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厂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准确性的模式探究

时间:2022-06-02 06:37:43

提高水厂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准确性的模式探究

摘要:水厂如何确保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不仅关系到企业未来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与否,还关系到近期资金结构的优化配置状况。因此,应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保证项目投资估算的准确性。思路包括:项目规模的确立、造价管理的履行、工程审计的引入。从而,在此基础上完成模式构建。

关键词:水厂;投资估算;造价管理;工程审计

Abstract: how to ensure the water plant construction project investment estimation accurac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enterprise future economic benefits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it or not, was also linked to the short-term capit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llocation situation. Therefore, should be i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n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the estimation of project investment. Idea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ject scale, cos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the introduction of engineering auditing. Thus, based on this model construction completed.

Keywords: water; The investment estimate; Cost management; Project auditing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水厂也时刻面临着建设的需求。在自负盈亏的经营体制下,水厂如何确保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不仅关系到企业未来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与否,还关系到近期资金结构的优化配置状况。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笔者指出:应在工程造价环节保证项目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考察目前诸多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其中针对工程造价的论述大都集中于造价控制方面。试图通过实施造价控制措施,在实现“产出/投入”比的最大化。然而,在多元目标驱动下的水厂建设项目,却不能只从造价技术层面的推动下一味追求以上最大化结果。这就意味着,单独探讨水厂建设领域的造价合理化模式便成为可能。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结合实际围绕文章主题展开探讨。

一、影响项目投资估算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在工程造价视角来分析影响因素,可以在组织资源范畴下划分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具体如下所述。

(一)“人”的因素

在对水厂建设项目开展造价工作之前,首先应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评估其具有可行性的基础上进行项目设计;之后在项目设计的基础上展开造价概算。在这一连贯的逻辑过程中,有两个环节是容易导致造价准确性降低的地方。即:项目工程设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造价概算。不难看出,关键之处还是在于项目设计环节。在实践中水厂建设项目的规格往往取决于目标市场的需求量,而目标市场的需求量却往往难以被精确计算。因此,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背景下,便将出现系统性造价偏差。

(二)“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主要在于项目建设所需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性。与普通建筑项目施工不同,受水厂具体功能定位所决定的生产流程,其规模较大且缺一不可。这就使得所需原材料呈现出种类多、需求量大的特征。而这一特征往往将增大因价格波动所形成的造价偏差额度。不难看出,“物”的因素具有客观性和不确定性,这就严重影响到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准确性。

当然,在实践中可能导致估算精度下降的还有其它诸多因素,包括造价人员岗位技能和岗位意识因素,也包括因监管缺位所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因素等。但是为了使讨论切中要点,本文对以上所列举的因素存而不论。

二、提高项目投资估算准确性的内在要求

上文已经指出,水厂建设项目内含有多元目标因数。具体包括:经济效益目标、社会效益目标、环境效益目标。因此,针对水厂建设项目的造价不能照搬其它建筑项目的造价形式。而应在强化造价管理和工程审计下来完成。

(一)造价管理

造价管理所包括的要件非常广泛,本文主要从造价概算、造价控制两大要件来论述。

1.造价概算。一般而言,造价概算如严格按照工程图纸的标注不会存在太大问题。然而,水厂建设项目功能定位决定了,一味根据现有图纸进行造价难免出现疏漏。为此,造价人员应亲自前往建设现场进行考察。特别要对当地土质、周边环境进行准确分析。这样才能保证概算活动的刚性与柔性相统一。

2.造价控制。造价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环节。上述造价概算体现为事前控制;与此同时,后两个方面依然重要。不难理解,估算准确性与否往往来源于事中和事后评价。而只有使建设的具体过程与计划相契合,才能保证估算的准确性。这样一来,造价控制的范围便体现为全过程。

(二)工程审计

引入第三方的工程审计环节,也是保证估算准确性的内在要求。之所以这样说,可归因于两个方面:(1)提升造价概算的精确性不仅取决于造价人员的岗位技能和意识,还应建立的督促、监管机制;(2)造价控制的实施者在于建设当事方,其控制的效果如何往往取决于自我约束力的强弱。而引入第三方工程审计活动,同样能在督促、监管机制下提升造价控制的效果。

三、内在要求下开展造价工程活动的合理化思路设计

结合以上论述,合理化思路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项目规模的确立

笔者发现,在应对造价偏差的思路上,诸多文献都较少涉及项目规模的确立环节。这实则是一种缺乏整体观的现象。本文十分关注对水厂建设项目的规模确立问题。上文也已指出,项目规模取决于目标市场的需求量,而需求量又决定于家庭户的总数。在动态视阈下不难知晓,伴随着城镇化效应的显现以及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水厂建设项目的规模应以能满足今后10年的需求为目标而确立。

(二)造价管理的履行

在现有需求基础上预留20%的产能水平,成为了水厂建设项目设计的思路。从而,造价人员应根据图纸设计要求,以及现场考察所获得的原始数据展开造价概算的同时,还应在水厂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增加概算的上浮比例。该上浮比例的确定,应建立在水厂管理层所构建的战略目标范围内。并通过项目招投标来确保造价的稳定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促使当事方建立造价控制机制。

(三)工程审计的引入

水厂作为发包方在保证项目满足多元目标要求的同时,还应委派自己的财务管理人以及第三方工程审计人员,对项目预算资金的使用开展跟踪审计活动。并针对施工方建立绩效管理办法,其直接与竣工结算挂钩。

由此可见,以上三个方面就能有效确保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四、思路指向下的模式构建

具体而言,思路指向下的模式构建可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

针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影响造价控制的关键因素。据经验数据显示,项目决策阶段的正确与否,将在占70%的权重上影响着项目投资费用。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应结合所在地质特征、建筑规模,以及项目资金筹措等因素展开可行性分析。应在充分考察该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做出相对比较合理的可行性方案。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

建设项目存在着单次人力、物力投入大的特性,惟有把握好项目设计关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造价波动。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甚至更低,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70%以上。为此,应在项目设计阶段引入市场要素,即建立项目招标制度。在项目团队设计过程中,应强化项目设计监管制度。由总设计师对项目设计图纸给予审核,并对企业负责。

(三)建设项目施工招标阶段

施工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应准确把握设计图纸,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和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编制招标文件,确定工程标底;通过评标定标,选择中标单位,并确定承包合同价。合理地确定工程标底是施工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

(四)建设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结算时,必须到工地现场核对,严格审查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材料调价是否有依据等,使工程造价结算确切、合理。根据笔者实践经验可知:竣工后的结算额往往会偏离造价。其中,有关原始凭证等形式要件,其背后经济活动的真实、合理性难以掌握则是问题出现的根源。“真实性”指,经济活动发生与否;“合理性”则指,真实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与项目建设有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水厂在保证工程进度、质量的前提下,对施工方进行绩效管理。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

[1]斯日古楞.造价风险管理在道桥工程中的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2]徐朝.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的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J].电网工程造价管理,2011,(11).

[3]陈晔.浅谈建设工程造价风险管理[J].价值工程,2011,(7).

上一篇:城市排水信息监管平台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自来水厂工程项目成本风险识别与应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