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中探索有效教学的增长点

时间:2022-06-01 08:01:45

在研究中探索有效教学的增长点

摘要:文章从高中化学课堂实际出发谈如何研究教材、研究学情,从而优化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在研究中探索有效教学的增长点。

关键词:教学研究;行动研究法;建构主义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5-0017-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5.006

狭义的“研究”就是把研究理解为专业人员所从事的科研活动,是一种学术性研究。这种理解认为研究具有很高的准入性,有严格的程序和标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在“有效教学”一书中对“研究”一词进行了阐述,“研究是一种态度,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研究”,“研究”其实就是与日常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一般性探究、钻研、反思行为等。

“教育研究不应该是专业人员专有的领域,它没有不同于教育自身的界限。实际上,研究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种态度”[1]。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教学不但教得有效,而且教得有意思呢,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才能让教学变得更有意思。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研究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如何深入地研究才会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呢?本文从高中化学课堂实际出发谈如何研究教材、研究学情,从而优化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

一、研究的一般方法――行动研究法

教师从事的教学研究和其他研究一样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研究方法,但不存在一套专门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方法,许多人倡导行动研究方法,它的贡献在于突出了中小学教师从事的教学研究的某些重要特征,如强调研究结果直接用于实践,把研究与日常教学行为紧密结合起来等。正如博格(M.Borg)所说的,行动研究其实是“实践者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刘良华在综述了各种相关定义后也认为,“行动研究的程序并不神秘,甚至可以说行动研究没有自己的程序,因为它与一般科学研究基本保持了一致的逻辑程序”[2]。

二、开展教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般来说,从事一项教育教学研究,需要经过发现问题、分析与选择问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和收集数据、解决和回答问题这几个步骤。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不同的教学研究问题在性质和范围上都存在着许多差异,所以这套研究步骤和方法在不同的教学研究中会有不同的表现。笔者通过以下几个课例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树立研究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的。

1.研究教材,合理处理教材

首先我们要基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理念去研究教材。研究教材上呈现的教学内容,研究教材编写的意图是什么,本节内容在本专题中作用是什么,甚至还要求教师熟悉高中化学学科的整体知识网络以及高考要求,只有这样,你才能针对性地去设计教学内容以及相关内容的处理方式,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教材的教育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容易忽视对教材设计意图的深入研究,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知识点熟悉的层面上,这样设计的课往往显得较为肤浅、苍白。要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理解教材与熟悉教材是有很大的差别的。熟悉教材是浅层次的、表面化的,即有哪些知识点,重点、难点是什么等等;而理解教材是深层次的,更侧重于功能化,即要理解教材设计这些内容其预期的功能是什么。研究教材不仅仅是理解教材的价值,更要合理处理教材。

【案例1】氯气的生产原理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编者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中把“氯气的生产原理”放在“氯气的性质”之前安排学习,编者的意图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紧扣海水资源这一线索,引出氯、溴、碘单质及其化合物。在介绍卤素单质的制备时,注重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体现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这一学科特点,突出学好化学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这一学习目标”,而笔者认为“氯气的生产原理”中涉及电解、氯气的检验和尾气处理等知识,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缺乏知识基础,可以先学完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再学习本环节内容,这样处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研究学情,给学生搭“脚手架”

你肯定看过工地上的脚手架。工人们正是凭借它,平稳有序地完成一系列高空作业的工作。其实,教学也就是给学生提供“脚手架”(scaffolding)的过程,这个脚手架,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给他们提供了具有一定认知难度的学习项目,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新内容,并内化为自己新的经验。搭建脚手架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一个很好的比喻。建构主义教学强调自上而下地进行教学,自上而下意味着学生首先从复杂的问题入手,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到或发现所需要的子任务,进而学到相关的基本技能。在自上而下的加工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是完整的、复杂的、真实的。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结构框架,然后逐渐将责任转移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活动。

研究学情,就是研究学生已经有了哪些知识基础、已经具备了怎样的认识水平,本节课设计给学生搭怎样的“脚手架”,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促进学生有哪些方面的发展,等等。搭“脚手架”其实就是研究教学设计,研究新授课的引入、如何进行问题设计、如何开展实验活动等等。我们在研究学情时,设计问题要体现出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之间不应该是孤立的,应该有递进性、层次性,问题有一定的思维容量,有思考的价值。

【案例2】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必修一(苏教版)专题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本专题从编写的顺序看,首先,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去认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物质,然后告诉学生研究物质的常见实验方法,最后从人们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的认识,让学生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习惯,领悟科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一般规律。“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这一节的编排意图是通过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物质分离方法,讨论粗盐的提纯和硝酸钾的提纯,接着介绍新的物质分离方法――萃取、分液,最后又讨论已学过的物质分离方法――蒸馏。这样的编写的意图很大程度上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但笔者认为,“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这一节的编排相对零乱,且从学情分析来看,设计讨论的问题起点也较高,让学生一开始设计综合实验方案提纯粗盐,教师授课时显得较为被动。本节中萃取分离方法是难点,应将重点放在萃取实验的操作和选择萃取的依据上。最后再回到教材中的讨论题中,让课堂学习气氛达到高潮。

又如,在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中,需要研究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和原有认识[3],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概念的形成与建构之中,并在这个知识基础上设计问题和认知冲突,让学生主动对新的概念原理进行构建,从而达到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如在建立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概念时,教师要让学生从熟悉的现象或事实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建立认识。概念的教学要走出定义中心的局限,更多体现建构性、过程性,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和个人概念的转变。

【案例3】盐类的水解教学流程

1.研究学情,关注已有认识提出问题

(1)学生对物质的分类已有认识;

(2)学生已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3)学生对溶液的酸碱性本质及其表示方法已经掌握。

2.开展活动,建立概念

(1)设计问题情境

【问题1】你知道醋酸溶液为什么呈酸性吗?氨水为什么又呈碱性呢?纯水为什么呈中性?水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取决于什么?

【问题2】那么盐溶液的酸碱性情况怎么样呢?是不是盐溶液一定呈中性?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

(2)小组讨论,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

组织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释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分组讨论,从而初步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

(3)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学生分析几种盐和水的电离之间的关系,认识盐水解的实质,理解水溶液的酸碱性,并运用归纳法总结出几类盐水解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3.应用概念

教师接着运用演绎法,采用实例训练书写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以达到落实知识、技能和发展思维能力等目的。

本节课通过从已有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与小组讨论,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切实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

对教师来说,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不存在“能不能”和“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工作和自身发展的态度问题。从事教学研究对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学生来说也将受益终生。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研究过程,要使教学教得更好、更有意思,教师没有任何理由不从事教学研究。希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

参考文献

[1] Santa,C.M. & Santa,J.L. Teacher as Researcher[J]. Journal of Behavior,1995,27(3)

[2] 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 肖蔚.实施观念建构教学,关注学生认识发展[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4)

上一篇:做根雕的老人 下一篇:指导学生运用概念图进行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