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02 09:02:09

浅谈新课改下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那么,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对此,笔者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利用整合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前者是思想的形成,后者是能力的实践。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角色,学习时循规蹈矩,以至思维出现了定势,不仅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制约了化学教学的发展。所以要实施创新教育,我们就必须打破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渴望创新,追求创新,参与创新。

新课改中提出的“学科整合”的理念,建构了知识间的紧密连接,形成了信息的互补融合,打破了学科的界限,让学生能畅游于不同的知识领域,为其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基础,也为学生化学创新素养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在教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课时,可以把化学和生物两个学科整合起来教学,通过学科整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地调动,创新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激发,很多学生不但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还能辩证地阐述二氧化碳的利与弊,深刻研讨二氧化碳的应用。再如,教授《水的净化》时,我创设化学知识与环境科学共享的情境。课前让学生搜集大量的图片和数据,课上通过出示这些资料,详细分析水污染的成因、类别、危害及解决问题的构想。通过学科整合,教材的内容得到了丰富扩充,知识得到了积累拓展,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走近了生活,知道了如何去珍惜我们的水资源,也学会了如何去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增强了环保意识。

如今,我们的课堂教学运用探究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了传统学习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模式,形成了学生对于知识探求的主动性,益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如在教授《分子和原子》时,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拟订“走进微观世界”这个研究课题,让学生登陆网站、翻阅图书。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形象的结构模型,可让学生自己先构建一个异彩纷呈的微观世界。“酒香从何而来” “原子、分子概念的发展简史”“水分解的微观过程”……这些生动的小课题有对分子性质的描述,有对分子、原子发现历史的探讨,有对原子结构的概说,也有对生活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学生们用现代的眼光、用自己的智慧注视着微观世界,比较着宏观与微观两个世界的异同,不断地收集整理,不断地创造展示。在单元的教学中,通过探讨,学生了解并懂得了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这些方法,学生鲜明地感觉到“原来化学世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原来化学的世界如此精彩,这么科学!”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情趣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如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具有视频、音频及媒体流播放等多种功能;多媒体计算机本身还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软件,如,概念教学、练习指导和学法辅导等课件;我们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Flash、Powerpoint、几何画板进行软件制作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这些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学手段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态到动态,由文字到声音、图像,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大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走向生活,走向科技。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前两分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时机,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意境、渲染气氛,将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运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信息等方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以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手段刺激学生,使其带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在讲述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开始先播放由干冰制造的云雾缭绕的舞台,人工降雨等画面,使学生对二氧化碳有新的认识,进而想更多地了解二氧化碳的其他特性,还有了尝试的冲动,这就给新授知识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再如,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巧妙地创设导入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讲述“CO·性质”前,将意大利峡谷之谜、动物进入古老山洞出现死亡的现象制作成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去思考、分析,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教学。如在学习《原子的构成》一课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看不到、摸不着的原子结构模型以及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模拟运动,丰富的画面势必会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会在欣赏中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学习热情高涨。除了教师展示外,还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走上讲台,用课件、绘画、实验等学生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真切体会,从而开拓其创造能力及创造个性。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不仅学到了重要的化学知识,而且领悟了生活、感受了世界、提升了品质,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情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蔡元培曾说:“知教育者,与其尚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可见,抒心灵、展个性乃教育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提供其张扬个性的自由空间。在讲解新课之前,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开放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智慧对课题中的实验进行设计评价,而创造的灵感就在其中闪现。

总之,在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多多,在此,本人只是略陈一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从基础教育入手,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思索,在思索中创造,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上一篇:产业转型升级时期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 下一篇:校企合作贵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