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多媒体手段运用的作用

时间:2022-06-02 11:59:31

浅谈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多媒体手段运用的作用

摘 要:灵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美术新课标的要求。随着现代多媒体与智能设备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这类产品和技术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也惠及美术教学,优化传统教学中不足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中的难点,突出教学重点,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长足的进步。而从学生角度出发,新的课堂体验不但能满足学生对新型教学的渴求,缓解对传统课堂的倦怠,更能激发他们对直观新颖生动的课堂的兴趣,立体的展示模式也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受益终生。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改变课堂状态,也是对基础教育重要性的全新认识。这种革新性的教育模式必将更好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对素质教育有更深入地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3/15-0094-02

当前,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与美术课程的有机整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多媒体的技术优势能突破传统课堂的二维展示和相对三维展示的局限,通过高科技载体将一种更加直观立体的教学体验高效率地传递给学生。这种模式大大提升了教学信息传递的效果,更易被基础教育的受众群体接受。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在基础教育环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利用多媒体创造的课堂氛围、教育质量、学习状态、教育信息传递效率是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教师可以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模式,节约教学资源,减轻教学负担,更重要的是,这种新的模式激发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施展才华的平台。这些改变必将对教学改革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其朝着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教学活动实践中,笔者尝试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教学探索,合理地把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在美术教学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一、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传统美术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生动性、兴趣性和灵活性。因此,美术课堂对教学模式的生动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教学风格的时代性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多媒体技术的参与能极大满足教师对新模式新体制的需求,更能极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突破物理限制,对美术这个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不但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其发掘学生潜力,为培养未来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奠定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表达出了超出预料的积极反应,当他们看到活灵活现、色彩斑斓的影像时,学生就会萌发出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在创作灵感得到激发的兴奋状态下,他们的美术构思和创造能力会被极大地激发,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充满想象力。

例如:在上《画汽车》课时,长春虽有“汽车城”之称,但学生只对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不太常见的汽车以及汽车的发展史了解不多。在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的不同品牌和不同用途的汽车,了解汽车的特征与用途,让学生在整体概念上对汽车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从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汽车。正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更深入地挖掘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造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的。

二、多媒体美术教学手段,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作梦想是创新的翅膀,更是时代进步的必要条件。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多媒体美术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上《卡通明星总动员》课时,学生会说出很多的卡通形象。传统课堂并不能直观展示出这些虚幻的形象,而多媒体手段的加入,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生动形象地展示这些虚幻的形象。如大家都熟知的卡通明星孙悟空和自然界的猴子,让学生观察、比较卡通形象与自然界形象的区别和特点,从而得出卡通形象运用了夸张拟人化的表现手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卡通人物的创作过程,让学生对创作不再有太大的距离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激励他们创造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这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小学美术课更加丰富多彩

多媒体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传统的教育途径在当今的数字时代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学生对传统模式的倦怠与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也使得这种挑战成为限制教育质量和效率提升的阻碍。当下,美术教学应该主动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运用多媒体等新颖高效的教学手段,直面来自多方的教学挑战,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在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潜力。

例如:上色彩课《三原色和三间色》一课时,教师首先启发学生说出生活中最常见的几种颜色,之后,多媒体屏幕展示红、黄、蓝三原色的特点,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其它颜色。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教师提问:色圈中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颜色?色圈中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颜色?色圈中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颜色?量多和量少有什么变化?这种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因此,充分发挥数字科技和多媒体的优越性,能极大地解放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减少教学活动的困难和局限,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深刻体会到教育活动的愉悦与幸福。

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的目的是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而小学美术的目标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帮助学生实现这一目标。

《春天的色彩》这堂课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语言描述和照片展示,但这种模式很难精准直观地将图画的精髓传递给学生,反而会因为单调乏味的模式让学生对图画的美产生误解。如此,还何谈提升审美,培养素养?而多媒体手段是解决这种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丰富直观的载体,将图画的美尽可能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对美有一个朴素而准确的认识,例如:小草钻出来了、桃花开了、燕子飞回来了、柳树发芽了,那么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颜色?通过多媒体展示的画面生动、形象、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 更充分地感受到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人物美,为学生营造一种美的教学氛围。

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给学生的美术课学习带来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效果。传统美术课的作业形式主要是学生用画笔在画纸上作画以及制作一些手工作品。然而,随着学生思维空间的提升,陈旧的表现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教学体制中的一些困境和挑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操作机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起到画龙点睛、如虎添翼的作用,使美术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编辑:郑方林]

上一篇:APP摸索中前行 下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在镇痛镇静条件下超声消融子宫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