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里的几个“关注”

时间:2022-05-31 06:40:11

高效课堂里的几个“关注”

课堂是教师教的场所,也是学生学的场所。教师、学生、教材等是课堂的元素。笔者以为,要构建和谐灵动的课堂,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必须把握好几个“关注”。

一、关注吸引力:引导学生专注兴趣

某节数学课上,教师在讲解例题,讲得很清楚、点得也恰当,但学生好象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出现了某种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在讲解,而学生左顾右盼;老师点名举手学生回答,而那个学生却头盯着课桌上的书本;学生回答正确了,但似乎缺少某种激情。后来经了解,原来黑板上讲析的题目是书本上现成的,学生在照本宣科地回答呢。

好的课堂是紧凑简约的,又是悬念迭起的。老师讲授书上例题,而学生摊开书本,边听教师讲解边看书上分析,对照回答,这样的学习就没有悬念,没有激情,没有思维的介入。如果要求学生合上书本听讲,教师引导思考引导分析,学生定会开动思维的机器,定会经历“山穷水尽”的苦恼,收获“柳暗花明”的喜悦――这样的学习可以说是有滋有味的。深入一步,如果教师的举例不是书上的复制,而是书上的变形,哪怕几何图形换了一个字母标注,也会激荡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要提高课堂效益,诱导学生兴趣、诱导思维参与、关注谋堂吸引力,是一个法宝。

二、关注感染力:引导学生沉浸课堂

听了两堂语文同题课,同样是讲解文中故事,一位老师放下手里课本,模仿人物语言,做着表情手势。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解,一下子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另一位老师照着手里的讲义读一遍,学生目光游离,精神懈怠。其实,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基本功扎实,教学方法科学,更要精神焕发,投入激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足学习干劲。教师饱满的情绪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样是讲故事,教师投入进去,充满激情,学生就被深深感染,而平淡无奇,随便马虎,学生就会恹恹欲睡。

在课堂中,师生间不仅要有语言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更要有心灵的接触和情感的互动。只有情感具有感染性,才能使课堂具有感染力。课堂中要以情育情。教师要切实注重自身的神态表情、语言,表现积极情绪,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成功培植成功,确保自身情感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起到正面的动力作用。同时,课堂中要以情动人。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情感因素,使学生乐于接受,畅于学习,使教学凸现感性和理性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激情课堂,能够使课堂具有感染力,诱导学生沉浸于课堂之中。

三、关注体验力: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在课改理念下,可以说,每节课都有让学生交流的环节。课堂上的一条风景线就是:相邻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窃窃私语,交流研讨,而后老师让每组一学生在全班汇报讨论所得。汇报的学生大多对讨论的问题胸有成竹,回答时也是对答如流。但仔细探究,小组内往往只有一两个人在引领“潮流”,在发表高见,其他人则附和,根本没有思考,或根本不需要思考,或根本没有讨论交流(因为在小组内有现成的讨论成果)。所谓小组学生代表的汇报也往往是某一个学生的见解。

你一言我一语,才是交流讨论。一人独领地发言回答,这不利于激发其他学生思考理解。更何况,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课堂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因而,在课堂上,要改变一个或几个学生垄断的局面,要关注全体学生,要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要使全体学生都有实在的体验。在课堂中,要让所有学生说,让所有学生思,让所有学生写(做)。学生小组讨论时,可以先写一写。只有写下来,才能使学生的“思”得到很好的落实,交流讨论也有了基础,“说”有了依靠。事实上,课堂上不单单要学生悄悄地听,更要学生大胆地说,静静地思,沙沙地写。课上如能使全体学生发展多方面的能力,真切体验,就能很好地诱导学生进入课堂的情境之中。

四、关注调控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前认真讲授,或在黑板上板书,而下面的学生或做小动作,或你推我挤,或干脆打瞌睡。这样怎能提高课堂效益呢?避免这样的现象,除了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增强讲授的吸引力外,教师还要提高课堂的调控力。

课堂的调控力就是通过合适的方法或措施,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课堂教学,思维始终聚焦教师讲的问题。可以目光暗示,偶尔有学生面朝窗口,思想“跑马”,教师可用目光注视,将自己的愿望、态度、思想感情和言语迅速传递给学生。可以动作指引,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能传达管理信息,是课堂上师生互相感知的意识信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按照教师启示的思路去学习,去领悟,去融会贯通,并有所创造。可以冷却制动,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教师应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予以“冷处理”,用平静的目光扫祝学生,形成一种吸引力,把他们“散放的心”吸引到课堂上来,恢复教学秩序。还有,教师在讲授时注意变换站立地点,时而在前面,时而在中间;让学生思考作答时,教师巡视,注意到角角落落的学生;在个别学生思维走神开小差时,教师“出现”在他面前,适时提醒暗示;教师在板书较多文字时,可对后面学生瞄上一两眼,使学生觉得老师朝他看呢。关注课堂的调控力,就是诱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五、关注反馈力: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听了一些课,发觉总会出现这样一个课堂环节:在即将下课或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时,教师布置:“下面请大家做一下反馈练习。”于是教师发下讲义,或指明练习册上的内容。而后学生开始做了。但这种反馈练习未完成一半,下课铃声响起,反馈作业又变成了课后作业。“请大家课后做好交来。”这种反馈作业究竟应该什么时候完成呢?这种课后交的作业还能称为课堂作业吗?

课堂作业要在课堂内完成,这既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需要,也是关注学生差异的体现。只有让学生在课堂内作业,只有在课堂内马上反馈,才能真正了解哪些学生做对了哪些学生做错了,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对哪个知识点还没掌握、容易出错,才能切实了解本节课堂教和学是否达成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因而,教师要精选课堂作业,课堂中要留出足够时间用于学生反馈练习。从课堂反馈作业效果考查教学的达成度,这应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很好的切口、一个很重要的课堂教学议题。

把握好这几个“关注”,就能让课堂充满魅力,让课堂功能凸现最大效益。如果忽视了这几个“关注”,那么有效的课堂管理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应用心思考课堂、经营课堂,使课堂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达成灵活互动、有效高效的课堂境界。

(刘梦媛,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拦江中学高级教师)

上一篇:采撷一米阳光,温暖你的心灵 下一篇:比尔·盖茨每天收到多少封感恩信?