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展示有效

时间:2022-05-31 10:50:13

【前言】生本展示有效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两千多年前,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孟子亦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的角度说,教师不知道学生有何疑问,那"教"依凭什么?又为了什么?学生学而无惑,教也就无从谈起。"学"与"问"原本就无法割裂。...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34-01

"有效课堂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教学观念。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与影响下,我们需要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探索。君不见那一堂堂示范课、观摩课上热闹的场景、绚丽的色彩、精美的展示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但学生是否真正从中有所收获?这正是我们教师需要关注的。有效学习的提出,是对当前课堂教学低效的一种回应与反思。有效的课堂应是每位教师努力追求的。它不仅能让课堂活跃起来,更能让学生在自主、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学习。基于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

1.注重预习展示效果

课前预习是感知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指导学生提前预习新课如果得法,能很好的助力新课教学,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指导学生预习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例如:我目前执教的是低年级,那么学生预习的重点应以字词为主。为此我制订了"圈、画、查、读"的常规预习法。让学生尝试自读课文,圈出自然段,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词,查字典了解字音字义,最后再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了巩固生字词语,我还引导孩子用多种方式自主识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字理识字""猜谜识字""形声字识记"等。如此一来,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效。这样的预习,激起了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预习效果,分享预习经验的强烈期待。

2.鼓励提问“学”“问”结合

两千多年前,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孟子亦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的角度说,教师不知道学生有何疑问,那"教"依凭什么?又为了什么?学生学而无惑,教也就无从谈起。"学"与"问"原本就无法割裂。由此看来:问是学生自主学习权的真正获得;问是无知者的主动求知;问还可能是对已有知识结论的怀疑。可以说――学生学会提问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之始。课堂上,老师要留出时间鼓励学生提问,只要是学生认真提出的问题,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赏。使学生切实感到:在老师眼里,多提问,会提问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两年前,一位同事在执教《为了他的尊严》一课时,一位学生就提出疑问:"那位衣裳褴褛的乞丐干完活,老妇人为什么特意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这位老师马上伸出大拇指夸学生这个问提得好。接着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对待那位乞丐?"此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反复品读文中相关语句,抓住"整整""气喘如牛""布满灰尘""汗水濡湿"等关键词加以体会,再联系老妇人说的:"砖放在屋前屋后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学生很快体会到了妇人的良苦用心,感动于老妇人对乞丐的尊重。从而深切地理解了"尊严"的内涵。

课堂上,学生学会提问固然可喜,但老师要做学生提问的"管理者"、"参与者"。有时老师仍要删繁就简,直入重点,抛出问题。激荡起学生思考、探究的浪花,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3.创新读法事半功倍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先生在课堂上尤其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他提倡以读代讲,即指导学生多读,读中理解内容,读中答疑解惑,读中品味积累。当然,这需要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他们得法于精读,用法于略读。逐步实现:"自能阅读,而不待老师教"的目标。在教学《竹乡之歌》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先读一读这首诗歌,整体感知文本的美;接着带领学生细细品味、朗读文本,找出文中与"竹"相关的事物(景物),让学生真正体会"竹乡"的含义,感受竹乡特有的风情与韵味;最后我采用表演读、对比读、赛读、配乐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徜徉在优美的意境中,真切地感知竹乡生活的美好、幸福。

4.关注生成凸显精彩

教育家叶澜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们的课堂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如此之多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若能抓住契机、善于捕捉,定会产生别样的精彩。记得上学期我执教《特别的作业》时,我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这位同学读得很不错。只是同学们发现他读文中小健的话时,将"奇怪"一词漏掉了。我由"奇怪"这个词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小健为什么觉得奇怪?"接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谈各自的想法和体会,再一步步因势利导,将"奇怪"引到课后思考题中的关键词"最好",两者实为相融相通。最后学生回归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各自的体会、收获,点出课题中的"特别",深化了主题,点明了主旨。

学生的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解决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在教学中落实"学法"的指导,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我们要用动态的眼光去关注动态的课堂,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生成亮点,生成精彩。只有教师关注生本,潜心钻研,变"走教案"为构建生成性课堂,学生才会学得扎实有效,兴味盎然!

上一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NA序列自正则加权和的几乎处处中心极限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