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时间:2022-06-01 12:47:42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法

在我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占整个中国人口的80%之多,农业的经济发展,农村的社会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长治久安,更是我们改革成败与否的重要标志。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新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是我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改革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方式的有益尝试,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但从目前来看,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工作机构、队伍不健全,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全面开展。要想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有力、进展有序、取得实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立足实际,统筹兼顾,逐步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处于较低阶段,地域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尚不具备普遍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正在开展的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属于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既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又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来遵守。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社会保险法》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统一纳入国家社会保险范畴,形成规范的运行体系,为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及时予以响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力度,在国家政策的大框架内结合当地县情、乡情、民情,迅速制定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意见,加强领导、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各项措施和手段,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机制,确保国家的各项政策要求落到实处,惠及于民,造福于民。

二、整合资源,强化配置,切实加强农村养老保险队伍建设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和连贯性。特别是近年来,因城市扩建引起的土地纠纷、农民争地抢地引起的涉法涉诉案件久拖不决和今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回流返乡等诸多新形势下所产生的新问题,对农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工作纷繁复杂,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思想觉悟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农保队伍势在必行。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乡镇此项工作仍然处于无编制、无人员的原始状态,大量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兼职人员代管和经办,随意性、盲目性较大,业务相对生疏、整体素质偏低。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机构、人员编制设置和专项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对于部分经济欠发达和人员编制超负荷的地区应采取整合经费资源,调配人员岗位等多种形式,不断健全工作机构和队伍。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专业指导,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良性循环的体系中健康发展。同时,各乡镇主要领导和具体负责业务的同志,也应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讲稳定的高度,切实把农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主动地研究和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保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工作力度,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不推诿、不等靠,排除畏难情绪,确保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三、广泛宣传,逐步引导,开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新局面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也是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主体。只有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把工作真正做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发扬“走千家万户、道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的农保精神,采取电视媒体宣传、悬挂广告标语、设立村头咨询处、散发传单、制作板报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村入户地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采取讲政策、算细账、比利益、论好处等多种有效措施,让农民群众能够透彻地了解国家政策,了解参加养老保险后能够解决自己什么问题,认识到参加养老保险确实有好处,确实能够解决实际困难,确实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利益。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传网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彻底改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树立靠“社会养老”、“自身养老”的新意识。要把握重点,讲求办法。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各村、各户的不同情况来开展工作。在相对富裕的村,可以采取集体入保的办法参保;在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发展不平衡的村,可以引导大户、富户率先参保;在计划生育的典型村,可以选择独生子女户和纯女户拓展工作,以点带面、分层推进,逐步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农村养老保险当中来。

总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重大事项,也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以人为本,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农保队伍建设工作力度,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农保工作的新任务、新内容、新要求,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伤害,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福祉。

上一篇: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需求预测的推估方法扩展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