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课堂融通的创业训练营教育模式探析

时间:2022-06-01 09:35:54

三个课堂融通的创业训练营教育模式探析

【摘 要】三个课堂融通创业训练营教育模式,提倡让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学期、各类活动中,有效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开阔学生的创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三个课堂 融通 创业训练营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0173-03

创业教育是创业的启蒙教育,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大学生创业大赛拉开了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序幕;2002年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等8所高校率先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提倡失败案例挫折教育,建立跨地区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较早地结合专业,以“学分制”进行创业系统教育,并设立学生科技文化创业园,文化创新点多;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给试点高校带来了创新和活力。

在试点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教育。201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对新时期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普及性创业教育,使学生认清当前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形势,了解国家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法规、政策,增强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为此,许多大学和高职院校均逐步开展了各种模式的创业教育。经过多年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可推行三个课堂融通的创业训练营教育模式。

一、三个课堂融通的创业教育模式概述

创业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容包括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形成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创业技能等,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为此,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并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学生是科技创业大军中的有生力量,学生创业有利于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和科技的要求。全面推进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可以从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融通入手。

(一)第一课堂。第一课堂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要求,在课堂内组织的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创业教育第一课堂中,可考虑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职业指导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场礼仪、创业意识等模块内容,其中创业意识要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放在第一学期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第二学期开设创业指导课,让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的学生学习创业各环节的知识和技能,对适合自主创业的专业如电脑艺术设计、物流技术、汽车检修技术等可适当以专业拓展课方式开设创业指导课。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更高要求,学校可用选修课方式增加创业课程群,如基础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创意营销、合同法、演讲口才训练等创业通识、创业技能和创业实训类课程。在强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保证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完善学生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第一课堂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第一课堂的创业教育在师资配备上,可设立由创业课程专职教师、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组成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创业指导课程一般由SYB(劳动部与国际劳工组织Start Your Business项目)、KAB(与国际劳工组织Know About Business项目)等专职教师组成,经济管理类选修课一般由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组成。

(二)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校内自主组织开展的将第一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学术、科技、文体活动。第二课堂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有效开展第二课堂可开阔视野、愉悦身心、锻炼能力、积累课堂讲授以外的丰富知识与经验。如每年定期举办创业明星讲座和企业家论坛、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每年定期举办创业者和企业家沙龙、举办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学生创业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科技活动、建设创业教育成果展厅、建立创业教育网站等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外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素质全面的创业型人才教育目标。

(三)第三课堂。第三课堂是在教师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外实践活动。创业教育的第三课堂,重在开展学生体验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如承办校内外大型活动、每年由学生创业社团组织定期在学校内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周”,让有创业想法的学生通过在校内售卖商品体验真实创业过程;从创业大赛中选拔优秀创业选手,进驻学校科技创业园区,将学生创业计划在校园实体店中充分实践;组织有网络创业愿望的学生开淘宝网店等。学校要积极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共建校企联盟、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创业项目孵化器,为学生开创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开展学习参观、市场调查、成果转化、企业创办等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开展创业活动见表2所示。

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师资队伍通常由团委组织活动的老师、各系辅导员和校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组成,创业活动指导教师通常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文艺体育等活动中负责对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创业辅导。第三课堂的师资主要聘任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与学生创业相关部门、行业领导担任创业导师。

(四)三个课堂融通。学校创业教育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是相互关联、互相补充的融通模式。

第一课堂:在职业指导课“创业意识”部分重点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宣传创业教育模式;开设创业指导公共修课,给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想法的学生系统讲解创办企业各环节和流程,引导有成熟创业项目的学生参加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工商税务知识等后续专业选修课的再学习;创业指导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每3~5人组团共同完成“创业计划书”。

第二课堂:举办“创业计划书”创业大赛,由老师推荐、指导在创业指导课中的优秀“创业计划书”作者直接参加校内或校外的“创业计划”大赛;组织“创业计划大赛”优秀选手参加企业家沙龙交流活动、组织社会经验和创业经验不足的学生定期开展假期社会调查和创业素质拓展训练。

第三课堂:对创业激情高涨的学生,可通过定期开展校园“创业实践活动周”活动,通过在校内摆摊等实物买卖交易活动加强学生创业实践体验;允许并奖励“创业大赛”优秀选手在学校创业园内免费创业半年;对有网络创业意向的学生,鼓励其开设淘宝网创业。

通过三个课堂的融通,让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学期、各类活动中,可有效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开阔学生的创新创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二、开展体验式的创业训练营教育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创新理念教育。但创业教育不应该是在思政课、就业指导课上“说教式”的思想教育,而是一种创业能力的训练。学校创业教育应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专业背景、志趣爱好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创业实训。

(一)课堂教学训练。创业教育应采取导师制和小班制的课堂教学,从而可对不同学生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创业教育课堂教学应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游戏等互动参与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演一演”的训练,让学生最大限度展示自己动脑、动手实践的才能。例如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和讨论,在集体发言中发表自己小组的建议和方案,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头脑风暴法可以无限制地让学生自由联想和讨论,训练学生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的创新思维;小组讨论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与人沟通交流氛围,训练学生演讲和语言表达能力。创业教育应提倡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从以讲授灌输为主向以体验参与为主转变,养成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课外活动训练。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业教育课外活动如创业讲座和论坛、各级各类创业大赛、创业者和企业家沙龙、学生创业社团、创业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科技活动、建设创业教育成果展厅、建立创业教育网站、创新创业团队评比答辩、校园十大科技创新创业风云人物评选等活动的组织开展,可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组织、设计各项活动的实践中,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积累与创业活动有关的社会经验,为学生今后创业和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认识社会打好基础。

(三)创业实践训练。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能力的有限性,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盲目选择项目、缺乏创业技能、社会资源贫乏、核心竞争力缺乏,以及资金、管理、竞争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校学生在选择自主创业前,可充分利用学校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创业实践训练,如通过校内创业园、创业活动周、淘宝网店等方式开展创业训练行动。学校可通过为学生提供政策扶持、项目推荐、专家指导、法律援助、小额贷款等配套服务,让创业条件成熟的学生通过创办小微企业的实战训练,有效积累创业经验、规避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综上所述,三个课堂融通的创业训练营教育模式,通过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理念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活动相结合、与就业指导相结合,让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学期、各类活动中,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训练,强化创建企业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可有效提高学生把知识、技术转化为财富的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安娜.名牌大学创业班:培养企业家的黄埔军校[EB/OL].(2009-03-17)[2013-01-01].http:///

20090317/n262844592_1.shtml

[2]梁国胜.中外教育专家: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将逐渐升温[N].中国青年报,2007-11-06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课题(桂教人[2011]40号)

【作者简介】麦秋玲(1969- ),女,广西柳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系主任,副教授,SYB项目创业培训师,研究方向:教育与管理。

(责编 卢 雯)

上一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院系层级管理模式探微 下一篇:浅谈声乐教学中的练声曲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