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

时间:2022-06-02 08:02:28

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

强调,要“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最近,中办国办又颁布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拉开了完善人才评价革命的大幕。处在改革深水区的今天,必须以革命精神创新职称评价机制。

据笔者30多年的观察,在人才工作中,现在人才评价机制方面问题最大,成了世界难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才评价的主体错了。现在都是由政府部门“行政评价”,不是由用人单位自主评价,结果是“评人的不用人,用人的不参评”,这是计划经济使然。二是职称评价的范围窄了。职称评定都集中在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甚至被视为体制内人才的“专属”。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却因“职称瓶颈”频频遭遇职业上升“天花板”,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受挫。三是评价标准导向偏了。对学历、职称和论文过度崇拜,忽视品德、能力和业绩,甚至发展到学术造假。第四是评价方法也不够科学。不是分类评价,而是“一锅煮”,只要评职称,都要写论文,都要熬年头(455),都要考外语、计算机,等等。四方面问题的叠加,导致职称评价机制改革走入“死胡同”。《意见》通篇体现了一种改革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为长期困扰我们几十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必须以革命精神创新职称评价方式。《意见》提出,“建立以同行专家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这对创新职称评价方式将起到“三方面”重要作用。一是推动职称评审主体到位。这是职称评价机制改革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意见》提出“自主评审”,是这次职称改革的最大亮点,对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主导作用影响巨大。二是推动人才评价真正做到同行评议。专业人才评价一定要业内来评、市场来评和社会来评,而不是由政府来评、组织来评和领导来评。同行评议背后的实质是科学共同体评价、专业共同体评价。当前专业人才评价中充斥着大量“伪同行评议”,必须坚决纠正。三是推动分类评价,完善社会化评价机制。这是人才评价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步骤,是提升评价效能的关键一环。《意见》提出对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实行各有侧重的评价,真正体现了我国人才评价制度将更趋科学、合理、精确。从根本上讲,也更能反映人才的真实水平,这对于人才创新创造将带来巨大的推动和激励。

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必须以革命精神拓展职称评价人员范围。据最新统计,2014年我国非公有制组织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的比重超过50%。《意见》提出,“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这是职称评价机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它的意义和作用将难以估量。这说明,职称评审覆盖范围,正在从体制内向体制外延伸,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突破。我国长期存在“见物不见人”偏向,表现在职称评审上也一样,职称评审范围覆盖到全社会,有助于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氛围,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二是一视同仁政策的突破。对体制内体制外人才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中央早已提出,但落实得很差,拓展职称评审人员范围,允许有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根据需要自行组织评审(比如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型企业就具备自主评定职称的条件),就是一视同仁的生动体现,将对体制外人才普遍带来利好。三是创新驱动的突破。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扩大职称评审范围,对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的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是一次人才大解放,可以冲破“职称瓶颈”带来职业上升“天花板”,充分调动广大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必须以革命精神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意见》要求,“对专业性强、社会通用范围广、标准化程度高的职业系列,以及不具备评审能力的单位,依托具备较强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组建社会化评审机构进行职称评审”,这是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方向。在发达国家,各类专业社会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非常发达,人才评价社会化程度很高。在上海、深圳等改革开放先行地区,近几年已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职能。上海已部署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去年9月首批脱钩。深圳市探索行业组织评职称,截至目前,深圳共有33家行业协会承接了57个评委会、114个专业的评审组织工作,这一改革值得肯定。 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笔者认为今后可从三个方面去努力:一要加快政府人事管理职能转变,大力发展完善专业化的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以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评价职能。二要推动第三方专业化机构评价,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主导的评价制度,提高人才评价的社会化程度。三要打造一支社会化的评审专家队伍,适时调整、优化专家库资源,保障评价结果的公平性、独立性和权威性。

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必须以革命精神加强职称评审监督。《意见》中提出了加强职称评审监督的一些措施,笔者认为十分必要。下放权限绝不是政府放任不管,两句话都要讲,政府放权要到位,加强职称监督更要到位,放和管两者必须结合。其中最关键的是三个把握:一是把握各类评审机构的资质。这是确保职称评审质量的第一道P,就是完善各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备案管理制度,明确界定评审委员会评审的专业和人员范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国际同行评价的做法值得推广。二是把握评价标准这个核心。这里,破除“三唯”倾向、注重品德能力业绩导向评价是重中之重,强调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特别是创新成果,并向基层一线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倾斜。三是把握在“落实”二字上狠下工夫。要在全面实行岗位管理的基础上,依据岗位的职责要求、岗位的结构比例、岗位的专业技术标准开展职称评审。要使“评得上就能用得上,用得好的就能评得上”,因岗评人、能级相符。

(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客座研究员)

上一篇:25年,她树起广西“甜蜜事业”新标杆 下一篇:暗夜公园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