01亿元,品牌农产品生产个数达83个,认证产品生产个数达325个,面积达10300公顷。带动本市园区外农户数29254户,带动外省市农户户数142806户。种源农产品出售7873万元,技术装备的出售或投资4621万元,技术服务收入9870万元。现代农业园区的资金、项目、科技、装备、品牌优势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推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加快郊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三)农业品牌企业引领作用强

国家、市级和区县级农业产业化加工型龙头企业,积极走科技创新之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和装备,提升了上海市农产品加工的能级和水平,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品牌等方面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成为在全国不同行业内具有较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佼佼者。如光明乳业是乳产品加工业的企业,上海高榕食品公司是蔬菜加工出口企业,上海大山合集团是香菇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企业等。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政策聚焦

按照《上海市现代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上海市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现代农业。市级财政下发《上海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强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扶持粮食、蔬菜、畜牧、水产、水果等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对象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户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为引领、规范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发展,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提升上海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上海农业组织化进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项目支持

2012年,继续加大农业产加销龙头企业专项补息的支持力度。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农产品生产加工型的共有265家,农业产加销龙头企业388家,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本地农户超过11万户,对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给予2000万元贴息资金;对农业产加销龙头企业贷款总额500万元以上,实施贴息奖励。

(三)品牌创建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上海市已形成一批在市场有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如光明乳业、一只鼎系列、海丰米业、爱森肉、淀山湖蛋品等上海市名牌产品。2012年继续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宣传推介,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宣传推介继续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对农业产加销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旅游企业职工等,继续进行普遍的免费技能培训。继续实施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创建奖励政策,支持创建上海市著名商标和部级名牌产品称号的农业企业。

(四)搭建平台

一是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推介活动。通过在沪举办各类农展会、推介会,如上海新春农副产品大联展、盛夏大联展、金秋大联展等活动,推动地产精深加工农产品销售,帮助上海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市场,提升上海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形象和美誉度。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组织本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活动。2012年9月,上海市2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200多种特色农副产品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参加澳大利亚国际食品饮料展,扩大了上海市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同时,组织上海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参加全国农交会、安徽农交会、喀什交易会和广州博览会,全面展示上海现代农业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加销龙头企业在上海市和外省市参加各类部级、省部级农业展示展销活动,继续给予展位等相关费用的补贴政策。

(五)参与对口支援

对口支援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市的重要工作,多年来,积极探索帮助对口支援地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鼓励引导上海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培训对口支援地区农民从事各项致富项目,其中种植食用菌就是成功范例。从2005年开始,上海大山合集团从在当地办厂到收购再加工,形成“公司+科技+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模式,延长了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基地,基地带农户,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2008年大山合集团的食用菌产业链已从重庆万州延伸到湖北宜昌,年产值从2006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上亿元,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总体来说,上海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与农业原料基地的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带动地产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能力有限。二是装备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高新技术装备缺乏,原料利用率低,加工成本高,农产品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精深加工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上海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还比较弱,名牌产品总体数量还不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的能力还不够强。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加销龙头企业专项补贴、补息的支持力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现代农业,补息资金应有新的增长;鼓励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企业投资域外农业。

(二)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

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应的用地指标配套,并纳入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和地方农业发展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序列;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如冷链、仓储和必要的物流配送系统建设,以及农产品加工厂房等设施建设;完善上海市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营运机制,加大培育精深加工农产品市场的力度。

(三)加大相关部门配套扶持力度

国家在能源、工商、税务、金融等方面予以更多的支持;地方政府在用水、用电、用气、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四)鼓励企业拓展市场

组织上海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示展销、推荐活动,并对积极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活动的上海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继续给予展示展销补贴。

上一篇:自主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下一篇:小学英语有效阅读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